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小兵  姚穆 《纺织学报》1989,10(5):13-16
本文探讨服装压对体育防护用品运动功能及穿着舒适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人体皮肤对服装压的主观感受随着受压强度、作用时间、受压部位及运动状态的不同而异;2.人体在通常状态下,前臂、小腿及腰部等部位所需要的舒适服装压较小(490~2600帕),但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舒适压力要比一般状态下大1980帕左右;3.人体各部位都有其舒适压力范围和最大可承受的压力极限,故服装压的大小直接影响体育防护用品的运动功能及穿着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总结了服装压力对人体皮肤温度、体核温度、皮肤血流量、出汗量、心率、血压、唾液分泌、呼吸、肺活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服装压对人体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服装压产生原因以及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利用服装压,从服装压的功与过角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阐述了服装压在治疗烧伤疤痕、防治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以及运动防护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论述了由于服装的重量压和束缚压使人体产生生理机能紊乱、增加人体负荷以及影响儿童发育等各种消极影响.分析了影响服装压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服装压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女子篮球运动内衣压力对心率变异指标的影响,以50名热爱篮球运动的青年女性为实验对象,测量其穿着不同压力运动内衣在篮球运动状态下的压力值和心率变异数据,并对其变化进行客观评价。研究认为:服装压与部分心率变异指标存在相关性,从相关的测试点看出,篮球运动中曲率较大的肩胛骨下角和人体侧部所受压力对心率变异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女性胸部受压应控制在2.067~3.268kPa范围内,使穿着者保持平稳舒适的生理状态。研究结果为体育服装产业研制篮球运动内衣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紧身袜已成为现代女性四季都流行穿着的服装,其穿着压迫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下肢受压迫时皮肤血流的变化来探讨压迫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选择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健康女教师为受试者,以小腿及脚踝为研究对象,通过受试者正常穿着不同压力值的压力袜的着装试验,比较穿着不同压力袜在不同的压迫下,对受压部位压力、皮肤血流的变化以及压感觉评价等的影响,为医疗实践提供理论的指导,也为紧身类服装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皮革服装舒适性的因素进行说明,包括面料特性、个体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女式皮革服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女性运动状态时上肢及躯干活动规律,提出在设计女式皮革服装时应注意考虑女性身材特点。最后从客观性能和主观感受2方面,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绵羊革厚度为臀部颈部腹部;柔软度为腹部颈部臀部;抗张强度为横向,纵向,腹部臀部颈部;断裂伸长率为腹部臀部颈部。人体运动过程中,肩颈部压力感觉最明显,上臂舒适度由袖部设计决定,腰腹部舒适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皮革服装舒适性的因素进行说明,包括面料特性、个体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女式皮革服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女性运动状态时上肢及躯干活动规律,提出在设计女式皮革服装时应注意考虑女性身材特点。最后从客观性能和主观感受2方面,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绵羊革厚度为臀部>颈部>腹部;柔软度为腹部>颈部>臀部;抗张强度为横向,纵向,腹部>臀部>颈部;断裂伸长率为腹部>臀部>颈部。人体运动过程中,肩颈部压力感觉最明显,上臂舒适度由袖部设计决定,腰腹部舒适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调整型内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莉  张渭源  王永进 《纺织学报》2008,29(11):97-102
为考察内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设计1组着装实验。15名青年女性作为受试者,穿着紧身衣于静止、运动10 min及运动后3种状态下,观察受试者心率,呼吸率,摄氧量,通气量,呼吸交换率,相对摄氧量等7个代表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内衣的宽裕量和压力覆盖位置是影响生理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人体各受压点与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静止时呼吸因子与腰部以上及胸部压力存在相关,静止时心率因子与各点压力基本不相关;运动时呼吸因子与前胸处受到的压力相关,运动时心率因子与前腰部压力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利用服装的压感舒,从服装压的功与过角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阐述了服装压在治疗烧伤疤痕、防治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以及运动防护中的积极应用;同时论述了由于服装的重量压和束缚压使人体产生生理机能紊乱、增加人体负荷以及影响儿童发育等各种消极影响。分析了影响服装压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服装压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服装舒适性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Slater将服装舒适性定义为人与环境间生理、心理及物理协调的一种愉悦状态。