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意义 纺织品混纺比分析一般用化学法和显微镜法。对于含有两种或多种纤维的纺织品含量分析,有时用化学方法不易鉴别,可用显微镜法进行分析。若混纺织物中含有动物和植物两种纤维,可用机械分离或化学法进行鉴别;若混纺织物中含有同类型的两种及以上纤维,就需用显微镜法检测混纺比。显微镜法测纺织品混纺比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人员分辩混合物中不同纤维的能力、计数根数及测量根数。  相似文献   

2.
用显微镜观察法和化学溶解法对纤维进行定性鉴别纤维鉴别是纺织品检验的一个重要检验项目。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溶解法等。而对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则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求快速准确地进行纤维鉴别。为此,我们探索了一套简单、方便的定性分析方法,现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显微镜观察法和化学溶解法对纤维进行定性鉴别纤维鉴别是纺织品检验的一个重要检验项目。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溶解法等。而对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则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求快速准确地进行纤维鉴别。为此,我们探索了一套简单、方便的定性分析方法,现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远红外线的定义、产生方法以及作用机理。概述了远红外纤维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熔融纺丝法、涂层法、共混纺丝法。远红外纺织品主要有两种制作方法,一是利用远红外纤维混纺成布,另一种方法是远红外后整理。远红外纺织品的功能主要有保温功能和保健功能,对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大有裨益。同时分析比较了远红外纤维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常对纤维进行定性分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已知纤维的鉴定;另一种是对未知纤维的鉴别。对已知纤维定性试验比较简单,能迅速地得到测试结果。而对未知纤维的鉴别则比较复杂。当前纤维鉴别有很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感官鉴别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剂溶解法等。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单凭一种鉴别方法很难判断纤维的种类,有时要采用多种鉴别方法,甚至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反复实验,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6.
鉴别纺织纤维的方法很多,一类是比较直观的感官鉴别法,另一类是利用各种纤维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某些试验加以鉴别。为了大家便于掌握一些简易、便捷的鉴定方法,在工作的生活中能大致判断出纺织品的纤维成分,特介绍感官鉴别法、抽丝检验法和燃烧法。  相似文献   

