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王瑛  冯进  刘树巩 《测井技术》2011,35(2):137-139,150
针对珠江口盆地深层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以渗透率为主线,结合毛细管压力曲线所反映的微观孔隙结构,将砂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但在实际应用时受到岩心压汞分析资料的限制.利用宏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进行的流动带指标分类方法,有效地对低渗透率砂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在大量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将2种分类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利用主因子分析对小集油田储层评价参数进行优选,得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等4个参数在研究区的储层中有明显的差异性。然后利用参数的等分位划分、模拟退火优化和模糊综合判识相结合的储层评价方法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在各个小层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储层的分布受沉积相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K-均值聚类分析基本原理,给出了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以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为例编写程序进行了分类评价。在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参数的选取中,采用实验室分析化验数据,选取了反映岩石宏观物理性质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反映油气产出能力的排驱压力和反映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平均孔隙半径。根据标准参数值,程序中将储层划分为4个类,即特低渗透率储层、超低渗透率Ⅰ类储层、超低渗透率Ⅱ类储层及非渗透储层。超低渗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自动识别储层类型,还可推广应用于划分地层岩性等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砂砾岩储层测井研究的难点之一是储层有效性评价。基于岩石样品的物性分析、岩石薄片、压汞实验、核磁实验和相渗实验,综合利用岩性、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和孔喉结构等参数,构建了反映储层有效性的分类综合指标,对储层有效性进行测井评价。应用到梨树断陷的双龙地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研究区砂砾岩储层进行有效性评价。该方法也可以用于指导其它地区的砂砾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砂岩岩石核磁共振T_2谱定量表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模型和地质混合经验分布模型,应用图解法和矩法2种数学算法,对核磁共振T2谱进行定量表征研究,提取出核磁共振T2谱反映自身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状态信息的16项特征变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压汞孔喉分布资料分析了核磁共振定量参数的岩石物理意义,验证了核磁共振定量参数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方法的可靠性。在核磁共振定量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基础上,优选参数进行储层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求取,与实际岩心分析资料对比,新模型计算效果良好。进一步结合地区储层产能特征,利用核磁共振T2谱定量表征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综合评价,在冀东油田某井区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核磁共振T2谱定量参数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储层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计算、储层综合分类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川西新场气田JS2^1气藏开展了多参数的综合评价研究,多参数包括储层参数、裂缝参数、储层分类厚度参数。首先,开展了储层参数及裂缝参数的计算,以岩心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铸体薄片进行了微裂缝识别,对样品的裂缝参数和测井曲线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测井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将储层分为三类;最后,将计算的裂缝参数、储层分类中的Ⅰ类储层厚度、孔渗饱等参数进行正态化处理,拟和测试的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建立多元回归计算模型,即综合含气指标的数学计算模型。以综合含气指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储层综合分类和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含气区域和可供挖潜井的建议。该方法在指导气藏开发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指标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在中国发现较晚,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还缺乏合适的标准.通过兴城气田典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与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指标的对比,认为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标准中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指标不适合对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进行评价.为此,须建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标准,以便更准确地对火山岩气藏储层作出评价.笔者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在对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定量描述参数(有效渗透率、基质有效孔隙度、基质空气渗透率和平均孔喉半径)和定性描述参数(岩相、岩性、储集空间和储层产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试油成果,建立了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分类评价标准.该标准确定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指标值明显较火山岩油藏储层标准低,更适用于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的评价.同时,该标准也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川西新场气田JS12气藏开展了多参数的综合评价研究,多参数包括储层参数、裂缝参数、储层分类厚度参数。首先,开展了储层参数及裂缝参数的计算,以岩心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铸体薄片进行了微裂缝识别,对样品的裂缝参数和测井曲线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测井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将储层分为三类;最后,将计算的裂缝参数、储层分类中的Ⅰ类储层厚度、孔渗饱等参数进行正态化处理,拟和测试的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建立多元回归计算模型,即综合含气指标的数学计算模型。以综合含气指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储层综合分类和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含气区域和可供挖潜井的建议。该方法在指导气藏开发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亚婧  郭少斌 《岩性油气藏》2011,23(5):60-63,100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首先采用谱系聚类分析方法选择相对独立的评价参数,从10个参数中选择了6个参数用于储层综合评价,分别为变异系数、泥质含量、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各参数的权系数。在计算储层综合评价指标值的基础上,采用拐点法确定储层综合评价的分类阈值,进而对葡萄花油田进行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葡北地区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葡南地区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岩控的人工神经网络在渗透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金应  桂碧雯  李茂  林闻 《石油学报》2010,31(6):985-988
