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介绍以H_2O_2为引发剂、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反应时间的合理搭配可以合成出不同规格的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  相似文献   

2.
溶聚丁苯橡胶聚合溶液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正丁基锂-抽余油体系地溶聚乙苯橡胶不同聚合时间聚合溶液粘度的变化,发现聚合溶粘度与活性种的活性有关,高温严重破坏活性种的活性,计节剂量是杀死活性种活性的另一因素。同时考察了不同苯乙烯/丁二烯(S/B)体系,正丁基锂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粘影响规律,发现S/B越大,聚合粘度越小,S/B越小,聚合粘度越大,引发剂用量减少,聚合液粘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过氧化戊二酸为引发剂,丙酮/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端羧基丁腈液体橡胶的各种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产物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调节引发剂用量和递减速度,可控制产物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收率达70~80%。产物中顺式1,4结构和反式1,4结构含量分别为20%和60~70%,1,2结构在20~10%范围。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树脂的无皂乳液聚合及增稠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为胶体保护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钾-亚硫酸钠引发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进行无皂乳液聚合,以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印花增稠剂。并研究了引发剂、胶体保护剂、丙烯酸丁酯、交联剂的用量等聚合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增加,增稠剂粘度下降,稳定性提高:采用 PVA 作为胶体保护剂,产物增稠能力强,稳定性好,耐电解质等综合性能均较好;丙烯酸丁酯的加入可提高无皂乳液的稳定性;交联剂用量增加可使增稠剂的粘度出现极大值.当引发剂用量为0.2%,PVA为30%,丙烯酸丁酯为14%,交联单体为0.3%时,乳液的粘度达10 Pa·s,且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将淀粉与丙烯酰胺(AM)、丙烯磺酸钠(AS)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磺酸钠接枝共聚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条件,即聚合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0.3g,AM与淀粉质量比4:1,AS用量0.2mL。考察了As用量对接枝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包括粘度、溶解性、抗温性、抗盐性及降失水性。结果表明,随着AS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粘度逐渐降低,溶解性逐渐增加,对抗温性影响不大,抗盐性好,水泥浆降失水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嵌段溶聚丁苯橡胶(b-SSBR)为增韧剂,采用连续本体工艺制备出高抗冲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BS-SSBR)。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旋转沉降粒径仪分别观测了ABS-SSBR树脂的微观结构、橡胶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考察了b-SSBR用量对ABS-SSBR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增韧的本体ABS树脂(ABS-LCBR)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橡胶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ABS-LCBR树脂相比,ABS-SSBR树脂的冲击强度高,橡胶粒子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8~1.1μm,适宜的橡胶用量为8.1%~8.5%(占聚合总单体量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泡沫体系分散聚合法,用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丙烯酸(AA)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且溶解性好的两性聚丙烯酰胺(P(DAC-AM-AA))。探讨了初始体系温度、NaHCO3用量、引发剂(NH4)2S2O8用量、分散剂PF127(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用量、AM用量对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总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初始体系温度和增加NaHCO3用量均可提高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总转化率;增加引发剂(NH4)2S2O8用量,单体总转化率增加,但产物特性黏数降低;分散剂PF127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不大;随AM用量的增加,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总转化率均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聚体法,用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了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浆料,考察了异氰酸酯基(-NCO)与羟基(-OH)物质的量比、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中和度、乙二胺用量等对水性聚氨酯浆料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O/OH物质的量比的增大,水性聚氨酯浆料的运动粘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DMPA用量、中和度和乙二胺用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浆料的运动粘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本体原位法,以膦酸酯钕盐/氢化二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为稀土催化剂在苯乙烯(St)中制备了聚丁二烯(PB)橡胶;在PB橡胶液中,以3,6,9-三甲基-3,6,9-三乙基-1,4,7-三过氧烷为多官能度引发剂,自由基聚合St制备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利用1H NMR,FTIR,GPC等手段对PB橡胶和HIPS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B橡胶中St结构单元的摩尔分数低至1.01%,顺式-1,4-丁二烯结构单元的摩尔分数高达96.6%。实验结果表明,在St聚合时,温度的升高有利于St转化率的提高,温度为145℃时St的最终转化率接近100%,但温度的升高使聚苯乙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有所下降;PB橡胶用量和搅拌转速增加时,聚合反应速率和St转化率降低。HIPS的冲击强度可高达166.2J/m。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粉末涂料——Ⅲ.聚丙烯酸异辛酯流平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引发剂,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异辛酯聚合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摄及粘度的影响,并把该聚合物应用于粉末涂料作流平试验,确定了具有最佳流平效果的流平剂用量及流早剂的分子量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溶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将硅氧烷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ABS上,用红外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引发剂(BPO)浓度0.04mol/L,单体浓度0.4mol/L,反应时间为6小时,接枝率可达到14%。  相似文献   

