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工艺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内涵,剖析了企业中开展工艺方案技术评价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开展评价的建议及优化的评价方法。运用优化的评价方法,拟定了BOSCH公司高压共轨系统(CRS)法兰配套项目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工艺成本分析、经济生产批量计算结果等作为模型输入,通过矩阵运算和综合评价,实现了工艺方案择优。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国内外建筑节能评价模型,结合跨海大桥人工岛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建筑冷热供应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综合效益的定量评价引入其中。以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的冷热供应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人工岛可再生资源条件及能源供需情况,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能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以太阳能海水源热泵冷热联供为技术载体的可再生能源服务方案和常规能源技术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的评价,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实施应用提供可行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汽车污染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国内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和燃料质量的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种改善汽车污染问题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提高燃油质量对减少机车污染物排放的作用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三亚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建立传统制冷系统、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和太阳能光热制冷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能耗模拟。然后以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熵权-TOPSIS法对传统制冷系统、光电制冷系统的两种不同方案、光热制冷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综合效益显著优于传统制冷系统;按耗电量匹配的光电制冷系统方案优于按最大安装面积匹配的系统方案;并且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比太阳能光热制冷系统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的环境、经济和能源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推动氢能系统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并为我国在近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及其氢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根据现有的生产、储存和输运氢的技术,设计了11种可行方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性、经济性和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得到了每种方案的分类环境效应指数、氢气总成本和总能量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综合指标最优的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方案是:天然气集中制氢厂制氢,然后用汽车将装有氢气的高压钢瓶输运到加氢站,加注给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6.
宫运启  王刚  吕民 《汽轮机技术》2004,46(5):324-326
从产品生命周期和评价由零组件向产品过渡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面向产品的多工艺方案评价的思想,并据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并对多种工艺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基于Web技术的工艺信息集成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将贝叶斯理论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规划中,从技术、经济和环境角度出发,综合选取等效火电替代系数、调峰容量比、电力不足概率、节煤量和SO2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秩比法和信息熵形成的组合权重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各方案中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及两者平均值作为该指标的评级等级标准,应用贝叶斯公式构建贝叶斯评价模型推求出各方案的等级和综合评价值,并将其进行排序获得最优方案。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准确合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方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比较了三峡水库汛末推迟蓄水方案和提前蓄水方案对三峡工程防洪,发电及航运的影响,并对各蓄水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初步评价,归纳了各蓄水方案的利弊。所得结论可供三峡工程正式建成后制定调度运行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规划方案综合优选属性识别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水利水电规划方案综合优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水利水电规划方案综合优选属性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反映评价指标特征值之间差异性的参数——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小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模型求解的复杂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对电源规划方案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证据理论电源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首先建立电源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灰色关联理论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客观的灰色关联理论与专家主观经验的结合,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其次建立基于云模型的指标权重集、和隶属度矩阵,进行云模型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仿真验证电源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云模型综合评价模型的相结合的方法,为电源规划方案综合决策提供一套较系统、完整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多联产系统综合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波  李政  倪维斗 《动力工程》2006,26(4):580-586
按照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多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联产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对多种甲醇.电多联产系统方案进行了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的计算、分析和评价,进一步证明了多联产方案比单产方案在节能、经济、环境保护方面有较大优势,并指出:在年产甲醇20万t,发电容量300MW的规模下,富CO气体一次通过并联多联产系统(E1)和富CO气体一次通过串联多联产系统(F1)综合效益较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为系统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方向。图1表8参10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凝土温控方案中各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相关联的特点,将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混凝土坝温控方案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混凝土温控方案优选中。结果表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温控方案优选上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节能》2018,(12)
对空冷机组冷端提效改造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辅助发电厂进行投资决策。文中介绍了基于干式间接蓄冷式空冷系统(DICSSAC)的空冷机组冷端提效改造方案,运用最优最劣法BWM(Best and worst method)和Vague集方法构建其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对DICSSAC方案实施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能够反映方案实施的直接技术和经济指标。根据Vague值评价结果,基于DICSSAC的600MW空冷机组冷端提效改造的实施效果处于"好"这一等级,表明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机组运行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地热采暖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国  王万达 《新能源》1995,17(12):33-36
地热采暖工程的技术经济参数变化范围大,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评价方法应当合理、可信。本文提出用“单位供暖费用”做标准,以它最低为目标并以技术方案可行进行采暖方案的优选。  相似文献   

15.
朱大林  甘虎  都林  曾明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129-131,213
针对在多方案评价中层次分析法不宜求取各方案权重值的问题,以三峡船闸人字门提升方案为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多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船闸人字门提升方案评价模型 ,并对比评价了三种船闸人字门提升方案,最终选出跨闸室简支梁提升方案为最优方案,表明该方法和 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施工导流方案的立体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导流过程划分阶段的特点,建立了"立体"综合评价决策模型;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与信息熵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在各导流阶段的权重分配,最后利用线性加权和法对方案各阶段和方案整体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体现了导流方案各阶段和整体过程的设计优劣,可为导流方案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氢燃料电池汽车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现有的氢气生产、输运、加注技术和燃料电池公共汽车(FCB)结合,设计出6种可行方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每种方案的能耗、成本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给出每种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天然气蒸汽重整法制氢(SRM)、钢瓶输运气氢、钢瓶存储气氢的方案极优,综合评价指标为0.65。还针对气价和FCB数量对系统成本的影响进行灵敏度分析,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对系统成本影响很大,当天然气气价超过3.0$/m3时,天然气制氢失去成本优势;FCB数量的增加使得系统成本降低,当FCB数量超过600辆时,不同方案成本趋于一致,稳定在约27$/(kg H2)。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和层次分析的家用热水器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经济、环保、节能、可靠性等指标进行家用热水器方案的选择.根据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评价分析的数学模型;对郑州地区三口之家的热水器利用方案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综合最优方案.通过客观地选择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提高了家用热水器方案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节能》2020,(2):26-29
分析了北京市的空调能耗现状,以北京大兴区某星级酒店为例,提出了3种颇具代表性的冷热源方案,对各方案的全年能耗、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计算比较,并且进行了一次能源利用率分析、经济性评价。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选取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节能》2016,(5):53-57
液化石油天然气(LNG)气化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冷能。随着LNG产销量的迅速增长,以及全球性能源紧缺,LNG冷能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针对我国目前LNG冷能利用的状况,对国内外LNG冷能利用技术及其评价方法和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完成了综合分析和比较,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建立成熟完善的技术评价体系,为LNG冷能利用项目方案提供科学而准确的评价,有效地指导LNG冷能利用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