渗透率是储层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与传统的经验模型或统计模型计算的结果相比,BP神经网络由于高强度非线性映射能力及较强的自适应和自学能力,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储层渗透率。通过对常规BP网络模型的改进,即在模型中加入定量化的岩性评价参数作为一个学习样本,建立了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及岩性之间的非线性模型。应用该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某油田流一段的渗透率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计算的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吻合度很好,而且比用常规的、没有岩性控制的BP网络模型计算的渗透率精度更高。除了在储层参数预测方面进行应用,该方法还在储层沉积微相和岩性预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川西新场气田JS12气藏测井多参数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川西新场气田JS12气藏开展了多参数的综合评价研究,多参数包括储层参数、裂缝参数、储层分类厚度参数.首先,开展了储层参数及裂缝参数的计算,以岩心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铸体薄片进行了微裂缝识别,对样品的裂缝参数和测井曲线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测井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将储层分为三类;最后,将计算的裂缝参数、储层分类中的Ⅰ类储层厚度、孔渗饱等参数进行正态化处理,拟和测试的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建立多元回归计算模型,即综合含气指标的数学计算模型.以综合含气指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储层综合分类和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含气区域和可供挖潜井的建议.该方法在指导气藏开发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气田白垩系亚格列木组属中低孔中低渗强非均质砂岩储层,近年来,气田增储上产遇到困难,需对该组进行再次评价。该文综合地质、测井,钻井,岩心分析资料,在岩心归位,测井数据标准化,归一化后,挑选建模的学习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模型,并用误差统计法和叠合图比较法对储层参数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90%,渗透率平均相对误差为22.61%,误差统计表明预测达到较高的精度;并根据现有资料,在确定储层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参数及其权重,单项评价参数的评价分数的计算方法后,对研究区各储层段进行分类,并总结了各类储层的电性响应特征和储层特征,确定有利储层的位置为构造高点和辫状河道和心滩发育区,建议Ⅱ、Ⅲ类储层进行措施调整,以改善储层物性,提高油气产量。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强,应用单一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模型计算渗透率难以满足气藏精细评价需求。针对火山岩储层特征,首次将岩石物理相引入火山岩储层孔渗关系研究中,应用层流指数对孔渗关系分类并建立相应渗透率计算模型;应用岩心分类结果对储层缝洞指示参数进行刻度后,通过单井孔隙度频谱分析得到的储层缝洞指示参数选取相应渗透率计算模型,对储层渗透率进行计算。对45口井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渗透率与223块岩心分析渗透率对比验证,具有较好一致性,满足气藏精细评价与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阿尔凹陷储层评价,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开展储层喉道大小与孔隙结构特征关系、喉道大小与渗透率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孔喉的渗透率计算方法,提高了渗透率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及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阿尔凹陷高效勘探开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木头油田储层孔隙度渗透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马力  郑艳辉 《河南石油》2002,16(3):15-17
由于历史原因,木头小规模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评价油藏、储层的物性参数严重匮乏。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变化,剩余油分布、注采关系分析和油藏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工作需要高精度的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了应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进行预测的方法,通过实际运用,和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相比,预测的精度大幅度提高,渗透率相关系数可由0.8436提高到0.9961,相对误差2.19%,从而为深化储层认识提供了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16.
由于火山岩裂缝性储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岩石密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火山岩储层物性,因而初步探讨了应用综合录井钻时参数评价储层物性的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钻时的综合录井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钻时参数的校正和处理求取钻速参数,将钻速参数与另一个岩石物性参数——岩石密度联合应用,根据D-R交汇面积评价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的精确确定成为东方气田群中深层储层测井解释评价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气田中深层储层岩石颗粒细且岩性复杂,导致常规的孔渗关系变化繁杂,用传统的岩心孔渗统计回归方法及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的储层渗透率精度较低,存在一个数量级的误差。为提高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精度,切实解决低孔低渗气藏勘探开发的实际问题,首先采用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测井相分析技术对储层测井相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岩心孔渗、铸体薄片、激光粒度等试验分析资料对储层测井相进行标定及小类合并,使同类相具有更相似的岩石学特征,进而在测井相约束下,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的储层分类建立渗透率计算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东方气田群中深层储层测井渗透率的评价,能有效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高磊 《石油仪器》2013,(5):60-62,66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强,应用单一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模型计算渗透率难以满足气藏精细评价需求.针对火山岩储层特征,首次将岩石物理相引入火山岩储层孔渗关系研究中,应用层流指数对孔渗关系分类并建立相应渗透率计算模型;应用岩心分类结果对储层缝洞指示参数进行刻度后,通过单井孔隙度频谱分析得到储层缝洞指示参数,根据此参数选取相应渗透率计算模型,对储层渗透率进行计算.对45口井的数据进行处理,将计算渗透率与223块岩心分析渗透率进行对比验证,具有较好一致性,满足气藏精细评价与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9.
综合录井钻时参数在火山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火山岩裂缝性储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岩石密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火山岩储层物性,因而初步探讨了应用综合录井钻时参数评价储层物性的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钻时的综合录井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钻时参数的校正和处理求取钻速参数,将钻速参数与另一个岩石物性参数--岩石密度联合应用,根据D-R交汇面积评价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20.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岩石成分复杂、孔隙度渗透率极低、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等特点。针对致密砂岩储层产能有效性评价困难的问题,应用数字岩心技术研究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优选对储层产能影响明显的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能代表储层特征的主成分,从而更有效地划分储层类型。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标准样本层主成分曲线进行聚类分析,对不同的样本特征进行归类,建立研究区的测井参数—储层类型数据库。通过对不同类型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储层类型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