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荷香蕨粑肉丝原料蕨粑粉750克,火熏腊肉丝、甜笋丝、野香菇丝、葱丝少许,盐、味精适量,荷叶5张。制法蕨粑粉加少许冷清水拌匀,摊入平底锅,边按边煎,使之成长薄片,腊肉丝、菇丝、笋丝、葱丝放盐、味精炒半生熟,分别卷入蕨粑片内,成圆扁状,用生荷叶卷好,入笼蒸熟即可。特点荷香袭人,蕨粑软韧有筋力,馅料腊、鲜、香、脆。香煎蕨粑原料蕨粑粉1000克,黑芝麻少许,艾叶汁、茶油适量,糖水少许,棕叶10块。制法蕨粑粉放盒中,加艾叶汁和糖水拌匀,将炒香的黑芝麻撒入其中捞拌,控入抹过油的茶盘按平,入笼蒸熟。凉冷后切四方长块稍煎…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泡粑     
“泡粑,泡粑,热泡粑哟……”沉浸于书海中的我忽然被叫卖声打断,这时还有泡粑卖?我寻声望过去,果真有一村妇用三轮车推着泡粑在叫卖,围着一群人正在那里挑拣。我也快步跑了过去,拣起几个装入了袋子里。  相似文献   

3.
吃后生粑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粑。岂只一礼还一答,情义锦上又添花。”这是流传在侗乡的一首情歌,指的是侗家后生与姑娘通过玩山赶拗结成朋友之后,在八月中秋和九月重阳这两个美好的传统节日里,要进行约会,互赠礼品。中秋,象征着团圆美满;重阳,意味着好事成双。按照侗乡风俗,中秋约会时,后生要买12对月饼送给姑娘,在皎洁的月光下,到流水潺潺的小溪旁或风景优美的凉亭边,同心上人一起对歌、讲“垒”(一种吟诵的的语),吃饼赏月,叫做“吃姊妹饼”。而在重阳节,则由姑娘答礼还情,亲手做粑送给男朋友,并与之登山玩耍,俗称“吃后生粑”,又叫“会后生”。  相似文献   

4.
就像许多游子一样,常年在外谋生的我,每到春节时总想回趟老家,看望一下年老的父母,享受一下合家团聚的快乐。另外还有一句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那就是想回家吃一顿母亲亲手做的“猪儿粑”。当然,读者看到这句话后,也许会笑我没有追求,没有品位,在如今物质丰富、各种美味佳肴遍街都是的情况下,我居然还要专程回家吃一顿“猪儿粑”,真是害了“粑痨”了。Yes,算你说对了。我生长在上个世纪60年代,要知道,那时的食品是多么的匮乏。在我们乡下,每天的三顿饭如果有一块高粱粑或玉米粑,那就算是世上最美的食物了。记得在1987…  相似文献   

5.
我的家乡位于鄂南通山的富水河畔,那里有许多手工制作的民间传统食品,其中尤令我难忘的是吃印子粑的习俗,每每想起它,都会勾起我一幕幕美好的往事.印子粑制作起来并不费事.先将糯米粘米碾成粉,混合在一起,用冷水拌和揉成团,放到木雕的圆形凹槽印模里,压印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粑,再用蒸笼将粑蒸熟,晾干后就成了可食用的印  相似文献   

6.
川南猪儿粑     
猪儿粑是川南宜宾、泸州一带的小吃品种,关于其名的来由,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种小吃刚出笼时,清白而富有光泽,就像是一只只酣睡的小猪。另一种说法是,制作猪儿粑时必会用到良姜叶(当地人称之为黄粑叶)垫底,而这种川南特产的良姜叶带有一股特殊香味,因为猪特别喜欢吃,故这道小吃被叫做猪儿粑。  相似文献   

7.
我边转动着郁金香杯边注视着瓶子上那只回着头,温文而雅且卧在地上的小鹿,一系列的疑问闪在了我的脑海里。干邑属于烈酒,而鹿是驯良的动物,一个烈酒企业为什么会选择一只鹿去做图腾呢?而且这只鹿又是谦逊的卧在地上,它在回眸思索着什么呢?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把一连串好奇的问题抛向了Grelle先生。Francois Le Grelle灵巧的双眼闪在自豪的脸上,他告诉我:这一切将在明天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8.
狮城寻香     
我站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出生的城堡上,一只手触摸着千年古堡的城垣,一只手持着正在品味中的Otard XO干邑,在天空蔚蓝色的映衬下,杯中转动的酒液越发闪烁出金质的光芒。对面夏朗德河(Charente)上的游船张起白色的风帆,船上的游客仰望着城堡之上的我,我们彼此挥手欢呼,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位国王……  相似文献   

9.
狮城寻香     
我站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出生的城堡上,一只手触摸着千年古堡的城垣,一只手持着正在品味中的Otard XO干邑,在天空蔚蓝色的映衬下,杯中转动的酒液越发闪烁出金质的光芒。对面夏朗德河(Charente)上的游船张起白色的风帆,船上的游客仰望着城堡之上的我,我们彼此挥手欢呼,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位国王……  相似文献   

10.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故食风食俗独特。下面我来介绍三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臭食,供读者品评。黔西豆豉粑豆豉粑是贵州较有特色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又以黔西毕节地区所产的豆豉粑最为有名。在贵州农村,人们用豆豉粑制作煳辣豆豉蘸水,用来蘸食各种菜肴;还用豆豉粑制作别具一格的干椒豆豉回锅肉;甚至用豆豉粑来炒制火锅底料,做成风味独具的豆豉粑腊味火锅,等等。每年冬至到初春时节,贵州农村几乎家家都要制作豆豉粑。豆豉粑以冬至前后制作的质量最佳,正月以后制作的质量次之。制作豆豉粑不仅要有优质的黄豆和水源,而且还要选用一种野生…  相似文献   

