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地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全面深化整体政府、整体联动、整体智治理念,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集成未来社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功能单元,因地制宜开展风貌样板区建设,全力构建“共富共美、全域共进”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格局。湖州市吴兴红树湾社区、长兴齐北社区、德清新丰社区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未来社区,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国际乡韵休闲片区)、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山水妙境片区)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未来乡村,德清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县域风貌样板区、安吉余村“两山”县域风貌样板区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  相似文献   

2.
林零  付开 《城乡建设》2022,(22):54-57
<正>今年初以来,杭州市余杭区围绕“整体大美、浙江气质”工作要求,落实杭州意象“自然、传统、现代、和谐”八字方针,对标杭州城市新中心目标定位,聚焦余杭区城乡风貌短板,提高站位、拉高标杆、明确目标、笃行实干,全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迈向纵深,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3.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首次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依靠谁、城市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三年后,这一重要理念被纳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规划学界一直秉持的核心价值观。本刊主编吴志强院士在第1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将“人民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年度十大关键词(2022—2023)之一,引领规划学界对这一方向的持续思考。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13位专家进行“人民城市设计:创新实践与思考”学术笔谈,专家们以具体的15个“人民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问题刻画、内涵辨析、实施路径、政策机制四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他们的观点呈现如下:(1)问题刻画现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本质区别为:传统城市规划服务于王权、皇权,现代城市规划则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民。现阶段,中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现代城市规划服务的人民主体较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发生了变化,人民不再是刚脱贫的人民,...  相似文献   

4.
引言     
侯鑫 《人类居住》2023,(4):48-49
<正>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亟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新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当前,浙江已迈向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新征程,未来社区作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肩负着改革突破、模式创新的重大使命。结合当前我省未来社区的建设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提出,要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核心,重点围绕“如何满足动态需求”“如何发挥数字化实效”“如何推动自主参与”三个关键问题,研究提出推进浙江未来社区进一步迭代创新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迈入了历史性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和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是城市建设与时俱进的重要保障。2020年,长沙市提出“四精五有”的城市发展目标,即“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旨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通过城市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在报告的字里行间出现逾百次,从而让我深感“人民”二字的分量与亲和力。报告凝聚的“民本”伟力,对统揽城市管理事业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鞭策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城管部门推进经验型管理向智能型管理转变,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注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陆芸 《城乡建设》2023,(4):14-15
<正>一、打造“宜居在嘉”民生幸福标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浙江省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动人居环境蝶变跃升。(一)持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满足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必须由注重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关注日益提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城市”概念,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应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期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二十大期间,他再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目前,北京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减量提质”和“存量更新”的新阶段,将城市的聚光灯从“物质”转移到“人民”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湖州市以“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集成落地改革”省级试点为抓手,立足于街区式、成片化的未来社区分布格局,紧紧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要求,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高质量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申报创建点95个,其中2023年共申报38个,区县占比位列全省第2,创成省级未来社区14个,均为引领型未来社区。本文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展示和分析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举措。  相似文献   

11.
《广西城镇建设》2023,(4):11-15
<正>在城市发展中抓好“五大统筹”,在城市治理中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才能不断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对于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每一位城市工作者都需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研究背景“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1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重要理念,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人民城市为人民”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城市建设必须将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人民城市人民建”要求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城市建设,增进自身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这一理念。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考察,再次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人民城市理念不仅彰显了人民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结果导向来看,让全体人民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切实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做好城市建设和治理工作的落脚点。在此意义上,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促进城市提质升级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城市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其中,人民群众不仅是城市享有者、受益者,也是城市建设者、治理参与者。而建设人民城市,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课题的研究热点,是一种将市民纳入规划决策,更好地倾听其生活需求和心理预期,并让市民参与和决定自己期望的城市生活方式。通过政府、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2023,(21):12-19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本刊特全文转载。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孙文君 《城乡建设》2023,(16):41-4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面对经济“三期叠加”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和城市建设管理等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安全风险治愈式对策,不仅可降低三年疫情带来的次生效应,切实规避城市更新过程中潜在的灾害风险,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而且还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通过增强城市的韧性,  相似文献   

17.
柳青 《城乡建设》2024,(2):57-5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浙江省杭州市环境卫生和生活固废处置保障中心(以下简称“杭州环卫”)以“全省当头雁、全国创领先、国际争一流”为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握“亚运会、现代化、大都市”历史机遇,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一张底图编规划”,在环境整治、亚运保障、绿色低碳、数字赋能等方面精益求精、统筹谋划,高质量开展新一轮《杭州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间,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基本内涵。这为我国城市工作指明了价值观和方法论,城市若干功能的实现是为了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在规划、建设、管理、体检等各阶段的全过程参与。  相似文献   

19.
《城乡建设》2024,(5):18-21
<正>“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和调研中提及城市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州建设》2012,(9):11-13
潢川城市建设成绩显著 潢川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是信阳市的副中心。近年来,潢川紧紧抓住中部地区发展机遇,把城市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紧紧围绕“西南为主、培育东部、兼顾北部、控制南部”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原则,以“水城花乡,秀美潢川”的现代特色城市为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