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通径分析5种数据分析方法考察1-甲基环丙烯(1-MCP)、二氧化氯、百里酚和乙醇处理对桃果实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可显著抑制常温贮藏4d后桃果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其他处理与空白对照无显著性差异;1- MCP 处理延缓了桃果皮b*值的升高,乙醇处理提高果皮L*值的同时降低了果皮a*值;与空白对照相比,乙醇、1-MCP及二氧化氯处理对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能力4个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结合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可知,腐烂率仅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呈显著负相关;对果皮L*值、果皮a*值、果皮b*值的直接效应最为强烈的参数分别是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SSC;总酚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总黄酮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及·OH能力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一氧化氮(NO)抑制采后芒果软化的作用机理,将"台农"芒果果实在0.25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溶液浸泡处理20 min,常温(20±2) ℃贮藏20 d,定期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果实相比,SNP处理显著降低贮藏20 d内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p<0.05),显著抑制贮藏10 d内果实纤维素酶(CX)(p<0.05)活性,极显著抑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活性(p<0.01),但使贮藏15~20 d期间果实CX和β-Gal活性及贮藏第20 d的α-L-Af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SNP处理显著抑制贮藏5 d内果胶甲酯酶(PME)活性(p<0.05),但在贮藏10~20 d期间保持较高的PME活性(p<0.05)。此外,SNP处理极显著延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p<0.01),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p<0.05),从而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损失。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溶性果胶含量、PG、β-Gal和α-L-Af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果胶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α-L-Af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G和β-Gal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采后SNP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延缓芒果采后软化,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和二氧化氯(ClO2)及其复配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或与ClO2复合处理,均可有效延缓蓝莓果实硬度、果皮L值及品质下降,提高总酸含量;单独使用1-MCP、ClO2及其复配处理,均可有效抑制蓝莓果实甜度、酸度和色泽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果实贮藏前期及其货架期间果皮b*值、固酸比发生较大变化,而果皮a*值在贮藏后期及其货架期间变化较为明显;ClO2处理对果实贮藏前期的果皮a*值影响较为显著,而低温贮藏前期的货架期期间,果皮a*值主要受1-MCP影响;47d后1-MCP对蓝莓果皮b*值、固酸比的影响更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品质评价与SSC呈显著负相关,与果皮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性,与甜/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其中SSC、甜/酸和香气均通过甜度对品质评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糖心苹果采后糖心品质快速劣变问题,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以阿克苏糖心苹果为材料,研究了采前3种外源植物激素与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协同处理对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心苹果的贮藏品质.赤霉素与1-MCP处理可有效促进糖心的形成并延缓其消失,贮藏180 d后糖心仍有较大面积占比;脱落酸与赤霉素分别协同1-MCP处理均可有效提升果实外观色泽和鲜艳度;生长素与1-MCP处理综合品质调控效果最好,低温贮藏6个月期间可较好地维持果皮和果肉色泽属性,果皮色相角有效降低3.43%,果肉L*值提升1.47%,有效抑制果实呼吸强度6.53% ~9.21%,并推迟30 d出现呼吸峰,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降低了3.49%和1.12%,分别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1.32% 和10.72%.此外,生长素与1-MCP协同处理后,果实硬度提升3.25%,水溶性果胶含量降低19.2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效延缓了果实采后软化过程.