11.
读白忠懋先生《走进粑的大千世界》一文(载本刊2002年第7期),白先生说:“在江浙地区,没粑,这一名称。”其实不然,我的家乡绍兴民间  相似文献   

12.
一天,可爱多哭着去找警察叔叔说:“警察叔叔,我照看的小妹妹不见了.快帮我找找吧,呜……”。  相似文献   

13.
听故事 1 给苦咖啡加点糖 ◎口述/卓一佳 ◎整理/王秀荣 早春的一天,我站在屋子外面给老妈打电话,一边说话一边发抖.我没有向别人倾诉的习惯,可是永杰这几天一直对我很冷淡.我很难过,也很恐慌,我甚至没有听见妈妈在说什么,我只是需要倾诉. 妈妈说:“记住,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不要怕吃苦,要永远坚强.无论遇到什么!” 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二十多年,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最后的身体力行.我爸在我两岁的时候就跟一个女人走了,是妈妈拉扯我长大的.她撑起整个家,种地、做小生意,闲暇到镇上打零工,回来就收拾房间、洗衣服做饭,从不要乡亲们的帮助.有一年,一个叔叔来帮忙劈柴,只是笑着说了一句:“你看你,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嘛.”妈妈就变了脸色,闷声接过叔叔手里的斧子自己劈,一下一下,铿锵有力.叔叔尴尬地站了一会儿,走了,再也没有来过.我妈说,她可以做和男人一样的活儿,甚至比男人更能吃苦.自然,她也是这样教育我的.  相似文献   

14.
奉家笋粑     
正奉家地处新化西部雪峰山脉中段奉家山腹地,与隆回、溆浦接壤。奉家山是座神秘之山,我多次到那里去探访。这次再到奉家山,受邀参加新景区渠江源开园之际举行的渠江茶叶论坛,无意中遇到了一种奉家山的特色美食,农民叫它笋子粑,文化人称它奉家笋粑。我与笋粑邂逅,是在主办方准备的晚餐上。我吃饭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怒族人民逢年过节有着自己传统的食俗,它十分奇特,这便是“石板粑”与“漆油食”。石板粑,意即是在石板上烙成的粑粑。怒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产有一种青黑色的石头,它火烤不裂。怒族人便用刀把它削成板锅,再把粑粑放在火膛的三角架上烤烙,由于这种石板不会粘粑,故烙出来的粑粑松酥、香脆,十分可口,是怒族年节自食与待客不可少的食品。节日期间,怒族同胞还喜欢举行“打粑粑”活动。他们将粑粑挂在树上,作为靶子,青年们纷纷前来以弩弓边射边吃,争显箭艺,围观者,对射中的青年,报以热烈的掌声与喝彩。漆油食,努族聚居的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山峦重叠,…  相似文献   

16.
我谈一谈我们的集团,我们的历史。1955年.我的叔叔决定投资一个新的服装制造公司。我们认为在美国80%妇女.他们着装成衣,意大利只有70%.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女装制造工厂第一件制造的服装是一个裙子.只卖了50分欧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还有点春寒料峭,可是那含苞待放的花朵,草地上树枝上那薄薄的一层新绿,都在召唤着我们去踏青,去郊游,去野餐。野餐时的吃食,往往前一天就要开始准备。最爱带饺子,早春青蔬正嫩,跟肉馅混合,包好饺子速冻,第二天出发前或煎或煮,用保温盒一装就可以了。如果是煮的,为了防止互相黏住,可以在煮饺子时加点橄榄油,而煎饺怕受潮,可以在保温盒里垫上几层厨房纸或吸油纸。喜欢甜食的也可以准备清明团子。用早春艾叶,我习惯按照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是关于饮食的。我有幸参加了1980年至1990年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卷、歌谣卷、谚语卷)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算是饱尝了祖国多姿多彩的口头文学精神食粮。学得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这些蕴藏在广大劳动人民口中的民歌,一代传一代,绵延不断地持续下来,尽管有些现在已不用了(如“哭嫁歌”),但它的生命力仍然是那么旺盛,使人不能不承认民间文学的魅力。 先来谈谈“哭嫁歌”吧。“爹呀爹,妈呀妈/女儿今天要出嫁/再给我一口家里的茶/再给我一个家里的粑/家里的茶甜又香/家里的粑细又粑/今天嫁到人家去/再难尝到茶和粑//”香茶和米粑本是平常的食物,但女儿在娘家吃惯了,  相似文献   

19.
酒之缘     
我的父亲是一个酿酒师,有一手很好的酿酒手艺,很得领导赞赏,同时为人也很好,深得大伙尊敬,由于酒酿的好,每年立科时(春节前),众邻里乡亲要酿一些家酿酒,就会邀请我父亲去,出于好奇我会跟着一起去,只觉得要用上好糯米,要浸米,要拌药,要开粑,对于蒸饭时的糯米饭香,  相似文献   

20.
猪肠粑,是我的家乡海南万宁最著名的一种地方小吃。它的制作工艺比较精细.用料比较讲究。它是用糯米.红糖,花生,芝麻,椰子和生姜等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因为它的形状长长肥肥的,很像猪肥肠.所以得名猪肠粑。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泡十多个小时,让糯米泡透后拿去用石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