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NSYS的斗轮堆取料机行走驱动轴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正喜  瞿吉利  丁宁 《煤矿机械》2012,33(4):109-111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斗轮堆取料机行走驱动轴进行建模,采用2种不同的边界约束进行模态分析,即把轴承分别看作刚性约束与弹性约束,计算结果表明,边界条件的不同处理对驱动轴的模态分析结果影响很大,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边界条件。2种边界方法处理得到轴的临界转速均远大于轴的实际转速,行走部分不会因共振而出现"啃轨"现象。  相似文献   

2.
田生文  杨东伟  田华 《煤矿机械》2013,34(1):276-278
详细介绍了采煤机齿轨轮与输送机齿轨啮合变位、磨损问题,造成采煤机行走箱损坏,通过对采煤机齿轨轮与齿轨啮合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宁煤集团各矿采煤机及采煤工作面各环节的控制,成功消除了采煤机行走箱故障和安全隐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抓斗吊车的啃轨现象,分析认为车轮安装不准、传动齿轨磨损、车体变形、轨道不平等是引起啃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更换磨损件、调整安装位置等一系列措施,取得很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械》2016,(6):179-180
采煤机行走轮和输送机销轨间啮合,使采煤机行走。行走轮和销轨的设计要求符合啮合原理,并且适应井下齿数少,扭矩大,速度低的实际工况。以截距为147的销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坐标变换方法和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提出了符合啮合原理的销轨齿形曲线。  相似文献   

5.
桥式起重机在正常运行时,轮缘与欣轨内侧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当这各间隙过小就会引起轮级与铁轨内侧的严重摩擦甚至挤压,这种现象称之为啃轨。啃轨时起重机运行阻力增大,严重时可造成脱轨事故。本文分析了造成啃轨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列举了采煤机行走箱常见的故障和损坏类型,从多方面对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采煤机齿轨轮和刮板输送机齿轨啮合不正确是导致行走箱故障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齿轨和齿轨轮的啮合状态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大幅减少了采煤机行走箱的故障发生频率,提高了采煤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章立强 《金属矿山》2021,50(7):186-192
针对地下铝土采矿机导向行走装置磨损失效问题,根据各零部件磨损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实际磨损的状态,给出了不同综合磨损量对应的行走轮与轨道齿面啮合位置图;进行了多个影响因素分析 ,从开采岩石块度与硬度、导向滑靴与轨道的综合磨损量、开采工艺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分析内容,提出了解决磨损的对策,分别从改善开采条件、优化设备、强化维护3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完成了改进验证工作,并对结构改进后的导向行走装置进行了2次试验,通过近0.5 a试验表明,采矿机新型导向行走装置寿命由原有的1个月提高至3个月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提高采矿机导向行走装置 的使用寿命的关键在于减少硬质块状矿岩对轨道处啮合系统的影响,设备、维护、环境等多方面协作更有利于磨损问题的改善,进一步解决磨损问题的研究方向包括轨道结构、导向行走装置的配套结构、分离硬质块 状矿料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波  牛立斌  王培科 《煤矿机械》2022,(12):174-176
无链牵引采煤机采用齿轨轮-销排机构,齿轨轮失效是造成无链牵引采煤机行走故障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齿轨轮常见失效形式的分析,从齿形设计、原材料、热加工质量、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采煤机齿轨轮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MXA系列采煤机行走齿轨轮结构的改造试验 ,降低了设备的事故率 ,提高工作面单产 ,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论桥门式起重机啃轨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春华 《煤炭技术》2003,22(10):23-25
从轨道缺陷、车轮缺陷等方面分析了桥门式起重机啃轨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跃凤 《矿山机械》2001,29(11):75-76
桥式起重机属于高空作业设备,不论作为大型设备维 修用的起吊设备,还是作为生产流程中的关键设备,都必须拥有相匹配的各式轨道,在多年对这些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中,发现现有轨道存在问题: (1)轨道及桥式起重机车轮磨损严重。 (2)啃轨现象频繁。 (3)与之相关的电气故障频率高。 1 问题产生的机理 现有桥式起重机轨道均由若干根钢轨用连接板连接而成,这是由轨道的生产工艺、运输及安装决定的(43K国家标准长度为12.5m),在钢轨连接时,必然存在轨缝(国家标准为1~5mm),轨缝在设备运行冲击以及温差引起的热…  相似文献   

