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2019,(11)
传统的蚕丝织物化学改性处理方法存在处理不均匀,环保和处理时间长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均匀、快速和环保的微波改性方法处理蚕丝织物,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蚕丝织物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微结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白度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的微波辐射条件与蚕丝织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蚕丝织物经微波改性处理后,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提高,白度轻微下降,化学结构没有显著改变,结晶度有所提高,蚕丝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经微波长时间辐射后略变粗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微波辐射对湿态的棉织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技术研究了棉纤维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和微结构与微波辐射的变化规律,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棉纤维的强力和微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对棉纤维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定功率的微波对不同含湿量棉织物进行不同时间的辐射处理,测试并分析了微波辐射对不同含湿量棉织物化学结构、表面微观结构、结晶度、断裂强力、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棉织物相比,经微波辐射8 min、60 min后棉织物的红外光谱图没有明显变化,化学结构没有明显改变;扫描电镜清晰看出,微波辐射后纤维束变得蓬松,纤维经向变得略粗,表面略呈粗糙,并且湿态织物的表面比标准状态织物损伤还严重;不同含湿量棉织物经过微波处理后断裂强力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下降的;棉织物经过微波辐射后结晶度的变化趋势与断裂强力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含湿量棉织物在用微波处理20 min后白度明显下降,织物开始泛黄,湿态织物的白度下降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比标准状态织物白度下降要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波技术对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进行辐射,讨论了微波辐射对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断裂强力、撕破强力、结晶度、白度、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经过微波处理后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总的变化趋势都是在短时间内先提高,对羊毛织物有一个增强作用,然后经过微波长时间辐射后再下降,常态织物断裂强力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干态织物和常态织物在微波辐射60 min后结晶度增加,湿态织物在微波辐射5 min后结晶度提高,但在辐射60 min后结晶度相对于原样呈下降趋势.微波处理20 min后白度明显下降,织物开始泛黄,湿态织物的泛黄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比干态织物和常态织物严重.微波辐射120 min后,干态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相对于原样基本没有改变,但常态和湿态羊毛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有所改变,羊毛鳞片出现裂痕,鳞片变薄,说明已被钝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不同含湿量的羊毛织物结构和断裂强度同微波辐射之间的变化规律,重点讨论了微波辐射对不同含湿量羊毛织物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微波技术在羊毛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探讨微波作用下棉织物结构及其性能变化.采用微波对不同含湿量棉织物进行辐射,测试分析了微波辐射对棉织物断裂强力、结晶度、白度、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棉织物化学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其结晶度与断裂强力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从扫描电镜可看出,湿态棉织物的表面比标准状态棉织物损伤严重;不同含湿量棉织物在用微波处理20 min后白度明显下降,织物开始变黄.指出:湿态棉织物较常态棉织物更易受到微波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电压和时间处理条件下对蚕丝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蚕丝纤维电晕处理前后的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强力、失重率和表面润湿性的测试分析了蚕丝织物的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蚕丝织物经电晕处理后,表面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吸湿性得到了改善,强力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蚕丝织物的天然染料功能化染色,利用甲壳素微晶为偶联剂,结合4-苯硼酸(CPBA)和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并用天然染料姜黄素对改性蚕丝进行染色研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改性蚕丝织物的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探讨了pH、温度、染液浓度对改性蚕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评估了染色后水洗次数对蚕丝织物抗紫外线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处理没有影响蚕丝的主体结构,蚕丝表面有聚合物的沉积。当染色温度为50℃,pH为4.56时,改性蚕丝织物用姜黄素染色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深度。经过30次洗涤后,改性蚕丝织物仍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效果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传统的羊毛织物染色工艺,采用丽雅伦活性染料、兰纳素活性染料和酸性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轧染微波固色,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尿素用量、亚硫酸氢钠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和固色时间对固着率的影响,得到了羊毛轧染微波固色的合理工艺,即微波辐射功率为700W、微波辐射时间为5min、亚硫酸氢钠用量为20g/L、尿素用量为100g/L。  相似文献   

