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开采构造复杂难采煤层时,限制浅截式采煤机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工作机构和传动装置上的强烈动载荷。这种动载荷会使设备发生故障,降低工作面产量。在乌克兰地区,含有夹矸层的工作面数量已超过100个。  相似文献   

2.
《矿山机械》2006,34(12):149-149
专家PID控制器在电牵引采煤机中的应用;液压支架四联杆机构仿真优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分析;CST可控传动装置在综采面刮板输送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煤机自动化是进一步改进采煤技术的必然过程。采煤机按自动工况运行可能使采煤机传动装置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并可改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工作条件,保证劳动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煤工艺过程完全自动化可以使采煤人员从日落区和装煤区这样一些最危险区段中撤走。矿山机械自动化研究所采煤机自动化室在前阶段对研究自动化对象投入很大力量,主要研究带液压牵引和链式牵引机构的通用型采煤机如何实现自动化,并研究工作机构与煤体的相互作用。自动化采煤机在与工作面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力系统,具有非直线性的工作特性。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溢渣阀在采煤机牵引部泵控马达液压系统中对压力动载荷的抑制与消除作用。建议在采煤机牵引部泵控马达液压系统中加装上直动式小流量高压溢流阀即能起到消除压力动载荷、保护液压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突变工况下滚筒式采煤机调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帅帅  秦大同  胡明辉 《煤炭学报》2015,40(11):2569-2578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括采煤机牵引部、截割部和控制系统的整机耦合控制模型,针对煤岩夹杂引起的突变工况,以采煤机可靠运行和高效生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截割电机额定转矩的截齿切削厚度控制目标的计算方法,得到煤层截割阻抗与截齿切削厚度控制目标的对应关系;基于滚筒负载特性和破岩能力制定了针对不同突变工况的滚筒调速控制策略和牵引-滚筒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将提出的上述两种调速控制策略与传统牵引调速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煤层突变载荷较小时,采用滚筒调速控制策略不仅可有效降低采煤机机电系统动载荷,而且可保持采煤生产率不变;当煤层突变载荷较大时,采用牵引-滚筒协调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采煤机机电系统动载荷,并对采煤生产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刊约请河北矿冶学院张燮伦、王相礼老师,以采煤机中最复杂的牵引部为题,编写了“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技术知识,并在开滦唐山矿进行了试讲。参加听讲的技术人员、采煤机司机和机电维修人员反映较好,认为能适应掌握液压基本知识和熟悉采煤机牵引部的液压系统的需要。为了对大家学习综采技术有所裨益,这组技术知识计划分四~五期陆续发表,各讲的内容为:一、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包括哪些基本部分;二、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主油路,主泵的变量及其调节装置;三、采煤机液压牵引部的调速与压力保护;四、怎样读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图。  相似文献   

7.
<正> SJRUS400型采煤机是法国SAGEM公司生产的最新一代采煤机。在我国引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中,这种采煤机占的比例很大,现场使用也比较成功。现代采煤机的液压牵引机构大都采用伺服调速系统,使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根据负载状况自动进行调节,以保证采煤机经常接近满载,防止过载,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和提高工作寿命。SIRUS400型采煤机牵引机构采用限压式液压伺服调速系统。本文提出了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采煤机无链牵引机构的改进形式(英国专利2106566)。这种牵引机构是采用通用的齿轮减速器将数个液压马达与主动齿轮联接起来。液压马达、齿轮减速器及主动齿轮都安装在牵引箱里,该牵引箱安装在位于工作面输送机一侧的一条齿轨上,并且,主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泵站由一台油泵和一个油箱组成。油泵由采煤机的主电动机驱动,并且通过油管向牵引机构的液压马达供油。  相似文献   

