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VDF传感器的设计及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新型压电高分子材料,它具有独特的压电效应,近年来广泛用于振动控制领域。文中通过设计正弦和余弦形状PVDF传感器,用于测量振动参数。并以测量一维悬臂梁的位移和功率流为例进行了证实,结果表明PVDF传感器测量更方便、应用更广泛,因此可在振动参数的测量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薄膜已用于力敏传感器,薄膜自身的力敏参数的测量是很必要的。但迄今只能得到薄膜与其衬底基片结合一体的复合样品测量值,因为很骓把薄膜完好剥离下来,剥下的薄膜又不易测量。本文提出新的算法和公式。在学业 薄膜之前和之后,两次作常规测量,就可算出纯膜自身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智能传感器搏击市场传感器是测量、控制和仪器技术中的关键部件。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有机械参数型传感器、几何参数型传感器、热传感器、动力学传感器以及化学、气象和其它参数传感器。电子评价系统将传感器产生的微弱信号放大,并根据预定的参数触发致动器完成所设定的...  相似文献   

4.
同时测量多参数FBG传感器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FBG(Fiber Bragg Grating)光纤光栅传感器来实现温度、压力和加速度多参数同时测量的系统设计。采用在等强度悬臂梁上、下两表面对称放置两个FBG传感器,解决了加速度,温度和压力的相互影响问题;同时借镀层技术提高了FBG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表明,三个参数能被精确、同时和实时测量,并且FBG传感器的灵敏度也提高了5~10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无线多参数水质预警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将多个分布式多参数传感器数据利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传送给系统平台,系统平台对数据进行识别后交付给对应的传感器分析程序,该程序再将分析结果返还至系统平台,并利用其给出的最终综合测量结果,结合预警模块设计,实现了水质的多参数预警功能。结果表明,GPRS具有及时、有效、便捷、稳定和方便联网的特性,实现了在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计算机、网络、用户间进行大量复杂数据传送的功能,基于GPRS的多参数分布式水质预警系统平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接触网导线几何参数的实时、有效检测,从而确保铁路安全行驶,延长导线使用时间,提出了基于激光的铁路接触网导线几何参数的测量系统,该系统中应用了距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CCD摄像头和嵌入式数据处理技术。另外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测量原理的数学模型和误差范围,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参数测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与先前的测量结果相比,该测量系统可旋转方向,从而使铁路接触网的测量速度加快,测量精度可以达到±5 mm。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工件最佳测量方案的制定过程,并以一高频元件几何参数测量为例,给出了应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制定的几种不同测量方案。通过对这几种测量方案的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既满足设计需要,又很容易实现的最佳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传感器以及血压检测配件板,实现了一个可以实时测量人体的血压,温度等重要参数的检测仪。在参数超过阈值时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可以实时观测到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测量化学溶液由于温度、浓度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介电常数的微弱变化,设计了相消型介电常数微小变化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依据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2路信号相消的原理进行设计。该装置主要包括1个同相威尔金森功分器和1个180o反相功分器,2个功分器用2条槽线相连形成2条支路,分别是参考支路与测量支路,待测物与参考物分别放在2条支路上。通过测量2条支路相消的情况来反映待测物与参考物之间介电常数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共面波导测量方法相比,该传感器在观测材料参数变化方面,其传输参数的幅值灵敏度提高了18 dB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参数对折射率测量灵敏度的影响,采用双频激光外差干涉相位测量光路结合光纤型SPR传感器进行了折射率测量,并对光纤SPR传感器不同纤芯直径对传感器灵敏度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光纤SPR传感器适应的折射率范围内,分别使用纤芯直径为300μm的光纤和400μm的光纤,测量不同质量分数下的甘油、蔗糖、氯化钠溶液的相位差,并计算对应折射率;分析了在传感器适用的折射率范围内,各溶液质量分数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纤芯直径越小,传感器灵敏度越高,灵敏度可达10-5量级;密度越高,测量中的稳定性越高,最大相位差标准差为0.145°;分子量越大,精度越高,蔗糖的测量计算值与阿贝折射仪标定值之间的差值最大为0.52×10-4。该研究为光纤SPR传感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多参数数据采集系统,共64路数据采集通道,能够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可根据传感器类型,配置相关参数,并能任意选择数据采集通道,实现温度、压力、流量等不同性质参数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及显示。