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玉米大豆套种过程中,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将可以有效地节约水源,实现高效率的水肥管理,促进玉米大豆一体化种植一体化管理,促进农业作物高质量生产。基于此,为探寻玉米大豆套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发展,本文对这一技术的要点和系统设计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研究了玉米大豆套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作物对水分、肥料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灌溉已成为共识。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利用灌溉系统,将水肥进行适时、适量、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给作物吸收,已被广泛应用在葡萄栽培管理中。本文主要回顾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阐述水肥一体化概念、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在葡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双鸭山市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近年来,宝清县围绕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目标,积极开展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食用菌、中草药、瓜果、蔬菜、鸡蛋等试验研究及技术推广,共建设高标准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100多个,总面积30万亩,其中水稻20万亩、大豆8万亩、玉米5500亩、小麦4500亩、杂粮等其他作物1万亩。同时,制定出台了贷款、土地使用和税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磷钾复合肥将2.5千克草木灰投入12.5千克清水中浸泡,再慢慢加入1千克过筛的过磷酸钙,边加边搅拌6小时后取出上层澄清液,留下沉渣,然后往沉渣中加10千克清水,充分搅拌,浸泡过后过滤得到清液。把前后2次得到的清液混合,加水稀释到50千克即制成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浸种25千克。沉渣可撒入田中作肥料。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含磷、钾等养分的速溶性复合肥料,适用于任何土壤和作物。大多用于根外追肥、浸种、拌种,增产效果显著。二、氮磷复合肥取碳氨50千克、氯化钾15千克、硫酸锌2.5千克、人粪尿250千克、牛粪尿100千克(或猪粪尿500千克)、红石骨…  相似文献   

5.
磷钾肥对烟草野火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小区布局和鲜病斑组织针刺接种法,研究了磷肥和钾肥对烟草野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P_2O_5从每亩2千克增至3.5千克时,野火病病斑扩展速度相应升高;P_2O_5用量从3.5千克/亩增至9.5千克/亩,病斑扩展速度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②K_2O用量从2千克/亩增至11千克/亩,病斑扩展速度随施钾量增加而减慢。③在11千克纯氮/亩条件下,增施磷肥或钾肥,或者同时增施磷肥和钾肥,都能显著降低病斑扩展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 玉米经膨化后,添加面粉、白砂糖、糖稀、芝麻、植物油等辅料加工制成的各种小食品,脱除了玉米的苦涩味,口感好,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还具有降压、防止动脉硬化、心血管病,促使机体排除废物等药用功效,而且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老幼皆宜的保健佳品。 一、膨化玉米糕 1.配方:玉米10千克,白砂糖2千克,糖稀0.5千克,芝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大家族中,马铃薯称得上是极富大众性和个性化的作物。这从西方人对马铃薯的偏爱中即可见一斑:最早食用马铃薯的爱尔兰人称“婚姻与马铃薯至高无上”,法国人赞美“马铃薯是地里的苹果”,就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适应离任后的平民生活,也是先到麦当劳快餐店嚼上一顿油炸马铃薯条。马铃薯,这个涵盖粮食、蔬菜、工业加工原料三大作物特性的物种,1800年前从南美洲扩散,现在80%的国家普遍栽培开发,现已种植总面积达3亿亩、总产量达3亿吨,紧跟小麦、玉米、水稻之后成为世界上第四大作物,声名越来越显赫了。  相似文献   

8.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最好的灌溉施肥技术,符合现代农业总体发展趋势。现阶段要深刻理解抓好单产提升的重要性,粮食综合产能主要靠单产提升。单产提升试点示范涉及产粮第一大省多个大豆玉米生产县,要在“居安”基础上“思危”,提升粮食综合产能靠“稳面积”基础上“提单产”。作为产粮第一大省,在单产提升中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积极传播推广、完善并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做好分类指导工作,科学合理构建灌溉系统和制定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秋作物适时收获高产优质,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改变早收的不良习惯,根据不同作物的成熟时期进行适时收获。秋作物适时收获,既不增加投入,又能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延长灌浆时间,显著提高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试验研究,玉米苞叶发黄后推迟一天收获即可增产1%以上,千粒重可增加6~7克,每亩可增产5公斤以上;推迟10天收获,每亩可增收50公斤以上;在乳线消失时收获比苞叶发黄收获千粒重增加56.7克,淀粉出粉率增加6.2个百分点(从64%到70.2%),蛋白质增加12.3%,脂肪增加39.3%,碘值增加14.6。碘值增加说明脂肪内游离脂肪酸下降,不饱…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菜兼用性高产作物之一,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美称,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深受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喜爱。我国是世界马铃薯主产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524千公顷,产量约7000万吨,居世界首位。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全省播种面积为986万亩,  相似文献   