因此,生长素与1-MCP协同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心苹果保鲜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浓度(50、150、250 mL/L)竹醋液(bamboo pyroligneous acid,BPA)和蒸馏水(对照)处理健康、机械造伤及接种指状青霉的砂糖橘,测定常温(25±1)℃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率、果实侵染率、病斑指数、果皮总类黄酮、总酚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等指标评价贮藏效果。结果显示,50、150 mL/L BPA处理能降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腐烂率(36 d时处理组比对照组低15%),提高果皮总类黄酮含量、PAL和POD活性(贮藏0~20 d),此外还降低了机械伤果实腐烂率。250 mL/L BPA处理能减缓指状青霉接种后砂糖橘的腐烂和病斑扩展,显著提高果皮总酚、总类黄酮含量和PAL活性(P<0.05)。综上,150 mL/L BPA可显著提高砂糖橘的常温贮藏性(P<0.05),而250 mL/L BPA抑制指状青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拟评估0℃冷藏和气调贮藏对瑞雪苹果品质的影响,并探究贮藏期间果皮褐变的原因,为采后保鲜提供参考依据。以套袋瑞雪果实为试材,设置冷藏[(0±0.5)℃,湿度90%~95%]和气调贮藏[2%~3%O2+1%~1.5%CO2,(0±0.5)℃,湿度90%~95%]2组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瑞雪果实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和瑞雪果皮总酚、类黄酮、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比较冷藏和气调对瑞雪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冷藏,气调贮藏抑制了瑞雪果皮褐变率和褐变指数的升高,且在贮藏60 d后差异极显著。气调贮藏较冷藏减缓了瑞雪果实贮藏品质的降低速度,降低贮藏损失:整个贮藏期,气调贮藏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冷藏;在60~180 d,气调贮藏的失重率显著低于冷藏;在60~210 d,气调贮藏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冷藏。整个贮藏期,气调贮藏瑞雪果皮的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冷藏,同时气调贮藏瑞雪果皮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冷藏;在贮藏60~210 d...  相似文献   

7.
NO减压处理对富士苹果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常温贮藏条件下N0(一氧化氮)减压(0.5个大气压,50.662 5 kPa)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O减压处理可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显著抑制果实乙烯释放量,显著降低呼吸强度;减缓果肉硬度下降;显著延缓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了POD的活性,减少H2O2的积累.结果表明:适宜浓度NO处理可明显改善其贮藏品质,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8.
陈磊  郭玉蓉  白鸽  袁莉 《食品科学》2015,36(22):210-215
研究低温和气调对不同色泽‘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理化指标的影响。以采收时2种不同色泽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果皮花青苷含量、多酚含量、9种单体酚分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POD)活性的变化。采收时,着色差的‘红富士’苹果果皮花青苷和多酚含量显著低于着色好的苹果,但其PPO、POD活性显著高于着色好的苹果;贮藏过程中,着色差的苹果果皮花青苷和多酚降解速度显著高于着色好的苹果。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能有效地抑制花青苷和多酚的降解,延缓PPO、POD活性的上升,维持果实的品质指标。贮藏方式相同时,着色差的‘红富士’苹果比着色好的苹果更易发生果皮褪色现象;采收时色泽相同,则冷藏的‘红富士’苹果比气调贮藏的苹果更易发生果皮褪色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富士’苹果在冷藏条件下适合的保鲜处理方式,探究了在(0±1) ℃贮藏条件下,微孔、打孔保鲜袋结合小包装便携1-MCP处理(处理剂量为0.875 μL/L)对‘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外观色泽、TSS含量、TA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和PPO活性变化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纸箱衬微孔膜包装、纸箱衬微孔膜包装+1-MCP、纸箱衬打孔膜包装、纸箱衬打孔膜包装+1-MCP处理、纸箱装未加任何包装的裸果为对照(CK)。结果表明:1-MCP结合保鲜袋处理能有效延缓富士苹果果实硬度、TSS、TA的下降速度,抑制a*值降低和b*值升高,降低贮藏后期MDA的生成量,保持POD活性,并使之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效抑制PPO活性,延迟PPO活性高峰。其中以微孔+1-MCP处理效果最佳,贮藏225 d时,微孔保鲜袋结合1-MCP处理TA含量为0.12%,硬度为5.78 kg/cm2,MDA含量最低,POD活性最高,PPO活性最低,分别为9.63 mmol/g、15.47 U/(min·g)和8.82 U/(min·g),且这些指标与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因此,建议生产中采用微孔保鲜袋和小包装1-MCP处理剂的内包装。  相似文献   

10.