9.
利用钢丝绳做为运输机的牵引机构,可以增加采用一套传动装置的运输机系统的长度,减少传动装置工作时的动载荷,提高牵引机构的工作寿命。为了评定钢丝绳-板式运输机的工作能力,检验基本理论公式和确定主要参数,利用钢丝绳-板式运输机的试制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并为试验研究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根据运输机的倾角、单位长度上的载荷、张力以及气候、湿度、润滑等条件对钢绳牵引机构工作的影响来确定牵引钢丝绳相对于板式承载带的弹性元件的滑动特性和大小;确定牵引钢绳相对于承载带的滑动速度和考虑运输块状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液压牵引采煤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总结,找出了液压牵引采煤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和规律,总结出液压牵引采煤机各种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方法,提出了通过加强检修和油质管理等手段降低采煤机事故率的方法,以确保采煤机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PLC对液压牵引采煤机的无线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晓东 《煤矿机械》2011,(9):160-162
为改善液压牵引采煤机司机的工作条件,采用PLC做为控制主机,加装液压控制装置及无线收发装置,对采煤机实现无线遥控、网络控制,并进行过载、过流及断相保护,及恒功率自动控制等功能。改变了传统液压牵引采煤机的操控方式,提高了采煤机的操作及控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采煤机牵引机构液压系统多为闭式系统,由于采煤机工作条件、牵引机构的结构及闭式液压系统的特点,导致牵引机构发热比较严重。靠箱体自身散热远不能保证油温在规定的范围内,通常需在液压系统中设置冷却器,确保油池温度不超限。但液压系统内部油液的温升状况、温度的数量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等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着重讨论冷却器安装位置对液压系统内部温度的影响,通  相似文献   

13.
刘鑫 《煤矿机电》2004,(3):59-59
采掘设备液压综合试验检测系统由小液压泵试验、大液压泵试验、液压马达试验、采煤机牵引部试验、液压阀试验、液压缸试验及电气控制、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等部分组成。液压泵试验、液压马达试验和采煤机牵引部 (泵箱 )试验共用一套液压加载系统 ,利用电磁比例溢流阀进行加载 ,采煤机牵引部试验用双马达对拉加载 ,为保证马达转速同步 ,设有同步装置 ;为保证液压站高压泵的流量与被试马达的流量相匹配 ,通过比例控制器对比例泵的变量机构进行调节。液压阀试验和液压缸试验共用一个试验台试验。全部试验数据由传感器检测 ,由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  相似文献   

14.
液压牵引采煤机的无线遥控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液压牵引采煤机司机的工作条件,改变现有的司机跟机行走的操作方式,在液压牵引采煤机上安装了无线遥控装置.该装置由电气装置和液压装置组成,可实现采煤机的遥控调高、遥控启停、遥控断电、遥控牵引等功能,同时为了增加可靠性,仍旧保留原有的手动功能.通过对采煤机结构的布置、接收装置、无线遥控原理等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结果,表明遥控装置的使用大幅增强了司机的安全感,避免了多起煤矸片帮伤人事故.  相似文献   

15.
振动给料机能充分满足深露天矿运输系统转载装置提出的要求。这类给料机运转可靠,安装简单。似由于振动传动装置和转载矿岩的作用,使工作机构承受复杂的动载荷而产生不稳定的振动,从而降低振动运输的速度和整个转载系统的生产能力。为确定振动运输速度建立了过程数学模型,拟定在复杂动载荷条件下振动给料机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采煤机液压拉杆载荷的变化规律,采用三维实体建模与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了采煤机整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滚筒动载荷作用下液压拉杆的载荷变化特性,得出4个拉杆的最大应力和对应变形量,通过与液压拉杆的材料需用强度对比,证明了液压拉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MG200/500-AWD采煤机液压系统制动装置的故障分析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机液压系统制动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故障,使制动系统抱闸,机组不能行走,严重时每天都会发生故障.针对这一情况,以MG200/500-AWD电牵引采煤机为例,分析电牵引采煤机液压系统的结构组成,对其液压系统制动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 SIRUS-40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系高压大流量闭式液压系统,由功率损耗所产生的热最有10.6kcal/h。原设计为箱体压力水强制冷却(水压8kg/cm~2,水量20L/min)。液压系统内部没有冷却装置,系统热交换能力差。采煤机工作时,牵引部油温一般在50~70℃之间,经常超过允许温升,致使油的粘度降低,系统泄漏增加,影响系统工作性  相似文献   

19.
<正> 采煤机在工作面上下牵引时,其供电电缆随着采煤机上下牵引而移动,为了避免电缆在工作面被拉断或挤坏,目前大部分采煤机供电电缆采用了履带链式电缆拖曳装置,EW—300—L型采煤机适用于较大倾角的工作面,因此,采用了液压绞车随采煤机牵  相似文献   

20.
采煤机液压牵引部的调速与压力保护一般包括:人工操纵的调速换向装置,电机功率自动控制,牵引力(高压压力)保护和补油(低压)压力保护。一、人工操纵的基本油路液压牵引部调速换向的人工操纵,可用机械手把直接操纵主油泵的变量机构,也可用机械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