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将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建筑制冷空调系统作为新型的冷却散热设备,建立实验平台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和对系统能效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最佳的运行参数组合是风速3.1m·s-1和水喷淋密度0.052kg·m-1·s-1;随着负荷率的逐渐降低,冷凝温度在38.9~34.9℃之间,制冷机COP在5.02~2.54之间,冷凝侧EER在4.48~2.23之间。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运行稳定、高效节能,适用于建筑制冷空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两地铁车站的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和普通冷水机组空调系统进行夏季能效测试,分析了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运行和节能情况,发现与普通冷水空调系统相比,蒸发冷凝空调有较高的单机能效系数和系统能效系数,但耗水量稍大。利用测试数据,讨论冷凝器进风湿球温度对机组能效的影响,并结合上海地铁车站新风排风湿球温度变化特点,提出利用地铁排风更有助于提高机组运行能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调研、测试和EnergyPlus软件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某大型商场空调系统能耗作了研究分析。通过测试对室内外温度以及制冷机冷冻水、冷却水温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商场中各楼层存在着温度分布不均匀现象。随着楼层升高,每层的室内温度也升高。同时对机组测试中还发现,冷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制冷机低效运行。最后通过模拟结果提出了几项节能措施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西安和乌鲁木齐2个地区4~10月的室外气象参数变化,重点分析了西安地区在4~10月使用三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时间段及所占比例。而后,对西安某大型测试车间在过渡季节使用管式间接+直接组合式三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乌鲁木齐地区相似气象参数条件下运行的冷却塔表冷器+板翅式间接+直接组合式三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湿度地区在过渡季节气象参数条件下,管式间接+直接组合式三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同样可以将空气处理到湿球温度以下,甚至接近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达到在乌鲁木齐干燥地区处理的效果。这一结论将为完善和推动三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中等湿度地区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院中央空调运行实际情况,对如何解决过渡季节和冬季冷水机组运行时冷却水温度过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采用板式热交换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提高冷却水温度的方案,保证了空调机组在过渡季节和冬季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空调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从水泵、制冷机及空调系统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空调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的能耗,并提出了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的使用场合。由于系统虽节约了水量,减少水泵扬程及耗电量,但蒸发温度下降,冷水机组制冷效率下降,能耗增大,所以一般适用于要求水泵扬程H〉31.7m的高层建筑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7.
再冷式冰蓄冷系统节能效果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狄喆  张寅平  江亿 《暖通空调》2001,31(4):36-39
介绍了再冷式冰蓄冷系统的运行原则,利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影响再次式冰蓄冷系统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制冷机是运行的COP值比传统蓄冰系统高出约14%,可把夜间制冷机的蒸发温度提高2度且不需要任何附加能量。  相似文献   

8.
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及其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冬生  涂爱民 《暖通空调》2008,38(4):100-103
对过渡季或全年需要供冷的空调系统,提出了在室外环境湿球温度比系统要求的冷水温度低3~5℃时制冷机停止运行,利用蒸发冷却技术由闭式冷却塔直接为系统提供冷量的节能方案;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计算得到了系统转换为直接供冷模式的工况条件;实例分析表明,采用闭式冷却塔在主机不运行工况下直接供冷节能效果明显,增加的设备投资可在两年内收回,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传统空调系统采用冷凝除湿方法容易出现几个问题:一是需要把空气冷到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送风的要求,需要再热,引起再热损失:二是为了提供较低的冷媒温度(冷冻水的温度通常为7℃),制冷机不得不降低蒸发温度,降低蒸发温度制冷机的效率也随之降低:三是由于冷凝水的存在.盘管的表面形成了滋生各种霉菌的温床,恶化室内空气品质(IAQ),引发多种病态建筑综合症(SBS)。  相似文献   

