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石蜡主要是由正构烷烃组成 ,还有较少的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 ,以及含微量S、N、O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以及芳烃、烯烃类物质中不稳定的组分 ,在紫外线和热的作用下 ,易被氧化 ,致使石蜡的颜色变深 ,使用价值降低。为了改善石蜡的光安定性能 ,研究了不同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及其配合使用、光稳定剂含量对石蜡光氧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种类的石蜡中 ,紫外线吸收剂 (UV -P、UV - 5 31、UV - 9)的应用效果较好 ;增加光稳定剂的含量可提高石蜡的光安定性 ,一般光稳定剂的加入量在 0 .5‰~ 2‰之间 ;基于蜡的性质不同 ,抗氧剂T5 0 1与光稳定剂复配对某些蜡的光安定性有所提高 ;抗氧剂对某些石蜡的光安定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其用量在 0 .5‰~1‰之间  相似文献   

2.
石蜡主要由正构烷烃组成,还有少量的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微量S、N、O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以及芳烃、烯烃类物质中不稳定的组分,在紫外线和热的作用下,容易被氧化,导致石蜡的颜色变深,光安定性变差。为探究导致石蜡产品光安定性变差的原因,并提高石蜡产品的光安定性,分析了某石化公司62#石蜡的组成与性质,并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了提高石蜡产品光安定性的技术,以及光稳定剂和紫外光吸收剂类型、单剂用量、复配剂组成与添加量对石蜡产品光安定性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配剂中紫外光吸收剂添加量为300μg/g、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添加量为300μg/g,抗氧剂添加量为300μg/g时,石蜡产品的赛波特色号为24,其光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石油蜡的光不稳定的反应机理 ,石油蜡的光化学反应是自由基的链式反应 ,氧气的存在使石油蜡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加快。并且实验验证了石油蜡中氮化物、芳烃类化合物、油含量是影响光安定性能的主要因素。石油蜡的光安定性随着氮化物、芳烃类化合物、油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差。石油蜡中氮化物质量分数由 2mg/kg增加到 2 10mg/kg ,其光安定性由 3号变为 8号 ;芳烃组分质量分数由 2 .0 %增加到 7.0 % ,其光安定性由 4号变为 9号。石油蜡的深度精制和向石蜡中添加光稳定剂能够提高其光安定性能 ,为解释石油蜡的光不稳定机理以及寻求解决石油蜡光不稳定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有机大分子中的光稳定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稳定剂是抑制或减缓由于光氧化作用而使高分子材料发生降解的助剂,它可吸收,屏蔽紫外线,吸收高能量紫外线进行能量转换或能迅速将已被紫外线激发的高分子激发态猝回到稳定的基态,达到保护高分子材料免受紫外线破坏的作用,从而提高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综述了光稳定剂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光稳定剂的类别,作用机理及发展趋势,根据光稳定剂作用机理的不同,将光稳定剂分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激发态猝灭剂及自由基捕获剂,由于蜡类产品在储运,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受光的照射而使颜色发生改变,因此,近年来光稳定剂已广泛应用于石油蜡类产品中,从而提高了石油蜡类产品的光安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有机大分子中的光稳定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稳定剂是抑制或减缓由于光氧化作用而使高分子材料发生降解的助剂。它可吸收、屏蔽紫外线、吸收高能量紫外线进行能量转换或能迅速将已被紫外线激发的高分子激发态猝回到稳定的基态 ,达到保护高分子材料免受紫外线破坏的作用 ,从而提高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综述了光稳定剂的应用背景 ,国内外光稳定剂的类别、作用机理及发展趋势。根据光稳定剂作用机理的不同 ,将光稳定剂分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激发态猝灭剂及自由基捕获剂。由于蜡类产品在储运、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受光的照射而使颜色发生改变 ,因此 ,近年来光稳定剂已广泛应用于石油蜡类产品中 ,从而提高了石油蜡类产品的光安定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论证了石油蜡类产品存在着天然光安定性添加剂的观点.