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了分子量在1000以上,以多个-NH和-OH作为锚固基团的梳型大分子分散剂AAFC(烷基酚-烷基胺甲醛缩合物)。研究了用AAFC对酞菁绿颜料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考察了AAFC的不同加量对酞菁绿颜料的粒径分布、润湿性的影响。对经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和极性成分进行了估算。经50%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以正辛醇为分散介质,粒径在0 ̄1μm区间的粒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酞菁绿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不同极性基团,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不同分散介质对颜料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以-OH、-NH2和COOH作为锚固基团的Span和Tween类,脂肪胺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均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细化。在锚固基团相同的条件下,碳链长度在12~18碳范围内随碳链增加有利于颜料的细化但作用不大。表面活性剂的最好用量为5%~7%。弱极性有机介质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分散。  相似文献   

3.
酞菁绿颜料的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酞菁绿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不同极性基团,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不同分散介质对颜料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羟基,氨基和羧基作主锚固基团的SPAN和TWEEN类,脂肪胺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均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细化,表面活性剂的最好用量为5%~8%,弱极性有机介质利于酞菁绿绿颜料的分散。  相似文献   

4.
颜料酞菁绿表面处理与易分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酞菁绿膏状物为原料,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其实施表面处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添加量对酞菁绿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两种不同类型物质组成的复配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酞菁绿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添加量为颜料量的5%~7%(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不同长度碳氢链的脂肪酸和脂肪胺对酞菁绿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经处理后,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窄分布方向转动。随碳氢链长度增加润湿临界表面张力γc略有下降,颜料的表面能γs和表面能色散部分rd变化不大,但表面能极性部分γp有明显变化。经十八胺和十八酸处理后,颜料的γp由来处理样的52mN/m分别降至20mN/m和29mN/m,降低率分别为615%和442%。  相似文献   

6.
徐燕莉 《染料工业》1998,35(3):10-13,28
本文采用不同长度碳边的脂肪酸和脂肪胺对酞菁绿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经处理后,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窄分布方向转动。随碳氢链长度增加润湿临界表面γc略有下降,颜料的表面能γs和表面能色散部分r^d变化不大,但表面能一部分γ^p有明显变化。经十八胺的十八酸处理后,颜料的γ^p由来处理样的5.2mN/m分别降至2.0mN/m和2.9mN/m,降低率分别为61.5%和44.2%。  相似文献   

7.
杨鸿敏 《上海染料》1998,26(4):30-32
本文以酞菁绿膏状物为原料,采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添加剂种类、添加剂用量对酞菁绿易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不同类型添加剂复配、添加剂用量为颜料量的5% ̄7%时,可以提高颜料的易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出新型颜料分散剂RSJ,用于酞菁蓝颜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RSJ加量条件下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流动性以及水相中分散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从中发现:经RSJ0.5%~3.0%添加量改性处理后,颜料临界润湿表面能γ_c由23mN/m变为34.8mN/m,提高了51%;对水的接触角由82.4°变为47°,减小了47%。表面自由能中的色散成分γ_s~d变化不大,可以认为保持不变,但是γ_s~p却由18.9mN/m变大为27.2mN/m,使得γ_s整体提高13%。此外,流动性提高2.5倍,水中分散稳定性提高了29%。  相似文献   