系统数据采集端口通用性强,数据采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尤其适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大尺寸视觉测量系统的结构参数优化问题,图像传感器CCD外部姿态的优化布局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建立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对有效视场约束条件进行了数学描述。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被测点越靠近有效视场中心测量误差越小,而基线距越大以及基线与光轴夹角越大所产生的误差越大。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摄像机外部姿态的误差影响特征正确性,从而为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现场布置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于天文台选址的气象参数和大气湍流测量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一种用VFC(电压-频率变换器)进行模数转换的气象参数和温度脉动测量系统,系统安装在云南天文台高美古观测站-27m高铁塔上,包括三层金属丝温度脉动传感器和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传感器、用计算机选通多路开关,8253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计数,实时测量和显示数据,成本低,能保证长距离数据采集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具有可变空气间隙几何形状的差动电容式传感器能在高达900℃的高温下测量机械参数。本文将表明陶瓷,尤其是氧化铝,是用作电容传感器的多用途材料。工艺技术细节包括激光切割,溅射镀膜,氧化铝元件的反应焊接,电气连接和电缆中的氧化铝,以及新的应变和位移传感器都举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在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或矢量控制中,控制算法基于电机参数。电机参数可以通过空载和堵转实验测出。然而对机械装置和电机组合在一起的电机无法实现空载和堵转实验。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不需要使电机转动的感应电机参数辨识方法。本论文特点是:在感应电机静止状态下,施加低频交流电压测量,基于T型等效电路测量等效阻抗的虚部,据此计算转子电阻和互感。这是因为如果采用等效阻抗的实部计算,则定子电阻误差和电压死区时间将产生计算误差。实验证明本方法所得到的电机参数准确,可以用于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16.
参数测量功能是数字示波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常用的功能,通过不同测量类型的计算可以得到波形的幅度、时间以及统计信息。该文首先阐述了数字示波器参数测量功能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然后着重介绍了参数测量功能的软件实现过程。该软件设计方法能够实现所有的参数测量类型的计算,准确度高,测量设置灵活。  相似文献   

17.
刘永东  费业泰 《中国激光》1998,25(4):299-302
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长时,必须对测量环境的气象条件进行修正,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分析了由于采用不同精度的气象参数测试仪器给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根据使用的双频激光干涉仪精度,合理地选择相应精度气象参数测试仪器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外单站只能测量目标的角度信息,难以获取目标的距离信息,无法在直角坐标系下有效对3维目标进行跟踪。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纯方位参数航迹滤波方法,该算法避免传统方法中需采用多站交叉定位的思路,根据红外传感器测量速率较高的特点,直接利用单传感器测量的方位角序列,对目标航迹参数进行估计,较好地解决了单站的目标跟踪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直线运动或机动目标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外围各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了一个可以对体温、脉搏次数及呼吸间隔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分别显示的人体参数测试仪。系统还具有超限报警及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并通过串行通讯与多台测量仪组成网络进行集中监测。作为便携式设备,测试仪只需一块9V电池供电,体积小巧,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0.
风速风向参数的测量在气象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MEMS技术的固态风速风向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设计了两种基于MEMS工艺的固态测风传感器,即硅薄膜式测风传感器和硅悬梁式测风传感器,用流体力学原理对这两种风速风向传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及ANSYS CFD软件模拟仿真,得出了风速与挠度、剪切力的关系。用惠斯通电桥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单个传感器的二次封装测量风向信号。制作出了硅悬梁式测风传感器,并进行了初步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