通过考察加氢法生产凡士林产品中氮含量对先安定性和色度的影响.发现有两类对先安定性作用机理截然不同的NⅠ和NⅡ的氮化物.NⅠ对产品光安定性具有促进作用;而NⅡ则为非理想组分,并且第一类氮化物要比第二类稳定.推测NⅠ为碱性氮化物.NⅡ则为非碱性氮化物.这些结果解释了工业生产中存在着产品的光安定性和色度等诸问题,为从工艺条件上改善产品的光安定性和色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环氧树脂耐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稳定剂GW-682、抗氧剂KY-1010、紫外线吸收剂UV-531等抗老化助剂为主,对环氧树脂浇铸体的耐老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其对环氧树脂老化行为的影响,并利用DSC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抗老化助剂对环氧树脂浇铸体老化过程的影响,并测定了光老化过程中环氧树脂稳定剂体系物理机械性能,确定了最佳的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配比。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聚氨酯仿皮面料的抗黄变性能,采用现代测试手段探究其涂层膜的黄变原因,并优选了具有抗黄变功能的光稳定剂,探究光稳定剂的种类、复配比、用量等对聚氨酯仿皮面料抗黄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作用下,芳香族聚氨酯结构中生成的羰基、醌式基团引起了聚氨酯涂层膜的黄变;添加紫外线吸收剂UV-531或受阻胺光稳定剂LS-622均能改善聚氨酯仿皮面料的抗黄变性能;两者复配使用抗黄变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当UV-531与LS-622复配比为3∶1、用量为2.0%时抗黄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胺类化合物对糠醛氧化安定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润滑油糠醛精制过程中添加抗氧剂是防止糠醛氧化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在接近工业生产的温度范围内 ,实验中分别采用 6种不同的胺类化合物对糠醛的氧化安定性进行考察。通过测试糠醛氧化后生成的糠酸的含量和树脂状氧化物的含量 ,对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抗氧剂本身结构是影响糠醛氧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化合物KY - 6具有较好的阻止糠醛氧化生成糠酸的作用 ,而化合物KY - 2具有一定阻止糠醛氧化结焦作用 ,实验未发现能同时起到以上两种作用的抗氧剂。要能够有效地防止糠醛氧化 ,必须将糠醛氧化机理和抗氧剂化学结构相结合 ,在开发复合型抗氧剂或络合型抗氧剂方面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光环境的心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某些技法处理天然光和人工光创造出光环境,激发出人们的心理反应,形成光环境的心理作用,在充分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可扩大、改善、提高建筑设计的技法。  相似文献   

11.
沈北原油催化原料油组成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减压蒸馏,n-d-m,E-d-m和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沈北原油的6种催化原料:回炼油、焦化蜡油、残蜡(蜡下油)、油浆、渣油和混合原料的馏分组成和烃类组成;用元素分析方法测定了这6种催化原料的一些元素含量;并讨论了不同催化原料原料油组成情况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这6种催化原料除渣油外,胶质,沥青质都不高,饱和烃含量较高。芳烃含量除渣油外,其余原料中含量均较低,所以适合作馏分催化裂化原料;渣油用作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F-T蜡对石蜡进行调合, 分别考察了F - T蜡质量分数对4 6#和5 8#石蜡的影响。结果表明, F -T 蜡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石蜡熔点, 在F-T蜡质量分数从0. 0 5%增加到3 0. 0 0%时, 4 6# 与5 8# 调合蜡滴熔点分别从 72.4、 88.4℃下降到44.4、 62.4℃; 随着F - T蜡质量分数的增加, 调合蜡的滴熔点与针入度不断下降, 即F-T蜡的质量分数与滴熔点和针入度成反比。对调合蜡的结晶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由于调合蜡中非异构烷烃含量高, 所以它的晶体结构为斜方点阵排列结构的长针状蜡晶, 与天然石蜡结晶不同, 其组成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3.
