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以硫氰酸钠作为溶剂生产腈纶,稀硫氰酸钠溶液经过纺丝装置进入回收装置,通过蒸发将硫氰酸钠溶液浓度提升至55.5%左右。蒸发出的冷凝液供纺丝作清洗水。蒸发线运行一定周期后,加热器管壁结垢,影响传热效果,需要进行水洗或碱洗除垢。  相似文献   

2.
某腈纶厂用硫氰酸钠(NaSCN)溶液作为溶剂,生产系列腈纶产品。由于蒸发冷凝液用于纺丝水洗,NaSCN浓溶液用于供纺原液的配制,所以蒸发装置生产负荷及运行周期制约着腈纶的生产。1生产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硫氰酸钠(NaSCN)溶剂回收车间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从纺丝车间返回的含杂质较高的14%稀硫氰酸钠溶液.经过除杂质、过滤、蒸发将硫氰酸钠溶液的浓度增至56%,送往聚合车间.同时将稀硫氰酸钠溶液在蒸发过程产生的蒸汽冷凝液送往纺丝车间.装置引进美国Acc公司专利技术,其中的蒸发装置为五效降膜式蒸发器,操作上具有系统性强,控制难度大的特点[1].  相似文献   

4.
在二步法水相悬浮工艺获得聚合物制造腈纶丝的生产过程中,硫氰酸钠溶液作为腈纶溶剂循环利用[1].非挥发性杂质绝大部分在溶剂回收过程中经离子吸附、交换工艺回收硫氰酸钠后进入外排废水排出处理.另外经过结晶沉降、离心分离出的硫酸钠等固体杂质中含有较多量的硫氰酸钠,被水溶解后通过离子交换工艺回收其中的硫氰酸钠,其它杂质也随废水外排处理.硫氰酸钠具有较强腐蚀能力[2].  相似文献   

5.
离心机分离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采用硫氰酸钠(NaSCN)溶液为溶剂生产腈纶纤维。通过离心机设备将蒸发后的NaSCN浓溶液进行较长时间的重力沉降,应用高速旋转的卧式沉降离心机分离出沉降槽底部堆积的Na2SO4,将Na2SO4外运处理。离心机的分离效果既影响NaSCN溶液的质量和产量,又涉及对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分离效果可使外运废料Na2SO4中的NaSCN含量较低、减轻NaSCN对环境的污染。1离心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离心机的结构见图1。离心机是根据NaSCN溶液和Na2SO4晶体的离心力不同,形成可分离的固液两相。固液分离发生在水平的圆柱  相似文献   

6.
郑学根  吴全发  王俊  邱晓生 《石油化工》2005,34(Z1):830-832
对凝胶色谱法在腈纶溶剂硫氰酸钠除杂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温度、流速、最大进料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硫氰酸钠溶液与杂质分离的最佳切割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凝胶色谱法能够有效地除去腈纶溶剂硫氰酸钠溶液中的杂质,其中可溶不挥发物(NVI)含量可降低85%,Na2SO4含量和Fe离子含量可减少99%以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脱除硫氰酸钠溶剂中铁离子的机理作了讨论,认为硫氰酸钠浓溶液中的铁离子只以F^2 的形式存在,并得到验证。根据这一理论对硫氰酸钠一步法腈纶装置的除铁工艺进行改进后,装置的物料消耗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乔福来  邢宏斌  王宝业 《炼油与化工》2002,13(2):《炼油与化工》-2002年13卷2期-23-26-页-《炼油与化工》-2002年13卷2期-23-26-页
介绍了二步湿法腈纶生产工艺中溶剂硫氰酸钠净化浓缩-五效减压蒸发装置的工艺探讨,针对装置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技术分析,相应进行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二步湿法腈纶工艺循环使用的硫氰酸钠溶剂的净化工艺都逐步采用膜技术去除溶剂中含有的大部分不挥发可溶性杂质(NVI),从而提高溶剂硫氰酸钠品质。本文对安庆石化腈纶回收装置应用纳滤膜除杂技术降低硫氰酸钠溶剂中杂质的生产工艺进行阐述,对生产过程中膜过滤原理进行说明、对膜过滤生产过程及常规清洗提出了详细方法以及膜堆稳定运行做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硫氰酸钠平均回收率在99.90%,NVI平均脱除率在38.47%,有效降低了成品硫氰酸钠溶剂中NVI含量。  相似文献   

10.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蒸发线为五效蒸发装置,热源为0.4MPa的生蒸汽,各效(末效除外)的二次蒸汽大部分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少部分被引出用于预热原料。为及时排出生蒸汽形成的冷凝液,保证生蒸汽稳定加入及蒸发过程平稳,在蒸发线的一效设有蒸汽冷凝液回收装置,可将生蒸汽的冷凝液送至装置外的系统管网,实现余热的利用[1]。1设备工作原理蒸汽冷凝液回收装置由上、下罐组成,有管线相连,底  相似文献   

