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员》2004,(11):46-46
随着我国 TT 企业的成熟,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项目经理的作用日趋重要,项目管理人才群正在形成,它将成为未来的一种新的重要职业。最近,北航软件学院新开设了《高级 IT 项目管理与营销专业》。“为我国的 IT 企业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高级项目管理和现代营销人才是本专业的目标。”软件学院高级 IT 项目管理与营销专业项目主任王新河这样说。《高级 IT 项目管理与营销专业》是与国际顶尖名校—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海兹学院以及美国专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顶尖培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25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在沈阳召开企业IT大型策略发布会暨全国代理商大会,联想企业IT业务的领军人物、集团高级副总裁乔松在会上提出了“简约商务”的新理念,使人们意识到国内IT产业的购销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3.
这100家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缺乏。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是指企业中的IT人才。在这100家企业中提出存在人才缺乏的企业共有57家,这也意味着半数以上的企业中存在着IT人才缺乏的问题。 2.资金缺乏。在这100家企业中共有49家企业提出“资金缺乏”的问题,数量接近半数。在能源、石油  相似文献   

4.
东莞市IT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推进,IT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本文在完成东莞市IT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近年东莞IT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东莞IT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并针对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对策,为探索适应东莞改革新形势的高职实用型、技能型高级计算机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IT产业从来不缺乏创新,但业界仍旧感觉增长乏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IT产业中的创新主要还是技术创新,超越技术层面的业务创新还不多见。现在,客户谈论的是我的业务、我的问题、我的变革和我的事情——你将如何来帮助我?IT业对这种变化显然还缺乏充足的准备。技术本身既不是问题,也不是答案,技术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研究如何发现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业务与技术的结合点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这一点在20世纪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IBM公司专门负责领导企业全球创新策略的技术与营销高级副总裁Nick Donofrio举了一个例子:“很多发…  相似文献   

6.
日前,权威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发布了最新一期的IT职场人气排行榜。根据统计,IT人才仍是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人群,其中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程序员、产品项目经理等高级职位进入“三甲”,成为IT就业市场最新风向标。作为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重要一环,软件测试岗位渐渐“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经营模式中“产品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服务是帮助产品销售的手段”,但是在网络经济中,其经营模式则是:“产品是提供服务的平台,服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IT行业的一些大公司纷纷提出“整合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人才培养中的软件人才,特别是低端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IT产业的发展,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是责无旁贷的,其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整个人才培养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一、建设“软件蓝领”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2001年,广东省提出了培养适应软件行业发展的“软件蓝领”人才培养工程,与此同时,由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牵头联合全省有代表性的1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立项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培…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爆炸性增长,数据安全问题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各种数据保护方案“纷纷出炉”,企业数据安全方案“各具特色”。但由于我国IT行业发展较晚,在企业中缺乏相关的IT人才,很多企业往往对数据安全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而即使有人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也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束手无策,面对外面的宣传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茫,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0.
人才,中国软件产业一个尴尬的话题。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培养怎样的软件人才、由谁来培养等问题,业界始终争论不休。直到国家建立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压力才有所缓解,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众多传统产业一样,合理的软件产业人才体系架构应该也是金字塔形的,不但拥有雄厚的软件工程师层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产业人才基础,也拥有比例合适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但现有中国软件人才结构现状却呈棒槌形— 中等层面的软件人才过剩,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却非常缺乏。几年来,软件学院的定向培养为产业…  相似文献   