激光推进中一种光船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激光推进技术的提出和高能激光技术的发展,以激光作为推进能量的飞行器将会有效解决降低火箭成本和提高火箭有效载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激光推进飞行器--光船;建立了合理的物理模型和流体力学模型;用数值方法研究其喷管形状、位置对冲量耦合系数及推力的作用规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光船结构进行改进,确定了比较合理的光船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红色墨水染料耐光色牢度差问题,选择含偶氮H酸结构的红色墨水染料作为发色体,以C.I.活性红1为原料,与芳胺化合物缩合,合成含有不同光稳定片段的红色偶氮活性染料D1、D2、D3,采用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染料进行表征。以结构相近的墨水染料C.I.活性红24∶1作为参照,分析合成染料的固色率、光致褪色率以及色牢度。结果表明:在C.I活性红1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不同的光稳定片段后,含受阻胺光稳定片段染料D1的固色率降低,光致褪色率以及色牢度无明显变化;含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片段染料D2的固色率上升,光致褪色率和色牢度无明显变化;含氰基苯片段的染料D3的性能优异,固色率及耐光色牢度均有提升,光致褪色率降低。与常用红色活性墨水染料C.I.活性红24∶1相比,染料D3固色率接近,且耐光色牢度提高了1级。在染料结构中引入对UVB区域紫外线有强吸收的紫外线吸收片段更有利于提升染料耐光色牢度,对染料耐晒色牢度的提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光互连的兴起、发展及其研究意义,并对光互连的优越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系统的阐述;展望了光互连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光互连在光计算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以UV(λ≥320nm)为光源,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分别以丙烯酸(A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在LDPE和PP薄膜上成功地进行了表面光接枝改性。接枝薄膜用ATR-IR光谱方法进行测定和表征。辐照时间增加,接枝程度提高,经300秒反应,接枝LDPE薄膜接触角从103°下降至57°,分别测试了接枝薄膜的表面湿张力及染色性,结果表明:一般接枝程度赵高,湿张力越大,表面染色越深且均匀,以MAA为单体,在PE上接枝比在PP上容易进行,经PE为基材,用MAA接枝改性效果比用AA的要好。  相似文献   

17.
对光硬限幅器在光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可减少多用户干扰、改善系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推导了无硬际幅器、有硬限幅器的光CDMA系统的误码率,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硬限幅器系统与无硬限幅器系统相比,其误码特性改善3个数量级;对于同一误码率,前者比后者能容纳的用户多1倍。  相似文献   

18.
硝酸铵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硝酸铵在100-150℃之间热分解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定量分析了使系统活化的物质和稳定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分、硝酸、硫酸、磷酸可降低系统的热稳定性,其质量含量达0.5%可以使硝酸铵感应期缩短50%以上;添加3%氧化锌和氢氧化铝能够有效制分解反应;对于碳酸钙和氯化钾,只有当质量含量达到15%时,分解反应不再进行;尿素是一种良好的硝酸铵稳定剂,在130℃,含量1%即可抑制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9.
新的光降解剂硬脂酸铈(Ⅳ)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并用元素分析、FT-IR、UV-vis、DCS等表征了一种新的高效光解剂硬脂酸铈(Ⅳ)(CeSt4),UV-vis分析表明硬脂酸铈(Ⅳ)在紫外区具有强而宽的吸收,DSC表明其起始分解温度在234℃,高于聚乙烯塑料的加工温度,该光降解剂引发LDPE光降解结果初步表明硬脂酸铈(Ⅳ)是一良好的光降解剂。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马家沟组浅水碳酸盐沉积体系可分为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等四个相带;本文主要讨论了该地区不同相带的有机质丰度、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及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局限台地相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富含饱和烃和芳烃,正构烷烃轻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滩相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富含非烃和沥青质,正构烷烃重组分含量相对较高。这与局限台地相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水动力条件和烃类运移有关。研究表明局限台地相生烃潜力较高,是油气源岩良好的分布区,而滩相为颗粒灰岩,孔隙发育,非烃和沥青质所占比重较大,是良好的储集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