以阿克苏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在贮藏过程中(0~150d),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S、SS-C)、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和山梨醇脱氢酶(SDH)的活性,研究采后苹果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1-MCP处理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后贮藏期间1-MC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贮藏过程中富士苹果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的增加,且对不同采收期果实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果实中蔗糖、山梨醇含量以及SDH活性呈下降趋势,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与SPS、SS-S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AI与NI在贮藏过程中出现明显峰值,且1-MC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这一峰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食盐添加量(2.00%、2.25%、2.50%、2.75%和3.00%)制备哈尔滨红肠,真空包装后于4℃下贮藏35 d,通过分析贮藏过程中红肠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感官品质等,探究直接减盐法对哈尔滨红肠品质以及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食盐添加量的减少,哈尔滨红肠的pH值显著增加(P<0.05),水分质量分数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呈增加趋势,a*值略有降低,b*值略有升高,但整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贮藏末期(第35天),食盐添加量为3.00%处理组L*值显著低于2.00%处理组(P<0.05)。此外,在整个贮藏期间,高食盐添加量处理组(3.00%、2.75%和2.50%)的硬度和致密性相对较高,菌落总数较低。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食盐添加量的哈尔滨红肠酸味、咸味和回味B(苦回味)显著增强(P<0.05),鲜味显著减弱(P<0.05)。同时与2.00%处理组相比,2.50%和3.00%处理组风味特征更加相似。感官评...  相似文献   

12.
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分析冷藏蓝莓果皮红变的发生规律及其机理,同时探讨程序降温处理对冷藏后蓝莓果皮红变发生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个别蓝莓果实发生果皮红变现象,经30 d冷藏后转入常温货架期的蓝莓果实果皮红变发生率明显增多。此时,果实亮度下降,a*值快速升高,且冷藏时间越长,现象越严重;长时间冷藏能有效激活多酚氧化酶活性,造成果皮主要呈色色素花青素及总酚含量大幅度减少。程序降温处理可有效缓解红变现象,显著抑制a*值升高,显著延缓花青素含量的下降。由此可见,冷藏蓝莓果皮红变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低温胁迫下,果实的呈色物质花青素严重降解所致,程序降温可有效缓解冷藏蓝莓果皮红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稻谷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高大平房仓中安全水分的储藏稻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储藏0~5年稻谷中微生物数量、色度、脂肪酸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的变化,探究储藏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稻谷表面亮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呈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和稻谷表面褐变度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差异。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霉菌数量、稻谷表面L~*值及b~*值、淀粉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可以作为除脂肪酸值以外的稻谷储藏品质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Carbon monoxide (CO) has been used for improving the color of muscle foods.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compared the postmortem treatment of tilapia fillets with 100% CO and euthanasia of live tilapia with CO for their ability to stabilize the color of white and red muscle of tilapia fillets. Both postmortem CO treatment and CO euthanasia were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the redness ( a * value) and lightness ( L * value) of tilapia white and red muscle. Fillets obtained from CO-euthanized tilapia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 * and L * values during 1 mo of frozen storage at –20 °C and subsequent thawing and storage at 4 °C for 18 d. The amount of CO present in the red and white muscles decreased during the 18 d of storage at 4 °C.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H, drip, or thaw loss of CO-treated tilapia fillets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fillets.