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改善矿井采煤工作面环境,设计了一套采煤工作面自动喷雾灭尘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煤机上搭载的红外发射器和支架上安装的红外接收传感器实现采煤机的定位功能;根据采煤机的位置控制安装在支架上的本安电磁阀喷雾,消除处于采煤机切割头下风方向的粉尘,实现采煤工作面的自动灭尘。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解决了综采工作面架间自动喷雾的技术难题,可对采煤作业时产生的大范围、高浓度粉尘自动实施多道阻隔和高效除尘,降低了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因掘进机机身外喷雾水系统压力不足导致降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改造设计了一种掘进机高压降尘喷雾装置。该装置通过高压风流与水流的混合,引射出雾化效果好、覆盖面积大的高速水雾粒,大大地降低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降尘效果显著,在距掘进工作面10m处的进风、回风侧风流中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于方洋 《工矿自动化》2011,37(8):125-127
介绍了一种自动喷雾洒水控制器的设计。该控制器利用控制主机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了喷雾装置的自动洒水。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器可靠性高,雾化效果好,平均降尘率为92.7%。  相似文献   

4.
孟李军 《自动化应用》2020,(1):99-100,105
传统综采工作面喷雾除尘系统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喷雾除尘效果不佳、通信电缆繁多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分析综采工作面粉尘产生来源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无线一体化喷雾除尘系统,采用红外发射机、无线触控传感器对采煤机运行位置、液压支架移架状态进行监测,通过总站控制防爆电动球阀运行,实现对喷雾位置、喷雾时机的有效控制。在煤矿井下应用实践表明,设计的喷雾系统有效除尘率达到85%以上,改善了采煤工作面作业人员环境。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薄煤层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喷雾方法、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特点等。该液压支架喷雾系统采用高压射流喷雾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回采工作面薄煤层液压支架周围的粉尘;将喷雾装置放在顶梁里面,节省了空间,有效解决了喷雾装置占用行人通道和通风断面的问题;充分利用电液控制器的优势,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煤矿粉尘在线监测及联动喷雾降尘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的防尘设施使用中的随机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粉尘在线监测及联动喷雾降尘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由喷雾探头感应井下监测区域粉尘浓度,在粉尘浓度超过预设的浓度值时,自动开启喷雾装置进行喷雾降尘;同时将采集的粉尘浓度信息由井下中心站传送到地面中心站进行显示。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粉尘实时监测、联动喷雾、超标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设计了喷雾降尘控制系统.以ATmega88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根据采煤机和支架工作产生煤尘的状况自动调节喷雾模式.该系统具有LED照明功能,耗电低,寿命长,耗水少,降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掘进工作面的降尘效率,通过对喷雾降尘机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降尘效率的因素,建立了纵轴式掘进机外喷雾降尘效率的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绘制出降尘效率曲线。由此得出,雾化角度越小降尘效率越高,考虑到喷雾的均匀性和喷雾系统的稳定性,雾化角度50°左右为宜;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大,降尘效率显著提高,当供水压力为10Mpa时,降尘效率能达到90%以上;喷嘴到尘源的距离越小,降尘效率越高,但是如果距离太近,喷雾作用范围小,降尘不充分,到尘源的距离为1.3~1.4m比较理想;喷嘴直径越大,降尘效率越高,在耗水量允许情况下,喷嘴直径由0.8mm增大到1.5mm,降尘效率由63%提高到89%。该项研究对于合理设计掘进机外喷雾参数,提高喷雾降尘性能,改善掘进工作面环境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该项研究对于合理设计掘进机外喷雾参数,提高喷雾降尘性能,改善掘进工作面环境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用于监测综采工作面顶板压力的煤矿顶板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由顶板压力检测装置、智能手持采集仪和上位机监测系统构成。顶板压力检测装置用于定时检测顶板压力,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红外通信技术将压力数据传输给智能手持采集仪进行现场分析,智能手持采集仪还可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监测系统做进一步分析和存储。该系统可实现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长期连续的顶板压力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顶板来压规律,为顶板管理提供完善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智控系统用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支架间的喷雾降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放工作面移架、放煤时,产生粉尘量大以及原来的支架间喷雾系统存在启动慢、控制不灵活、降尘力度不够等特点,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取代分立元件,电子控制降尘喷雾系统,实现了控制方式可调、开启灵活、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综放工作面粉尘来源和产尘特点,重点介绍了采煤机喷雾除尘、移架和放煤口喷雾除尘、转载点和破碎机喷雾除尘、水幕捕尘网等除尘措施,并以常村煤矿的实践经验为例,验证了该喷雾除尘技术能有效降低煤尘浓度。  相似文献   

12.
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粉尘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元  马霏 《测控技术》2018,37(6):20-23
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预测的方法是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了提高算法的拟合能力及预测的准确度,使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改进,即将粒子群算法寻到的最优权值和阈值应用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求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比较分析新的预测模型与常用的灰色模型以及标准的BP神经网络算法,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算法的拟合能力和预测的准确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液压支架工作状态模糊识别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只能监测综采工作面压力,不能对液压支架工作状态进行识别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压支架工作状态模糊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对现有的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压力数据进行模糊识别,根据模糊识别输出值即可判断液压支架的5种工作状态,即降架、移架、升架、增阻、卸压保持;当液压支架处于增阻工作状态且增阻时间过长时,该系统可及时通知液压支架操作工增大液压支架压力,辅助实现顶煤破碎。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矿井综采工作面自动化采煤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该系统可集中控制工作面设备,通过视频监视系统可对主要综采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矿综采工作面前方顶煤节理裂隙分布情况,建立了综采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运用UDEC软件对同一地质条件下不同采高的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前方煤岩变形特征及顶煤的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确定合理的采高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系统已实现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综采工作面自动化集成方案,对现阶段实施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固定在电气设备负荷侧线路上的开停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开关 ,进行远距离控制 ,实现喷雾装置的自动洒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