12.
新型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复合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为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阳离子功能单体,共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考察了单体含量、阳离子单体类型、聚合体系pH、助溶剂用量、复合引发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和偶氮化合物配比及用量、烘干温度对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含量30%、DAC为阳离子单体、聚合体系pH 3.0、助溶剂用量占单体用量4%-5%、复合引发体系氧化剂、还原剂和偶氮化合物体积配比为1:1:1,烘干温度90℃以下条件下,可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200)×104、阳离子度为 3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产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收率和共聚物特性粘度,以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水解单体用量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泥浆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前水解法聚合工艺及低温偶氮引发体系,制备超高分子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试验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加量、链转移剂加量及助溶剂加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聚合温度5~25℃,偶氮引发剂加量100~300 mg/L,链转移剂加量380~550 mg/L,助溶剂加量2%~5%。  相似文献   

15.
用过渡金属Cu的二价盐CuSO4 与NaHSO3组成二元引发体系在空气气氛中、常温、不搅拌的情况下成功地引发了丙烯酰胺聚合。考察了引发剂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中二组分的比例、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酰胺收率及Mr 的影响。在w(单体 ) =12 %,引发剂 /单体 (摩尔比 ) =17× 10 -4 ,CuSO4 /NaHSO3=1∶5 ,反应温度为 30℃ ,反应时间为 2h的条件下 ,聚丙烯酰胺的Mr(粘度法 )为 ( 15 0~ 5 0 0 )× 10 4 ,收率达 80 %。  相似文献   

16.
AMPS/AM/TBA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N-异丁基丙烯酰胺(TBAA)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MPS/AM/TBAA三元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总用量(以反应体系总质量计)为30%,引发剂用量(以单体总质量计)为75μg/g,TB从加量(以单体总质量计)为4%,聚合体系pH值为9。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粘度、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17.
用溶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低分子量C9-MA石油树脂。在特定溶剂S中,讨论了活性C9馏分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共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反应体系的最佳聚合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用钛酸丁酯制备的二氧化钛溶胶,在复合引发剂作用下,与丙烯酰胺(AM)在乙醇水溶液中共聚,合成了二氧化钛/聚丙烯酰胺杂化材 料.探讨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单体质量分数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30%,引发剂用量(以单体质量计)1 5%~20%,反应温度(20±2) ℃,反应时间15~20 min.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进行了综合热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液聚合法进行乳液ABS接枝共聚合的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接枝率、冲击强度的影响;链转移剂用量对接枝率、冲击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MV-a. 该剂以醋酸乙烯酯(VA)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 在85℃恒温、N2保护下聚合, 得到二元交替共聚物, 再用高碳胺进行胺解制得. 对MV-a主要官能团进行了IR表征, 考察了单体摩尔配比、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MV-a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交替聚合反应是可行的; VA的用量对MV-a降凝助滤效果影响较大, VA和MA最佳摩尔配比为2; 4种反应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顺序为: 单体摩尔配比>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 通过对张家港0#等3种柴油低温测试, MV-a可降低冷滤点3~5℃; 与EVA-1复配使用, 可降低冷滤点3~9℃, 复配体系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