11.
膜分离除杂工艺在腈纶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华斌  金珍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20(6):385-387,391
结合NaSCN一步法腈纶生产工艺,对比了同类装置的几种除杂工艺;针对腈纶生产除杂工艺要求进行了中试实验,结果表明,膜分离除杂工艺对腈纶溶剂(13%NaSVN稀溶液)中的杂质如二价离子、有机杂质及低聚物等有较好的脱除作用,可部分替代现有萃取除杂工艺;同时,探讨了几种膜分离除杂工艺如蒸发馏出液的净化、溶剂蒸发预浓缩等在腈纶生产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延迟树脂法净化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延迟树脂法对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的净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进 料量、温度、进料周期等工艺条件,同时也进行了净化设备规格的筛选及净化工艺的优化,使腈纶溶剂硫氰酸钠中不挥发性杂质的去除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膜分离法净化硫氰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膜分离一步法去除硫氰酸钠溶液中的有机杂质、硫酸根及含铁杂质.结果表明,当硫氰酸钠进料速度为7.0~10.0 L/min,压力为2.0 MPa,温度约为25℃时,采用膜分离工艺对于硫氰酸钠溶液中的杂质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而对硫氰酸钠基本无截留;膜分离对硫氰酸钠中的总杂质、硫酸根和含铁杂质的去除率约为80%,97%,60%.  相似文献   

14.
在硫氰酸钠—步法晴纶生产中,大量使用硫氰酸钠溶剂。这种无机盐溶液,对碳钢具有强腐蚀性。硫氰酸钠的碳钢设备腐蚀原因是碳钢中含有杂质渗碳体(Fe_3C)和石墨,当它与电解质溶液硫氰酸钠接触时,这些杂质的电位比铁要高,就会有电位差产生。铁为阳极,杂质Fe_3C、石墨为阴极。有电位差,就会有电流产生,阳极就溶解腐蚀,这就构成了碳钢腐蚀原电池,如图。  相似文献   

15.
在腈纶生产中,作为溶剂用的硫氰酸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上海石化股份公司腈纶部的一个SVS316L材质的常压储槽,储存介质为58%的硫氰酸钠,使用温度85℃,投用1年后检查,槽内气液交界处出现点蚀。经材质分析和金相观察认为:储槽腐蚀系用材镍含量偏低引起。选用符合标准的材质并制做后用文章介绍的酸洗液进行酸洗钝化,或用特定的电解液进行电化学表面处理可使腐蚀得到减缓。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现代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主要采用溶剂脱蜡工艺。在该工艺中,溶剂回收一直采用三效蒸发方法,溶剂在加热、冷凝的循环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为此,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出了用苯乙烯改性膜高效、低能耗回收溶剂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工艺概述与控制要求本装置是回收蜡液溶剂的设备之一,工艺流程见图1。过滤后的蜡液加热后进入中间罐E_(28),进行水、蜡分层。脱水后的蜡液由泵H_(19)打入回收系统,先送入换热器T_(19)与塔5顶部蒸汽换热,再经过换热器T_(20)与塔6顶部溶剂蒸汽换热,然后送至蒸汽加热器T_(21-13),提高温度,再经过H_3蒸发器进入塔5蒸馏,顶部得到溶剂蒸汽,底部抽出蜡液送下道工序处理。为保证溶剂的蒸出率及组分质量,应该保证塔5的进料温度。工艺上要求塔5的进料温度为T=95°±2℃。  相似文献   

18.
用环己胺六亚甲基亚胺复合模板和循环母液来生产MCM-49分子筛原粉,用双氧水氧化滤饼中的部分模板剂,氮氧化物减少80%,碳氧化物减少60%。用柠檬酸溶液交换,使洗涤和交换液经蒸发和冷凝,实现工艺水循环使用,废水排放减少90%以上,产生低品质的柠檬酸钠副产品。实现MCM-49分子筛催化剂生产的“三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异硫氰酸烯丙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以乙醇为溶剂、硫氰酸钠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产率高达 95 .2 %。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福建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蒸发气(Boiling Off Gas,BOG)处理再冷凝系统能耗较高,外输量低时BOG无法全部冷凝等问题,分析再冷凝工艺中的关键操作参数,以降低系统能耗,减小接收站最小外输量,充分利用LNG冷能为出发点,提出利用部分高压泵出口低温LNG对进入再冷凝器前BOG降温的预冷式BOG再冷凝工艺。对BOG再冷凝工艺和预冷式BOG再冷凝工艺进行基于最小外输量的比较,结果:预冷式BOG再冷凝工艺在减小再冷凝系统能耗和降低接收站允许最小外输量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