7.
芳砜纶和芳纶在耐热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鉴别两种纤维的有效方法的缺失给正常的纺织品贸易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纺织纤维鉴别是基于各种纤维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并通过与标准图片、标准谱和标准数据比较,来识别未知纤维的类型。阐述了芳砜纶和芳纶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形态、聚集态结构、热性能等,并表明红外光谱图、热分析、X光射线衍射、双折射分析是鉴别两种高性能纤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纤维鉴别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鉴别是纺织品检验的一个重要检验项目,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化学溶解法、投影显微镜法等。通常不同类纤维如涤/棉、毛/涤等易于鉴别,但同类纤维如:棉/麻、麻/麻、毛/绒等鉴别难度较大。因此,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纤维鉴别的新方法,以求快速准确地进行纤维鉴别。在近几年中,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近红外光谱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得到公认。Mark和Tunnel使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芦荟纤维具有良好的护肤、保健和治疗作用,被应用于内衣、床上用品等纺织品中。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化学溶解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芦荟纤维进行了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0.
唐昱 《印染》2005,31(18):48-49,53
纺织工厂和测试实验室往往需要进行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一些机构已发布了有关纺织品上混合纤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这些方法结合各种测试方法来鉴别纤维,有显微镜观察,纤维截面的测定,折射率、燃烧试验、密度以及溶解试验等。由于不同纤维可能具有非常相似的外观和物理性能,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分析人员对这些相似的试验结果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1.
纺织纤维鉴别与含量测定和标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纤维鉴别方法标准有十几种,但最常用的有化学溶解鉴别法和显微投影仪鉴别法两种,随着新型纤维的不断出现,现有的鉴别方法标准已满足不了实际检验的需求,许多性能相近的纤维是无法鉴别的,在检验中只能根据它的外观和主要的性能来归大类鉴别。FZ/T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对纤维的名称、标注的方法,纤维含量的允差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下文将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对纺织品成分鉴别快速、无损、在线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以高光谱成像系统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纺织品成分的方法。以常用的10类纺织品为鉴别目标,分析比较了数据预处理及样本集挑选方法的优劣,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进行鉴别,最终提出高光谱成像系统进行纺织品成分定性鉴别的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处理能消除由纺织品加工工艺和测试条件等因素造成的基线漂移现象,提高鉴别模型的泛化性能,降低训练样本代表性的要求;通过所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经过不同加工工艺的纺织品均能得到鉴别,且鉴别准确率达到96.78%,证实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成分定性鉴别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新疆营盘出土丝纤维品种及其老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营盘位于丝绸之路的关键位置,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汉晋时期的纺织品。针对这批极具历史价值的纺织品,从纤维鉴定和文物保护的角度对新疆营盘出土的丝纤维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出土丝纤维的品种。采用形貌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方法鉴别营盘出土丝纤维的品种。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营盘出土的汉晋时期的丝纤维主要有2种,分别为普通桑蚕丝和野桑蚕丝;长期的生物降解和水解导致这些古代丝纤维的聚合度和热分解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丝绸》2017,(3)
氨基酸分析技术是基于蛋白质种类数量的一门检测技术,是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文章介绍氨基酸分析的发展及分类方法,分析氨基酸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利用氨基酸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不同纤维的特征氨基酸,能够简单有效鉴别纺织品种类,分析纺织品后整理工艺,并评估纺织品老化程度;该方法不依赖检测人员的主观判断与经验,具有检测结果灵敏、客观的特点,且为氨基酸分析技术在纺织品检测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怎样识别纺织品纤维的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纺织品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纺织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满足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笔者就如何识别纺织品纤维的品种归纳出以下三种方法: 1.感官检验法 通过眼睛观察,用手触摸来鉴别纤维的种类。眼看就是观察纤维或织品的  相似文献   

16.
测定纺织品中壳聚糖纤维含量的方法为溶解法,由于采用该方法操作时壳聚糖纤维被溶解得不完全,对测试结果有不利影响;为了完善纺织品中壳聚糖纤维含量的测试方法,提出将滴定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为探讨滴定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采用棉、黏纤、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四种纤维与壳聚糖纤维分别按95/5、90/10和85/15三种混纺比混配,再分别采用改进后的溶解法和滴定法进行对比试验,并从试验时间、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滴定法所用时间较短、可操作性较好,但准确性略低;该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测定纺织品中的壳聚糖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7.
对混纺物中同时存在多种复合纤维进行定性研究。在传统的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基础上,引入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熔点法)对同时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PE/PP)、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PE/PET)的织物进行各种定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纤维均为皮芯结构,其燃烧特征、溶解特征均体现了PE、PP、PET 3种纤维的复合特征,红外光谱及热分析可观察到两种复合纤维的皮层与PE单组份纤维的特征、芯层分别与PP、PET单组份的特性基本相同,该方法可准确鉴别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和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混纺的纺织品。  相似文献   

18.
应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3种纺织纤维定性分析方法来鉴别天然纤维杨树绒毛纤维,得出了其在上述方法中所具有的化学物理特性,为更准确、更方便地鉴别杨树绒毛纤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能赋予纤维及织物良好的抗静电、防紫外、抗菌抑菌、电磁屏蔽、耐热、耐磨等性能,在功能性纤维与面料以及智能纺织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更好的选择石墨烯改性的方法与工艺,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功能与智能纺织品,主要分析了石墨烯在纤维、纱线和织物改性中的多种不同方法,包括共聚法、直接喂食法、涂层法、层层自组装法、原位还原法、复配液整理法、电化学沉积法、电泳沉积法等,并探讨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与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20.
易姣 《中国纤检》2011,(1):60-63
维特纶是一种新型水溶性纤维,系聚乙烯醇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的新型纤维。本文通过显微镜观察法、熔点法、红外光谱法和溶解法等对维特纶纤维定性鉴别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能够鉴别该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方法,为该纤维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