9.
用Weibull模数表征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单向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UD-CFRP)属于脆性材料,它的力学性能如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大小依赖于UD-CFRP中随机分布的缺陷。本文使用经典的Weibull分布理论研究了CF表面处理对UD-CFRP之ILSS的影响,并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函数进行参数估计。CF经表面处理后,UD-CFRP之ILSS增加约50%;Weibull模数m增加约1.5~2倍;Cv值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10.
L—赖氨酸产生菌FH128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赖氨酸产生菌A111(HS^-、AEC^+)为出发株,经化学诱变剂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及单醋酸处理获得单氟醋酸抗生性突变株F79,摇瓶发酵产-赖氨酸盐酸盐7.0%~7.5%,对转化率38%~40%,分别比AH1株提高约2%及20%,然后,再以F79菌为亲株经NMMG及噻唑丙氨酸处理获得噻唑内氮氨酸抗性突变株FH128。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8.5%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酞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欧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经表面处理后的颜料,其流动性也普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部分酯化物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的部分酯化物(SME)对酞菁蓝颜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发现(SME)钠盐的加入对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粒径分布和ζ电位等表面性质有明显的影响,能有效的改善酞菁蓝颜料的润湿性,流性和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三种对酞菁绿颜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处理后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ASF-M氨基酸型两性合成加脂剂是由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研究所(蓝博士工作室)经过近1年的努力开发出来的,该产品外观为白色软膏状(类似雪花膏),观感好,其中氨基酸型加脂成分占有效物的80%左右,不含与皮革没有结合能力的中性油,其合成工艺成熟,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ASF-M加脂剂可与任何阴离子及非离子加脂剂同溶混合使用;在皮革加脂时可使用ASF-M5%左右,同时减少其它合成加脂剂3%~5%;ASF-M可促进染料和其它加脂剂的渗透与结合,若在加入染料后10~15min使用3%~5%的ASF-M,还…  相似文献   

16.
张仁寿  张晓玲 《水泥》1997,(5):9-1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铁相,是C2F-C6AF2-C4AF-C6A2F连续固溶体。一般煅烧条件下,其铁相主要为C4AF。引入一定量的含矿化离子的工业废渣配料,可以增加Al2O3在铁相中的固溶量,从而可得到以C4AF-C6A2F为主的铁相,其摩尔比大体aO:Al2O3:Fe2o3=5:1.5:1。这种熟料及其磨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很小的干缩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原料基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SEM和BET比表面分析仪,探讨了不同原料(聚丙烯脂,聚乙烯醇,粘胶,天然纤维和沥青碳纤维)基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和吸附特征。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碳纤维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乱层石墨结构,其微晶参数Lc,La和d值分别为1.0~1.2,3.9~5.0,0.38~0.40nm,微晶尺寸越小,活性碳纤维(ACF)的比表面积越大。ACFs的表面形态都不相同且基本保持着原料纤维的形态,ACFs对有机物苯的吸附量与纤维的比表面积成正比,但对Ag~+的吸附则与比表面积关系不大,此外,吸附还原在ACF上的Ag粒形态与ACF的表面形态有关,NACF和AACF上吸附的Ag粒尺寸小于300nm。  相似文献   

18.
改性粉煤灰XRF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新型处理剂SCA改性的粉煤灰XRF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对SCA用量、粉煤灰粒径以及XRF填充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CA用量以占粉煤灰的25%为宜;经过360目筛分的粉煤灰补强效果较好。在橡胶制品的生产配方中用XRF等量替代半补强炭黑,硫化胶物理性能接近,老化性能优于半补强炭黑,老化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等均有良好的保持性  相似文献   

19.
气相色谱法测定吗啉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宪升 《广西化工》2000,29(1):46-48
应用气相色谱法,采用FID检测器,以5%SE-30和5%PEG-20M有机混合固定液涂渍Chro-mosorbWNAW0.28~0.19mm白色担体制备填充色谱柱,对吗啉生产车间的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分析。该法定量准确,吗啉回收率为95.27%~100.65%,相对标准偏差为0.6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合成基因表达产物取代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或其他方法重组蛋白抗原, 用于LCMV感染的诊断。方法 采用Prosis软S件对LCMV核蛋白(Np)全长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疏水性分析,合成LC- MV sRNA第1816-2178位核苷酸序列编码的Np第380~500位氨基酸基因,克隆在His-tag pET-28a融合表达,表 达产物经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建立ELISA检测试剂。结果 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 达20%以上。表达产物经Ni-NTA-Agarose纯化后纯度达到90%以上。经检测93份人血清.有6份病毒抗体阳 性,阳性率为6.5%(6/93),与全病毒抗原检测结果7.5%(7/93)相近。结论 用合成基因表达产物取代LCMV抗原 检测病毒抗体,不仅可以消除病毒传播可能,而且特异性强。为LCMV感染诊断及生物材料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 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