10.
初论蚕丝与真丝织物的保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才定  梁向群 《丝绸》1995,(12):54-57
从蚕丝的物理构造和化学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蚕丝及真丝织物具有吸湿透湿、保暖防紫外、抗静电等特性的原理,并与涤纶仿真丝等化学纤维及织进行比较,说明蚕丝及真丝织物确是一种保健性纤维。  相似文献   

11.
针对蚕丝织物柔软整理中的纰裂问题 ,应用SEM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蚕丝纤维表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通过测定蚕丝织物的交织阻力、悬垂系数、润湿性能和断裂强力分析并优化改性工艺 ,寻求解决纰裂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双胍盐酸盐采用微波加热固着的方式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的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整理后羊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包括白度、断裂强力和整理剂在羊毛上的吸附率,并与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方式进行了对比。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对微波加热固着后整理剂壳聚糖双胍盐酸盐、交联剂柠檬酸与羊毛之间的交联机理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的交联程度进行了对比。采用微波加热固着方式和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方式用壳聚糖双胍盐酸盐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对比了2种不同加热方式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赵雪  张子浩  何瑾馨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0):55-56,58-60,62,63
壳聚糖单胍盐酸盐采用微波焙烘固着的方式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的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整理后羊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包括白度、断裂强力和整理剂在羊毛上吸附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方式进行了对比。采用元素分析对壳聚糖单胍盐酸盐处理羊毛前后的氮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对微波焙烘固着后整理剂壳聚糖单胍盐酸盐,交联剂柠檬酸与羊毛之间的交联机理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的交联程度进行了对比。采用微波焙烘固着方式和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方式将壳聚糖单胍盐酸盐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对比了两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射合成醋酸酯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对醋酸酯淀粉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醋酸酐用量、淀粉含水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氢氧化钠浓度等因素对醋酸酯淀粉乙酰基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微波辐射合成醋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为:醋酸酐用量80%,加水量2g,辐射时间5min,辐射功率200W,取代度为0.138 6.并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下制备壳聚糖双胍盐酸盐抗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壳聚糖和双氰胺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壳聚糖双胍盐酸盐抗菌剂.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溶剂、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优化合成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0.15 mol/L盐酸,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微波辐射时间为15 min.采用微波辐射合成壳聚糖双胍盐酸盐抗菌剂,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几乎和传统合成方法同样的产率,极大地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具有温敏效应的智能型涤纶纺织品.运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涤纶织物接枝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凝胶。通过对织物的水通时间、纤维化学结构以及于湿状态织物表面形态的测试.表征了改性前后织物结构及性能的变化.并探讨了改性后织物增重率和“开关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对羊毛织物进行辐射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结晶度的变化.微波辐射处理后采用兰纳素活性染料和派拉丁1:1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在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的染色吸附和扩散性能后,发现处理后纤维上染速率和染色扩散系数提高.微波处理破坏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结构,使羊毛的初始染色壁障被打破,染料容易从染浴向纤维内扩散.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Discover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应用单模聚焦微波辐射技术及电脑微控和空压气体同步冷却技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并且以环氧氯丙烷为醚化剂,研究了羟丙基玉米淀粉的合成。考察了在Discover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的功率时间模式下,原料配比固定时,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最高反应温度及氧化剂用量对产品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即:辐射功率105W,辐射时间7min,最高反应温度55℃,氧化剂用量0.8mL。  相似文献   

19.
展义臻  赵雪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44-44,46-4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壳聚糖和双氰胺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壳聚糖双胍盐酸盐抗菌剂。利用红外光谱、核磁谱图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不同反应溶剂、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产率和胍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微波采用高档辐射功率,反应溶剂为0.15mol/L盐酸,微波辐射时间15min。采用微波辐射合成壳聚糖双胍盐酸盐抗菌剂,反应速度是传统常规法的12倍,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几乎和传统合成方法同样的产率,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我们提出了微波法辅助稀硫酸降解稻草秸秆,并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比等对秸秆产糖率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在常压下固液比为1∶10(质量比),硫酸质量分数为20%,微波辐射功率130 W,反应辐射时间10min时为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产糖率为21.75%、降解率为50%。与常规法相比,微波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对秸秆降解残余物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表明反应后秸秆的表面结构遭到了破坏,比表面积和孔径也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