11.
IT产业发展迅速,以致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人才对IT产业的重要性都毋须质疑,人才是IT发展之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IT企业对人才的录用、使用都有什么看法;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挖”出人才的潜力,在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乃至薪水上如何使人才无忧;人才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企业如何评价人才流动?要深思的太多!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2002,(6):36-36
2000年股市开始的高台跳水使得网络泡沫纷纷破灭。去年初,高科技产业晴雨表的Nasdag指数直线下挫,甚至跌破1900点的重要心理关口,投资者对网络公司由狂热转而表现得极为冷漠,于是乎裁员浪潮滚滚而来,“冬天”的互联网一片萧杀,让人不寒而栗。人们认为,2001年的大半年里,IT人才的日子肯定过得非常悲惨。然而,虽然Nasdag一直徘徊在2000点左右,人们却发现IT人才依然过得是那样的“悠然”,生活似乎并不太悲惨,特别是国内,新年来临,人们对IT人才的走向倍感疑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是IT市场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站在产业变化的十字路口,整个IT产业将何去何从?这是IT业者、投资者以及广大计算机用户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也是“2002年中国IT市场年会”准备解答的问题。会上,众多精英人士直面纷繁复杂的市场现状,纷纷发表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与其它产业一样,IT产业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多种要素和资源的投入,但是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IT产业具有比传统产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资金要素看,IT产业的资金投入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从技术要素看,信息技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密集度高,创新更替快;IT产业对于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更是其它一般产业所不能比拟的。要发展IT产业,就必须保证基本要素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创造适合IT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由于风险投资的介入主要是从投融资方面对产业的支持,因此我们主要讨论IT产业资金要素的问题和风险投资的作用。 IT产业资金要素的数量问题 IT产业作为资金、技术、知识密集的产业,起步条件要求较高。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它的发展过程是由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与产业化三部分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性:一是前两个阶段不仅需要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两年企业上信息化的态度,早已不再是厂商追在企业后面,“教育”他们上信息化有多么重要了,反而是企业主动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项目。这种变化在南方尤其明显,很多私营企业的老板都对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然而人才却成了最大的缺口。IT培训市场也因此繁荣火爆,需求的旺盛让这部分收益能令大多数投资者感到满意。目前,参与IT培训的企业数量之众已经达到令人瞠目的程度,在北京涉及IT培训的单位就有1万多家,仅海淀区就有近2000家。国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第二大培训热门,排名仅次于经济学。同时,伴随着2003年IT厂商的业绩低迷和整体产业的渐趋理性,IT人才开始越来越多的回流向企业,但是,真正能实施ERP、CRM、SCM等大型管理项目的人才反而更显空缺。IT人才中不缺乏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技术型人才,而企业需要的能实施ERP等项目的“项目经理”却非常缺乏,这跟IT培训的市场导向息息相关。目前,各种认证、技能类培训最多,培养最高层、具有战略和决策作用的CIO的课程也有,可是真正培养“能干活”的准CIO———信息主管级别的培训却几乎是个空白。近日,由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2000年至今,全球IT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IT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IT服务企业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成长起来,但IT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还远远不够,IT服务人才短缺和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IT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IT技术市场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接轨,IT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已经成为我国与各国IT服务行业之间竞争的主要砝码.本文分析了我国IT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对IT服务人才的潜在需求,以帮助IT服务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同时也为高等学校培养IT服务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欧美发达国家在生产制造方面的成本压力成了亚太地区IT产业迅速起飞的助推器; 台湾30多年来在电子、电器电机等IT相关领域大量的人才储备又等于为IT业起飞插上了翅膀; 台湾IT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船小好调头”,较易应付市场竞争引发的各种风险; 缺乏本土市场的台湾IT企业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不得不将其目光瞄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IT管理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IT基础架构管理,第二个层次是IT服务管理,第三个层次是业务服务管理,也就是惠普所说的自适应管理,自适应管理将是惠普软件未来的发展方向。”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动成长企业战略及软件产品事业部总经理Nora Denze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Nora Denzel认为,尽管目前惠普软件50%的收入来自IT基础架构管理,40%来自IT服务管理。但是未来,自适应管理将成为惠普软件的主要收入来源。Nora Denzel指出,“很多客户在IT基础设施方面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已经很庞大,但IT系统的管理和变革却非常困难,用户通常…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教育》2005,(9):101-101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推出了清华IT工程师“T型人才”培训模式,以及围绕核模式的一套独特教材体系。据该中心主任孙元凯博士介绍,“清华IT工程师”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由主导教材、辅助教材和案例教材三部分构成,是依据“T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设置的,是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的三个阶段出发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的科学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助您进IT     
当今新兴的IT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人才需求最旺的行业。然而,IT业同样也是竞争最激烈、挑战性最强的行业。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特别明确提出“用信息产业化带动产业的升级”以来,各行业、各单位对IT人才的需求量急剧膨胀,为广大IT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那么,IT英才如何选择适合于你的IT公司,又如何顺利进入该公司呢? 选择理想的公司 IT业内的人选择公司,有的希望去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初创公司。有的想先去大机构“混”几年背景,再扯起自己的“旗号”创办公司,这似乎是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 其次考虑的是公司的实力,外企以及联想、方正等国内大公司始终是各类人才角逐的对象。 公司的待遇当然也被作为重点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