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韩昉 《山西建筑》2012,(30):11-12
从扬州老城区的彩衣街和"双东"街区两个历史街区出发,剖析扬州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面临或潜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持历史街区内原有格局和空间形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用地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扬州新的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2.
以河源太平历史街区为研究案例,结合实地踏勘及本地高龄老人访谈调研,综合运用"图叠"分析、空间句法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一系列针对历史街区调研及保护更新规划定量化方法的技术实践,结合不同历史地图进行"图叠"空间,并利用间句法软件解析太平街历史街区五个不同历史时期空间演替进程及功能变迁,引入句法视域集成度分析辅助城市设计方案过程分析及校验等,剖析历史街区不同时期的空间特征,探索结合"图叠"与空间句法等新方法到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中的工作流程与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厦门集美学村历史街区社区营造与实施,探索在"慢城"理念导引下慢社区的空间构成关系,并指出"慢城"模式对中国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与传统邻里社区的差异以及对历史街区中社区营造的适应性特征。试图依托学村独有的资源要素,从空间契合发展、混合用地布局、绿色慢行交通、特色社区文化与活力公共空间视角,提出针对性营造策略,期冀为构建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慢社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潍坊市十笏园街区位于中心城区的白浪河西侧,其范围包括十笏园、关侯庙和传统民居所组成的核心街区及周边区域。根据用地现状、历史文化资源等现状分析,围绕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规划历史文化游览区及民俗、风雅文化区等六个功能区,突出了以十笏广场为中心、由南入口至北端关侯庙为“一路”等的“一心、一路、三街、五点”独特的规划构思;并把戏台设置为本项目整个街区布局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该文选取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做实地调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在植入过程中与历史街区的互动关系,分析历史街区的用地演变、交通结构、交往空间、环境质量的变化,对文化创意背景下的昙华林街区的规划设计提出针对性意见,对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根植于昙华林历史街区、提升创意核心竞争力、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因保留传统道路空间肌理、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对其保护与改造的意义与责任重大。目前国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存在一定误区,或持"不动"、"少动"的保守态度,造成建筑遗存保护修缮无人问津,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价值难以向世人展现的局面;或大肆仿古建设,破坏街区价值。为使历史街区重现生机,沈阳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动态更新建设为条件,建立起刚柔并举的保护框架,通过选取节点地区着重控制、带动整体复苏,加强运营管理,从空间塑造、功能置换、资金运筹等多角度探索更新改造策略,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复兴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是个极具"空间特征"的场所,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原生生活特质,展现了城市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本文立足现状调研,结合集美学村这一独特的"学城型"历史文化街区概况和其空间形态发展历程,在理解其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石鼓路街区为代表,对其从街巷格局、功能分区、街道空间、环境、立面、断面、第一/二次轮廓线、风貌保护建筑等方面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并从使用人群需求角度提出街区保护和发展策略,以期改善石鼓路街区环境,促进发展,助力延续城市文脉。  相似文献   

9.
李峭漪  武联 《华中建筑》2012,(8):162-164
该文以陕西省千阳县燕伋历史街区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再利用问题,提出了调整街区空间结构、转化文化内涵与街区功能、保护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塑造公共空间景观节点等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主要与街道类型、功能密度、街道布局形态、交通区位、功能混合度密切相关,但与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提示仍需进一步发掘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占据城市中心地段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传统历史街区内如何设计建造新的建筑群是历史街区更新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在苏州怡园历史街区内新建以"城市公园"为主题的城市公共空间,尝试将现代与传统、居民与游客、公建与私宅融为一体,从建筑群体量、功能布置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对基地及其周边进行诠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彭泽群 《建筑与文化》2021,(10):137-139
长期的规划实践证明,混合用地是提高城市活力、实现集约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高混合度街区同时也增加了街区管理的难度,成为了犯罪案件发生的潜在环境因素之一.因此,探讨混合用地对街区安全性的影响有助于为城市功能布局提供新思路.文章以福州鼓楼区为例,从功能类型以及空间组合方式两方面研究混合用地对街区犯罪案件的影响,并从环境预防犯罪的理论角度提出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物质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以生活传承为切入点,实现两者的统一共存是历史街区传承文脉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活传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可以通过凸显文化特色、延续多样生活、保持街区功能与社会网络相对稳定的方法,结合具体形式实现街区的生活传承,并以此带动街区功能提升、引导街区空间环境更新与历史场景再现,从而塑造多彩的街区生活和空间意象,实现街区的活力复苏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主要以经济发展与资本增值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对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文化空间保护与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构成之一。文章将从形态学的视角出发,以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为例,基于现状调研与问题的分析,从土地权属划分、街巷体系、街区肌理、空间结构、建筑密度与尺度等形态学要素层面,以及"时间—空间"的维度探讨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从而形成"街区形态+院落空间+传统建筑"的策略体系,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中山南路-十五奎巷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宋皇城遗址北面,明清古城南部,街区总用地面积44.6万平方米。街区性质:以清耒民国初建筑风格为主,以杭州城市市井风貌为特色,以居住为主,融商业、文物古迹保护与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集中反映杭州南宋文化、民俗文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绍兴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蕺山历史文化街区与绍兴市空间联系日趋弱化的问题,以绍兴市蕺山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百度热力图等方法,探索街区活力强度及内在活力变化因素。研究得出,蕺山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活力不足,缺乏人流量,空间可达性弱,但其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预期在充分考虑"人、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后,把握街区定位,建立街区活力复兴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青岛历史街区为对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手段,对青岛历史街区进行微更新策略研究。明确青岛历史街区海绵城市改造的目标,提出对历史街区进行雨洪管理,采用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等创新理念,并针对历史街区的独特属性,对建筑、院落、交通空间、绿地广场空间选用了适合历史街区的海绵城市技术手段。以潍县路19号里院作为案例研究,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历史街区微更新的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以期实现历史街区雨水循环利用,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不断面临着更新与改造。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芙蓉街及周边地段日益凸显的问题和原因为出发点,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芙蓉街及周边地段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模拟计算。针对模拟计算得出的空间特征数据,提出空间更新改造方法的三个具体措施:调整功能组织、优化空间结构和改善空间形态。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与改造的关注点从"建筑实体"转向"空间脉络",推进历史城市公共空间中街区空间保护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邹宇航  吕梁  朱捷 《园林》2021,(4):75-80
随着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游客的造访带动了街区经济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旅居矛盾。以重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前台—帷幕—后台"理论与空间句法技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开放空间层次优化方法,满足游客与居民对开放空间的使用需求,化解历史文化街区旅居矛盾,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科学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国安  陈平  王继彪 《规划师》2007,23(9):34-35
珠海路历史街区是北海历史文化的象征,拥有众多的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目前,珠海路历史街区存在传统风貌遭到破坏、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应从历史保护和旅游发展角度出发,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配置、保护传统文脉、繁荣地区经济等措施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