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潜艇是海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战平台,它在战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旦潜入水下,它与水面及司令部的通信由于海水对电磁波衰减大而变得异常困难。如何解决对水下潜艇通信成为世界各国军事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激光大气通信和光纤通信原理,大胆提出一种对潜通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许钊  许锐 《现代导航》2010,1(3):50-52
从信息化海战的特点出发,分析对潜通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水下数据链将水上/水下的载人/无人平台链接成一体化作战网络的体系架构,并对水下数据链的技术体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蓝绿激光进行对潜通信拥有比传统通信手段优越得多的潜在特性.激光对潜通信按激光器载体可分为星载激光通信系统和机载激光通信系统.星载系统可覆盖全球范围,比较适合对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通信,机载系统则对战术潜艇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陶雯  陈鼎鼎  何宁宁 《通信技术》2015,48(4):375-381
为推动潜艇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向“网络中心战”作战方式过渡,近年来国外海军对高效安全的潜艇通信系统的需求显著提升。同时随着现代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潜艇通信被侦察和干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国外海军不断提升潜艇通信的现有技术,并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主要讨论了国外海军潜艇在“网络中心战”背景下的通信方式,并介绍了外军潜艇通信当前与新兴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下综合通信定位识别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磊  张锴 《现代导航》2015,6(3):310-312
目前,我国在潜艇、无人潜航器等水下平台的信息保障能力较弱,急需提升潜艇、无人潜航器等水下作战平台的作战威力、生存能力和作战灵活性,实现水下作战平台间及水下平台与水面作战平台间协同作战能力。本文对国外水下通信网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水下综合通信定位识别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系统大大提高了潜艇的安全深度和通信速度,备受各国军方的重视.为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可采用差错控制技术.建立了激光对潜通信仿真系统,分析了RS码、Turbo码、LDPC码的纠错原理和特点,利用Simulink建立了相应的编译码器,对三种纠错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刘恒殊 《光机电信息》1999,16(11):34-35
需要与水下潜艇进行联系吗?没问题,如果双方都在水下。应用激光通信系统可以方便的进行通信(只要其中一方不在干船坞中),当从飞机或卫星上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时,通信有效性会降低。研究人员正开发一种光学自由空间技术,使其能在昏暗的深海也能进行通信。在海水中,蓝绿可见光衰减程度最小(Jerlov最小衰减窗口)。用该光在介质之间(inter—medi-um),例如从空气到水中通信的信号衰减比其它方式(如甚低频与超低频电波通信)低80dB。  相似文献   

8.
外军潜艇通信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海  王文清 《电讯技术》2011,51(7):187-192
潜艇通信是影响潜艇指挥和作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一般水面舰艇通信相比,潜艇通信特点鲜明.跟踪外军潜艇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对于军事装备研制和潜艇作战指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潜艇通信的发展历史入手,根据近年来潜艇通信的技术发展和发表的各种相关文献综述了潜艇水下隐蔽通信技术、潜艇通信系统的顽存技术和低截获通信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网络中心反潜战”是冷战结束以后,关海军根据海上战略任务调整,为保障近海地区航母编队作战的安全,针对敌潜艇提出的一种新型反潜作战模式。文章介绍了“网络中心反潜战”的概念和特点,对潜艇如何在“网络中心反潜战”环境下增强通信能力,提高潜艇的战斗力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我军潜艇部队的通信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现有潜艇水下通信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一种采用无线脉冲激光作为通信载波的系留浮标潜艇水下双工通信方式,并简要描述了该通信方式的应用体制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对潜通信系统及其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首先介绍长波通信的特点以及对潜长波通信系统的组成,然后进一步论述VLF、ELF两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根据外军的动态,展望未来利用蓝绿激光技术发展对潜通信系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应召反潜作战中典型包围阵的航路模型、潜艇模型和固定翼反潜机模型等多个模型,实现了潜艇逃逸和布放声呐浮标阵搜潜的仿真建模,并对反潜距离、潜艇航速、搜潜阵型等要素对搜潜效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搜潜概率下,搜潜失败时的潜艇逃逸方向概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阵型的搜潜方向性特征属性。  相似文献   

13.
激光通信及其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杨  张芳  卞勇 《光通信技术》2006,30(7):43-45
概述了激光通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长波对潜通讯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ELF和VLF潜艇通信系统在潜艇安全深度与信息传输速度方面存在着矛盾.分析了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的特点及实现方案,我国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电离层人工调制的极低频辐射和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被调制的高频波加热电离层所产生的极低频辐射过程和极低频在地球-电离怪波导中的传播模式,以及应用于潜艇通信中的可能性,数值结果表明,如果高频有效发射功率为100MW量级,频率为5MHz,调制频率为100Hz,则准TEM模式在地球-电离层波导中传播的衰减率一般小于1dB/Mm,距加热地点1000km处海面(地面)上磁场强度的量级为10^-3A/m。对于潜艇通信,在辐射源强度确定的情况下,对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潜通信技术的基本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探讨了潜艇通信技术的类别和手段,阐述了主要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潜艇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及相关的反潜技术作了展望。对完成我军潜艇作战系统从火控到指控的转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讨论了激光对潜通信光信道各种介质对冲激光能量传递的影响,给出了能量方程和信道介质对脉冲激光能量传递的衰减值范围。研究了光电倍增管的增益变化特性,据此设计出了一种实用的激光探测信号动态范围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自动调节范围可达10^4,能满足激光对潜通信系统在不同天气、不同海况及不同海域等条件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甚低频对潜通信信号场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明  温东 《电讯技术》2008,48(2):29-32
甚低频(VLF)电波传播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影响会使信号产生衰减与扰动,导致潜艇收信可靠性下降.文中基于传播媒质环境地-电离层参数的统计预测,运用波导模式理论对甚低频电波的信号场强进行预测,为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在运行中调整其可变参数或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避开传播衰减与扰动提供传播环境服务,使通信系统工作性能与信道特性达到良好匹配,从而实现提高对潜通信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对潜广播式激光通信中,采用分集接收的自适应阵列信号增强处理,本文给出了一种实现模型,分析了它的性能,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贾鑫铎 《电子世界》2012,(13):28-29
潜艇通信是决定潜艇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许久以来一直阻碍潜艇作战效能充分发挥的难题。本文阐述潜艇通信采取各种通信手段及其各自独具特点以及对潜通信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梁德文 《电讯技术》1992,32(6):38-43
空基通信同是由航空通信系统平台和航天通信系统平台组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通信网络。它能保证军事通信系统受到敌方软硬攻击后仍有部分生存能力。本文在分析海湾战争中所采用的空基通信系统(网)以后,讨论了这种通信网的基本构成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的空基通信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