11.
<正>宜昌市的旱田农业经济作物品种不多,平地主要种植棉花、玉米等;山地主要种植柑橘、玉米、马铃薯等。多年来,宜昌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而且棉花是我国纺织原料主要来源,纺织服装消费中,消费者也多钟爱棉制品。但受棉花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宜昌地区的棉花产业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为得出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和趋势性结论,笔者决定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宜昌市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日前,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种植的2,000多亩矮化玉米经过脱谷测产,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比常规种植的玉米亩增产200多公斤,创下了当地历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可以有效节约水用量,减少肥料施用量。传统的灌溉模式一般采用大水漫灌,其不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浪费,而且肥料的利用率也比较低。通过在我县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探索研究,为节水节肥灌溉技术进一步推广获取基础数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促进数字农业技术的交流、应用和发展,7月1日至7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业内公司在京举办了首届"数字农业论坛"。奥地利农业物联网专家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在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等地区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会议的报告内容还包括作物生长环境精确预测、霜冻自动监测、预警和控制、农产品信息追溯以及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等专题。会议主办方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农业物联网无线信息采集设备、信息传输的具体途径,云平台数据查询终端设备,与会人员在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1494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辣椒种子被带回欧洲,并很快传到亚洲和非洲,随即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辣椒已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调味料之一。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17世纪玉米种子传入中国。如今,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5亿多亩,已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相传在1700年以前马铃薯就引种到我国。如今,即便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十分热衷由马铃薯制作而成的薯条、薯片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各自的起源,人们赖以  相似文献   

16.
据吉林、河北、山东等 15个省物价系统成本调查队对 2 6 0个玉米生产县 2 39户农户玉米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显示 ,2 0 0 0年玉米亩产减少 ,成本下降 ,随着保护价的出台 ,农民收益将有所增加。据了解 ,去年农调户玉米平均亩产量 343.5千克 ,比上年下降 19.7千克 ,降幅为 5.4 %。农调户平均每亩生产成本 2 53.7元 ,比上年下降 13元 ,降幅4 .9%。每 50千克主产品生产成本 ,含税成本分别为34.1元、37.6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 1.6 %和 1%。按照国家关于制定秋粮价格政策的要求 ,各主要玉米产区收购保护价将陆续出台 ,黑、吉、辽三省每50千克标准品收购…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马铃薯别名又叫山芋、土豆、洋芋、地蛋、荷兰薯等,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每年大约有8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却每年需花1亿多美元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由江西省农机研究所与江西省良种繁殖场机修厂共同研制的新一代用于高产(2500千克/亩以上)绿肥田,稻(麦)草还田,其他作物茎秆还田,红壤、粘重土壤水旱耕作及无灌木的丘陵坡地开荒的1LYQ-820驱动圆盘犁的作用原理、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并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导出主要零部件设计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果蔗膜下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进行效益分析,为提高果蔗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本地果蔗品种罗汉蔗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处理1:盖膜+水肥一体化微灌;处理2:盖膜+普通水肥灌溉;处理3:不盖膜+水肥一体化微灌)和1个对照(CK:不盖膜+普通水肥灌溉)对果蔗膜下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进行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3个处理的分蘖率、株高和有效茎相比对照差异较显著,而出苗率、茎径及含糖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总经济效益上,处理1处理2处理3对照,其中处理1比对照高121.10%,处理2比对照高83.20%,处理3比对照高34.90%。因此,果蔗的最佳种植效益方案为处理1(盖膜+水肥一体化微灌)。  相似文献   

20.
阿利斯—查默斯的中耕机能高速进行行间中耕,可以在每小时8~16公里的速度下工作,对于马铃薯、甜菜、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无论是垄作、沟作或是平作,它都能适用。技术数据 100系列每行后组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