12.
赵亚东  谭超  徐建超 《煤矿机械》2011,32(5):167-168
采煤机行走轮是行走装置的执行机构,属于易损件。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塑性变形、齿尖断裂等。对已失效的行走轮进行物理金相检验,并对行走轮材料(18Cr2Ni4WA)的金相组织、硬度进行分析,总结了行走轮失效机理。根据失效机理对18Cr2Ni4WA的热处理工艺提出改进,或者更换行走轮材料,选用强度、耐磨性更高的Cr12MoV,以提高齿轨轮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煤矿机械》2016,(7):165-167
在井下,采煤机骑在输送机上进行截煤作业。采煤机行走轮和输送机销轨间啮合,使采煤机行走。此系统称为综采工作面行走系统。输送机销轨和采煤机行走轮共同决定了此系统的寿命。以截距为147 mm系统的弦齿厚为研究对象,以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为工具,提出了强度更高的综采工作面行走系统的设计,并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大型轨道是指轨距几米到几十米的,供门式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等大型设备运行的轨道。大型轨道的敷设安装有严格的要求,超过了定量误差会加快机械磨损,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运营初期或发现明显异常时,一般要进行安全检测。大型轨道的检测,采用传统测量检测方法更为有效,且具有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和计算方法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煤矿机械》2021,42(8):35-37
随着煤矿开采条件的复杂化,及综采方法在非煤矿山的应用拓展,综采工作面的坚硬矿料增多,采煤机行走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较大影响。通过对采煤机导向滑靴、行走轮与刮板输送机销轨啮合的磨损机理、啮合异常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研究,找到了复杂工作面影响采煤机行走系统寿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了行走系统可靠性及设备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促进了采煤机在非煤矿山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初步探求突变载荷对采煤机行走轮的影响,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采煤机行走轮与销轨啮合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得出突变载荷随时间的线性变化对采煤机行走轮所受应力的影响,可为今后采煤机行走轮的设计及损坏原因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煤机销轨轮修形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采煤机整体受力分析入手,确定采煤机行走部是否受到扭矩的影响,结合采煤机实际工况确定出采煤机销轨轮受偏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齿面修形的方法来改善销轨轮所受偏载的程度,并且研究销轨轮的修形方式和计算出销轨轮的齿面修形量。最后按照技术生产指标生产改进后的销轨轮。  相似文献   

18.
何宗秀  黄家保 《矿山机械》2000,28(11):70-71
我矿 3台周边浓缩机(15m.18m, 30m)传动机构均 为辊轮式.如图1所示。该结构因辊轮打滑、啃道等原因长期不能正常运行。因其检修难度大、时间长,浓缩机被精矿压死造成生产上被动和经济上的损失。为此,对3台周边浓缩机的传动机构进行了改造。 118m浓缩机 1990年.首先对18m机进行改造。 欲解决辊轮打滑问题,一是增大辊轮的正压力;二是增大辊轮的粘着系数;三是减小轨面的坡度。其中,以增大粘着系数的方法较为简便可行。 我们将原传动钢辊轮和轨道改为橡胶充气轮胎和水泥滚道,使粘着系数由0.2增大到0.…  相似文献   

19.
装船机行走时轨道垂直高差的变化,会使台车行走轮及其上部的桥架金属结构产生疲劳循环载荷,容易在焊缝处产生裂纹,并与整机设备稳定性息息相关。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跟踪仪的轨道变形动态测试技术,测试结果可以给出垂直高差超标的精确轨道位置以及轨道动态变形量,在某港口装船机轨道维修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测试技术进一步保障了大型装卸机械安全运行稳定性,也为同类型机械的轨道变形动态测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采煤机行走机构齿轨轮与布置在刮板输送机槽帮上的销轨实际工况的啮合特性,建立了2种不同齿形齿廓齿轨轮与销轨啮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仿真分析,得出不同齿形对齿轨轮寿命的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进口齿轨轮较国产齿轨轮单齿啮合所受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小,啮合过程平稳、波动小,且啮合位置比较好。按进口齿形进行改进后的国产齿轨轮的耐磨性及抗断齿能力将会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