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贵州黑山羊肉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电磁场保鲜和冷冻贮藏对贵州黑山羊肉品质的影响。在不同贮藏时间(0、15、30、45、60 d)测定贵州黑山羊肉的色差、保水性、pH、剪切力、脂质氧化值(TBARS)、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羊肉经电磁场处理15 d时,L*值显著高于冷冻组,电磁场处理在30 d内可以改善羊肉的a*和b*值。两组pH无显著变化(P>0.05),但冷冻组下降较电磁场组快。贮藏45 d内电磁场处理后羊肉的嫩度和持水力较冷冻组显著提高,且显著降低羊肉蒸煮损失率。贮藏45 d内电磁场组与冷冻组羊肉TVB-N值均小于国家安全标准(≤15 mg/100 g)。冷冻组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8种,电磁场组54种,其中,醛类、酯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增高。电磁场处理后ROAV≥1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最多,相对含量也较高。综上所述,电磁场保鲜在贮藏45 d内对保存羊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此研究为肉类在电磁场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岭南黄鸡炖鸡汤过程中营养及风味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饲养期(90 d、120 d、150 d)的岭南黄鸡为原料,探究不同炖制时间(1 h、2 h、3 h)炖鸡汤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鸡汤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b*值、可溶性固形物、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上升,汤产出率则相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120 d岭南黄鸡炖鸡汤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炖制3 h后达到6.17%。120 d炖2 h鸡汤的L*值最大为50.91,鸡汤色泽较为清亮。各鸡汤中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在380.59~2467.01 mg/kg、240.34~1309.55 mg/kg之间。120 d炖2 h、120 d炖3 h鸡汤的谷氨酸(1857.08 mg/kg、2467.01 mg/kg)和丙氨酸(1042.50 mg/kg、1309.55 mg/kg)含量高于其它7组鸡汤,其滋味更为鲜美。各鸡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有85种,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在63.99%~85.44%之间。各鸡汤共同含有的14种风味物质中,己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在50%左右。90 d炖2 h鸡汤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最多为45种,其次是120 d炖2 h鸡汤为42种。该研究揭示了岭南黄鸡饲养期与炖汤时间对其鸡汤品质的影响规律,表明了炖制时间适宜(2 h),饲养期适当(120 d)的岭南黄鸡鸡汤的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延长云南油桃和水蜜桃保鲜期的方法,以云南文山黄金油桃和红蜜桃为试材,研究了1-MCP、ClO2、2种涂膜处理对黄金油桃和红蜜桃两种桃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虽然1-MCP处理对两种桃L*、a*值和b*值的维持均有效果,但云南黄金油桃和红蜜桃适宜的采后处理方法不同;1-MCP处理的黄金油桃色差值最高,贮藏25d,L*、a*值和b*均维持较高,相对电导率值最低(54.43%),质量损失率较低(1.05%),TSS含量为16.27%最高,表明1-MCP处理是较适宜黄金油桃贮藏保鲜的处理。ClO2处理有利于红蜜桃外观的维持,贮藏25 da*值和b*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具有最低的质量损失率和最高的TSS含量,相对电导率值为55.81%,低于1-MCP处理;表明ClO2处理是较适宜红蜜桃的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麻竹笋为实验原料,研究麻竹笋罐头在常温(25 ℃)和低温(4 ℃)贮藏过程中质构、果胶和色泽的变化,并探讨麻竹笋罐头的硬度与果胶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麻竹笋罐头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原果胶和水溶性果胶含量逐渐下降,贮藏120 d后,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条件下麻竹笋的硬度分别下降39.5%和27.1%,原果胶含量分别下降66.4%和62.8%,水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下降68.1%和75.7%。各果胶组分与硬度之间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而原果胶与硬度之间的相关性高于水溶性果胶与硬度之间的相关性。麻竹笋罐头贮藏过程中亮度值L*和红绿值a*逐渐减小,黄蓝值b*逐渐增加;常温和低温分别贮藏30 d和70 d时,总色差ΔE>2。  相似文献   

19.
张小燕  刘艾雯  籍奇岩  彭勇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4):265-269,274
为提高鲜切苹果贮藏期的品质,本文以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45 ℃水整果浸泡(2 min)、果实鲜切后γ-氨基丁酸(GABA)处理(1.5%,10 min)及热处理结合GABA对贮藏期间苹果切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 ℃贮藏8 d时,对照组苹果切片感官品质下降迅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L*值降低,BI值升高,褐变明显发生,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下降,贮藏后期MDA大量积累。与对照相比,热处理、GABA处理及热处理结合GABA均获得较高的感官评分,抑制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L*值,减轻褐变的发生,提高了总酚含量,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减少了抗氧化物质的损失,保持较高的DPPH清除率,并减轻了MDA积累,其中,以热处理结合GAB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