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淀,是废水处理中重要的单元过程之一,近年来随着浅池沉淀理论的不断发展,斜管式沉淀池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于它比平流式沉淀池效率提高近十倍。斜管沉淀,是应用“浅层沉淀”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的净水机理可通过水中污泥颗粒在斜管中沉淀过程中的分析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一、多斜管沉淀器沉淀理论指出:沉淀池池形应浅而窄,沉淀效率与水面溢流率和水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有关。多斜管沉淀器是多层多格沉淀池和倾斜板沉淀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实例,对飘合纸业回用水处理系统斜管沉淀池絮凝过程的絮凝池(一般常称反应池)和沉淀区进水方式进行改造;经改造后的处理效率比改造前的沉淀效率提高将近一倍;印证了絮凝池的合理设计和沉淀区的合理布水进水在斜管沉淀池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设计中,应注意对G值的合理分配,避免在絮凝体形成之后,因水流的过度搅动而导致絮凝体的破裂。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供水水质,关键是要降低水的浑浊度,近年由于水源水质严重恶化,传统的沉淀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出水水质,因此各种强化沉淀的斜管沉淀池等相继出现,如何给絮凝、沉淀创造最佳的水力条件,对斜管沉淀池的设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李春玉  张旭 《工业水处理》2006,26(10):70-72
斜板(管)沉淀装置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中的基本操作单元,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但近年来六边形蜂窝斜管除材质外,管型及工艺性能几乎没有变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试验表明一种新型异型六边形斜管具有沉淀面积和沉淀效率大于六边形蜂窝斜管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选煤厂循环水深度处理的新工艺,把循环水池和斜管(斜板)沉淀池相结合,煤泥浓缩池溢流出的循环水进入斜管(斜板)沉淀池的配水区,水流自下而上穿过斜管(斜板)区,循环水中的颗粒会沉降在斜管内,进而滑落至污泥区;净化后的循环水进入循环水池的清水区。  相似文献   

7.
斜管沉淀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斜管沉淀的六项评价指标。水力半径R,单位液面的斜管沉淀面积As,单位体积斜管材料耗量MA,粘接面百分数P,滑泥性能,以及斜管体整体强度。提出各指标的定性评价标准。推导出四种斜管四项指标定量表达式。对比分析了四种斜管的性能,指出缺角正方形斜管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高效沉淀玻璃钢蜂窝斜管的研制,比普通的正六边形蜂窝斜管沉淀效率高出30%以上,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文中也讨论了一些最优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百菌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高毒、高化学需氧量(COD)和高氨氮含量及高盐分等特点,采用三氯化铁絮凝沉淀—蒸发—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接触氧化—反硝化/硝化—脱色斜管沉淀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絮凝沉淀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高毒性氰离子和COD含量;蒸发处理可以有效去除盐分及部分氨氮;厌氧生化处理可以将预处理后残留的间苯二腈等有机物降解,转化为小分子酸,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整个生化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百菌清生产废水的COD和氨氮质量浓度。百菌清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对全厂废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处理单元进行工艺优选。选择固定螺旋混合器作为絮凝沉淀系统的絮凝剂与处理水的混合装置,选择旋流混合反应器作为絮凝反应系统装置,采用斜管(板)式沉淀池作为絮凝沉淀系统的固液分离沉淀装置,厌氧处理系统选择两相厌氧工艺,好氧处理系统选择DAT-IAT工艺、污泥处理系统采用板框压滤脱水等设备及工艺处理废水。使企业在节能、降耗、提高废水处理后水质程度等方面发挥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杭州滚镀厂自行设计、制造,每小时处理50吨电镀废水的斜管沉淀池,已于87年10月16日通过了杭州市二轻总公司组织的市级技术鉴定。该装置主要包括一级破氰、二级破氰、重金属离子废水酸碱度调节、斜管沉淀池废水沉淀排放与框板压  相似文献   

12.
斜管沉降器是利用浅池沉淀原理设计的一种液-固分离设备.斜管沉降器由配水槽、集水槽、聚丙烯斜管、支撑栅板、顶盖和壳体等几部分组成。斜管沉降器沉降截面的中心以无顶板及底板的方箱横贯将其分隔为3部分:稀酸由顶盖的中心点进入配水槽后均匀、缓慢地顺着中排区域的聚丙烯斜管向下流动,而后从2个边排部位的聚丙烯斜管上升至集水槽,澄清后的清液由集水槽排出斜管沉降器,粉尘沉淀后由收泥斗收集从排泥管排出斜管沉降器外.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澄清池是一种集絮凝、沉淀及污泥回流为一体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利用斜管沉淀和污泥循环的方式提高絮凝能力,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文章对高密度澄清池的组成、分类和优势进行介绍,从高密度澄清池及其组合工艺两方面对其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含聚污水稳定性与水驱污水相比显著提高,油水分离困难。斜管除油器是污水处理流程的关键设备之一。利用斜管组件对含聚污水除油率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斜管倾角50°时除油率比60°倾角高10%;污水停留时间由15 min增加到40 min,除油率提高20%;且含聚质量浓度由50 mg/L增加为600 mg/L时,除油率下降15%。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含聚污水对斜管除油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对含聚污水的处理效率,保证含聚污水的快速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迷宫”沉淀池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同时针对斜管沉淀池进行比较分析 ,“迷宫”池沉淀效率高于斜管沉淀池的效率。并且从各种角度更深入地研究“迷宫”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沉淀工艺在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沉淀池改造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完善进水区以降低进水流速,提高布水均匀性;通过延长排泥车行程等方式改造排泥系统以解决"跑矾"现象;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考虑平流-斜管组合池、浮沉池、水平管沉淀技术等来提高水处理效果。通过进水口、排泥系统以及沉淀池型3方面改造可有效提高沉淀池进水稳定性,解决排泥不畅的问题,增强对低温低浊水以及含藻水的适应性。在未来,沉淀池改造仍应以进水口、排泥系统以及沉淀池型3方面改造为主,并适当借鉴国外的高效沉淀技术,以提高对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在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池的使用方法;通过分析悬浮颗粒在水中的沉淀原理,指出沉淀池只有并联使用,才能有效提高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斜管浓缩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斜管浓缩机在土城矿选煤厂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改变入料方式、增加底流泵处理能力、降低斜管内壁阻力、增加斜管壁厚度及安装角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浓缩机处理能力,保证了选煤厂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期常规处理工艺存在的处理效率低、处理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且无法适应原水水质季节性变化等问题,二期工程有针对性地对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微涡流絮凝、斜管沉淀、气水冲洗过滤技术用于水厂设施建设,使扩建后的水厂水质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含聚污水的高效分离处理是注聚采出液处理的热点难点之一。结合LD10-1平台斜管除油器V-3010的设计运行参数,探讨了污水含聚量为200 mg/L时、斜管除油器中斜管倾角600、500、450和污水停留分离时间20 min时的斜管除油率为60.8%~72.5%,悬浮物去除率为56.37%~66.21%;斜管倾角500时和污水停留分离时间15~40 min时的斜管除油率为59.8%~79.5%,悬浮物去除率为54.23%~73.48%。污水含聚量在50~600 mg/L变化时斜管倾角500的除油率为75.91~61.7%,模拟现场流程与核桃壳过滤器串联使用后,处理后水中粒径中值的分布范围0.972~26.16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