进一步而言,舒适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热湿生理舒适性、感觉舒适性、运动舒适性、服装美观性[1]。服装压力是指服装垂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压力,主要包括由服装自身重量作用于人体产生的重量压和由服装面料的伸长变形所导致的压力对人体表面产生压力。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指在一定环境和运动状态时人体在一定的服装压力下能够满足的状态[2]。过大的服装压力易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人体颈部三维立体模型是研究服装领口与颈部之间作用力的前提,是预测颈部服装压力、优化领型设计的基础。为此,以200名在职男性颈部形态分类为基础,挑选20名颈型相似的青年男性,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枕骨下沿与颈根之间12 cm的40个颈部截面点云图;再用Mat Lab软件处理,获取颈部截面坐标;之后将颈部三维坐标输入Solid Works软件,即可输出颈部皮肤层三维模型;运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包含骨骼层、软组织层的颈部三维模型,并利用服装穿着压力与三维模型曲率的关系进行模型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三维颈部模型高度有效,模型对服装压力的预测以及服装领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翻驳领由翻领和驳领两部分组成.翻驳领的造型变化需要遵循其内在规律,旨在表现程式之美.影响翻驳领造型的因素很多,在结构上翻折松量值、倒伏量、驳口线斜率、领座高度和翻领宽度的差值等均影响外观质量.引入CLO3D数字化设计系统对西装驳领结构的整体美观度、驳领平整度、翻领圆顺度、翻领内口贴合度和翻领外口贴合度进行评价,并结合客...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服装领型特征识别困难、分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ex Net卷积神经网络的服装领型识别与分类方法,实现了服装衣领造型的自动识别与分类。首先,从电商平台收集服装样本图并对其进行剪裁和预处理,建立一个包含圆形领、方形领、一字领、V形领等15类服装领型的样本库;其次,利用Alex Net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池化操作,提取服装领型样本中的领型特征;最后,运用Softmax回归分类器来实现服装领型的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服装领型进行识别与分类,分类准确率达到98.67%,可以有效解决服装领型识别分类困难等问题,为服装商品的可视化分类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锋 《中国制衣》2012,(5):52-53,47
作为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领型极大地丰富了服装的款式。众多的领型,按照领片覆盖的区域不同分为三类:只环绕覆盖颈部的称为"立领":部分环绕颈部,部分覆盖衣身的称为"翻领";只覆盖衣身的称为"平领"。实际应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翻领。本期《技术讨论》栏目为您带来"翻领结构原理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领型设计是童装造型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总结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体型特征,对童装领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童装领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立领造型的合体性和美观性,探究立领结构参数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二者的理论模型,绘制不同领高、起翘量和领口旋转角度的64个立领样板,使用虚拟试衣技术完成立领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对立领造型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领造型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领高与领深等7个...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服装打版中款式自动搜索的问题,以服装衣领款式的结构特征为背景,以服装圆领型图像为例,先通过构建复杂网络对其进行复杂网络特征的描述与提取,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实现8种衣领类型图像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样本整体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8%,各类别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6%以上,其中,圆领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100%;在原样本图像库中加入一定程度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后,样本整体的分类准确率在80%上下浮动,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分类的方法适用于含有一定程度噪声的图像识别。因而,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提取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类的服装领型研究的提取和分类准确率高,且分类结果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赵卫 《中国制衣》2013,(10):14-19
中国服饰文化类话题的高频词是立领、盘扣、兵马俑、青花瓷、象形文字和京剧脸谱。法国服饰文化的高频词是:Guileje、Balangxiaka、Jiwanglme、Chanel、Dior、Ardently和SaintLaurent……还有日本的高频同:连衣裙、袖口、领部、卡哇伊等等。中国关注文化符号,法国关注本土品牌的影响力,日本人关注服饰的技艺之美。关注的话题不同,是导致各国服装文化的差异的原因所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