10.
热泵(制冷机)是通过作功使热量从温度低的介质流向温度高的介质的装置。建筑的空调系统一般应满足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两种相反的要求。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需分别设置冷源(制冷机)和热源(锅炉)。建筑空调系统由于必须有冷源(制冷机),如果让它在冬季以热泵的模式运行,则可以省去锅炉和锅炉房,不但节省了初投资,而且全年仅采用电力这种清洁能源,大大减轻了供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基于直接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的不同极限温度,根据蒸发冷却驱动势、使用蒸发冷却降低冷却需求的潜力和所需空调制冷时长,提出了直接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冷却潜力指标和空调需用时长指标,通过k-means聚类算法统计分析了我国270个气象台站典型气象年的指标参数。得到了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适用区域,并对其适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推广及设计初期系统形式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weather tool软件对适合蒸发冷却空调应用的20个城市,在采用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后的热舒适率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城市提出了蒸发冷却空调应用的优化方案。对蒸发冷却设计分区的4个典型城市应用蒸发冷却空调的热舒适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只有位于高湿度地区的重庆市不适宜采用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方案,对其进行了2种蒸发冷却空调设计方案的对比,结果显示,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空调方案的制冷系统季节能效比较传统一次回风机械制冷方案提高了54.1%。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济南市4栋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空调制冷机运行现状,分析了此类建筑空调制冷机在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空调制冷机设计容量大大超出实际需要,造成设备的闲置和运行经济性下降;同时,日常管理和定期检修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空调冷机性能系数下降、能耗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调查分析济南市公共建筑空调制冷机运行情况,以期为今后设计和日常运行提供参考,对贯彻落实国家及山东省建筑节能政策,实现济南市公共建筑总体节能50%的目标要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水冷制冷机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时,供回水温差小,制冷机运行效率低、能耗高,制冷机启停频繁。在分析制冷机调节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低负荷条件下制冷机间歇运行控制策略。以武汉轨道交通某地铁站的空调水系统为对象,对该间歇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典型日的夜间运行结果表明:制冷机采用间歇运行控制策略相比于既有运行控制策略,过渡季和制冷季水系统节能率分别为55.4%和51.8%;过渡季制冷机的启停次数由原来的19次减少至12次,制冷季制冷机的启停次数由原来的6次减少至5次。实践证明,该策略可以提高制冷机运行效率,缩短制冷机运行时间,节能效果显著,同时可减少低负荷条件下制冷机的启停次数,保护制冷机,延长制冷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蒸发冷却和机械制冷相结合的集中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和运行模式。分析了3种运行模式最佳运行工况的测试结果。结合典型数据中心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的空调系统形式:直接使用新风+封闭冷通道和间接使用新风+封闭热通道。结合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统计了2种空调系统方案对应运行模式下送风温度不超过20℃的有效供冷时间,并得出了蒸发冷却全年时间占比。  相似文献   

16.
对西安某数据中心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过渡季节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量、制冷量等参数。结果表明,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为58%,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为86%,间接-直接两级蒸发冷却器效率为115%;风机、风管温升形成的负荷占总冷负荷比例为24.28%,其对总冷负荷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7.
吴永旭 《山西建筑》2015,(4):114-115
介绍了蒸发冷却空调技术节能、环保、卫生、舒适、经济等特点,对中湿度地区机械制冷与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温度关系及冷量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阐述了蒸发冷却空调方式的运行原理,以促进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多联机空调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介绍间接蒸发冷却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此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可实现的功能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以乌鲁木齐地区某医院为例,对该间接蒸发冷却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户用空调系统使用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利用回热理论,研发了回热式户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分析了冰层厚度、初始蒸发温度、蓄冷管直径对蓄冷过程的影响;对研制的回热式户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在蓄冷运行、制冷蓄冷同时运行模式下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不带回热器系统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回热器后,蓄冷运行时,吸气温度提高近25℃;蒸发温度提高近3℃;解决了吸气管外结霜、结冰问题;COP提高了3.6%。该系统的制冷蓄冷同时运行模式,解决了家用空调使用时间不固定的问题,起到了移峰填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国昌 《暖通空调》2003,33(4):116-117
针对空调水系统存在的高区制冷机蒸发器承压高、高区制冷机无备用、制冷机经常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的问题,本着节约、节能、安全运行的原则,对空调系统进行了3次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