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规避矿井水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科学合理评价矿井水利用风险程度,在明确矿井水利用风险概念的基础上,从工程条件、生态环境、技术水平、经济条件、政策法规和社会认可6个方面,分析提出矿井水利用供需全环节约束因素及风险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煤炭矿井水利用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陕北典型煤矿进行了矿井水利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矿井水利用主要风险因素,并给出了相应风险等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2.
识别了矿井水资源利用风险因素,基于供需双侧协调目标,筛选出水量、水质、经济(成本)3个一级指标及12个风险评估二级指标建立矿井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矿井水利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冀中煤炭基地邢邯地区的7个矿区作为典型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和集对分析综合评价进行矿井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邢台、葛泉为低风险,章村、显德汪、邢东、东庞及西庞为中风险;风险等级主要受水质、水量因素的影响,受经济因素影响最小。评估结果与矿区矿井水资源利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这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用于矿井水资源利用的风险评估是可行的,模型可用于其他矿区矿井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并为水资源短缺地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DPSIRM模型构建了供需协调的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集对模型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等级低,2012—2017年潜力等级较低,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态势趋好,影响、响应和管理3个子系统为矿井水开发潜力评价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矿井水现状开发利用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5,(12):74-76
针对城市水生态文明研究中存在缺乏自然—人类—水体相协调的水生态文明模式,未形成系统的城市水生态文明研究体系等问题,基于文献资料,从城市水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等方面对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概括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已有研究成果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从指标体系的分类方法、基础数据的获得方式以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方面指出了未来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利用GIS采集基础数据;建立统一的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支持系统,对城市水生态文明程度进行科学量化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一套普遍适用的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全面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下筛选指标因子,并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式对指标因子进行分类,分别构建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现有3类主要评价方法:基于经验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数值和统计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决策和智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该指标体系评价的适用性。经分析认为,基于决策和智能的综合评价方法最适用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并指出多种评价方法联合应用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水生态文明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省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库。根据湖南省各区域的水生态文明特点,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省划分为4个水生态分区,并采用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各分区内基本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得分。以第一分区的典型城市长沙市作为案例,分析长沙市的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价结果合理。通过湖南省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理论参考。在综述国内评价体系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采用PSR概念框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判断评价指标的权重,引入物元分析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水生态的水资源、水生态、水利用、水管理和水文化5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以南昌市2006-2015年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08年的水生态文明级别为"一般",2008-2013年的水生态文明级别为"较好",2014-2015年的水生态文明级别为"好"。南昌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态势可观,大部分指标和等级逐年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河流治理人水和谐评价的模型,并以健康指数、发展指数、和谐指数为框架提出指标体系构建准则,论述了人水和谐指标量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指标权重的组合赋权法,即AHP-EM法,依据评价模型与指标量化、赋权方法构建了河流治理的人水和谐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及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PPP模式下的水生态建设的特点,构建了适合PPP模式水生态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绩效评价的模糊性和多种不确定型评价因素,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方法和模糊运算规则,从而建立出绩效评估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考虑到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不确定性、专家判断的模糊性以及群组决策的优势,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AHP)法确定权重,进而建立出基于AHP型的模糊评判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现阶段水功能区管理的系统性要求,本文构建了水功能区统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10类水功能区分别提出水质、水量、水生态3个维度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结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取4个不同类型的水功能区进行指标应用.结果表明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高于开发利用区,但各类指标存在差异,水功能区统一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为水功...  相似文献   

11.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水利现代化特征内涵出发,结合现代化需求,构建以防洪防涝安全、农田水利、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河湖健康、水管理能力及水利发展保障为六个准则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水利现代化评价为例,根据指标选取原则,选取30个具体指标对南京水利现代化进行评价,通过层次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评价方法、标准及权重。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评价结果与南京水利发展现状相符,可以为将来南京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依据。因此,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开展的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江西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尚无统一标准,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文章在概述水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已有文献、技术资料和政策法规,吸收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经验,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构建了江西水生态文明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等六方面共25个指标,并给出了各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可为江西水生态文明县建设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徐州矿区严重缺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低以及处理成本高的现状,建立适用于徐州东部矿区太原组灰岩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评价技术,掌握了徐州东部闭坑矿区地下水中铁、锰污染物分布特征。建立了闭坑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选定了评价指标,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闭坑矿井水对地下水影响的应急处置方案。开展了矿井废水高效沉淀处理工艺、矿井水深度处理工艺、矿井水井下处理回用工艺、矿井水—生活污水ETS综合生态处理工艺等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9):81-84
针对辽宁省河流特点和实际,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在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增加了水沙平衡程度指标,在生物准则层增加了陆生、水生、鸟类方面的生态指标,构建了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以大凌河为例,开展了新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健康评价,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凌河属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5.
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基于人水和谐的内涵,以河流健康和区域发展协调同步为目标,研究构建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人水和谐度分区图直观表达指标量化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鄂尔多斯市煤矿矿井水的利用情况,对典型煤矿开采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估了矿井水水量和可利用量,得出鄂尔多斯市矿井综合富水系数为0.117,现状矿井水水量为5 139.0万t/a,可利用量为3 597.3万t/a。同时,对矿井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东胜、准格尔、上海庙煤矿为较差,桌子山煤矿为极差,不适宜直接饮用。最后,提出了矿井水利用的保障措施:1制定煤矿矿井水利用规划和实施细则,实现矿井水对其他水源的替代;2建立以煤矿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自觉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矿井水利用的支撑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3出台促进矿井水利用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耗水企业优先使用矿井水;4鼓励煤矿企业、用水企业、供水企业等投资建设矿井水利用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安全评价中指标体系和权重赋值进行探讨,提出了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对WPI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从主观定性和客观定量两方面综合确定分指数权重,并将其应用于辽宁省朝阳市水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与WPI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水安全级别与等权法计算结果一致,能够全面反映区域水安全状况和级别,克服了等权法忽略各指标重要程度差异的缺点,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方案评价内涵基础上,给出了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方案评价操作流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水资源系统为评价准则,以流域缺水率、新增投资额、水功能区个数达标率、生态用水比例、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万元GDP耗水量为具体指标的方案评价体系。以分区协调性指标和方案公平性指标为核心,在合理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选取浑太河流域进行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围绕南四湖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对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内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下态势分析的SWOT法,构建了适用于南四湖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将流域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4个等级,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南四湖地区典型流域洙赵新河流域进行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洙赵新河流域现状相符,该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该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徽丘陵地区的霍邱矿集区为例,在详细分析矿坑排水影响、供需水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三安全"供排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子系统的安全指数,从供排水一体化角度,基于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污废水零排放两个主要措施,有效解决了金属矿集区及周边供排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