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Planning》2019,(19)
平面构成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抽象形态要素的造型能力。以往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与建筑学专业特点的联系不够紧密。该文立足建筑学专业学科特点,进行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平面构成课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工程质量入手,在分析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建筑施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将工程设计模式应用于建筑学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之中,提出工程设计模式案例教学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通过对建筑学专业工程设计模式案例教学过程的展示和教学效果的分析,阐述工程设计模式教学的程序与特点。教学实践证明,建筑学专业建筑施工课程工程设计模式教学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还提高了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探讨了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构造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造型基础涉及范围较广,如何进行有效造型训练,培养观察方法,是建筑学造型基础教学中的难点。为攻克此难点,需要引入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建筑设计创新活动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并无缝对接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本文研究探讨的重点是建筑学专业造型基础的"1+3"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实践课程开展。"1+3"教学模式,"1"是指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的1个主要目的,即培养学生的造型思维与审美能力;"3"是指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的3个关键要素,即基础造型能力、平面转换能力、空间构建能力。遵循"1+3"理念,本文分述了建筑学专业造型基础实训课程的内容与特点、价值与意义、平台建设、教学模式与师资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年级才引入设计院实习等具体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笔者以建筑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科前沿引导、设计实践与基础教学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初学者的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始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爱春  张萍 《四川建筑》2014,(4):102-103
建筑学专科起点本科教育的教学中,突出专业性质,注重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避免与专科阶段的重复和脱节。根据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及专升本生源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现状,逐步修订并完善建筑学专升本课程体系结构,并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建筑学专业硕士培养要求中的一项重要目标。针对目前建筑学专业硕士课程中的实践设置问题,结合木建筑设计课程,探讨了"全过程设计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显示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木建筑设计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娜  曲亮  庄敬宜 《安徽建筑》2024,(3):129-130
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是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剖析专业实践课程思政现状,发掘思政融合的痛点与难点,提炼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策略,对实践教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进行探索与研究,进而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特色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政融合新路径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了建筑学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学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与意义,从加强美术基础课建设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两个角度,提出了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促使美术教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基于交流的"场环境"对建筑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当前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主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软土隧道荷载分项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优点并已广为应用,将软土隧道荷载视为随机变量,研究了隧道荷载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其建议取值,内容包括软土隧道荷载的影响因素,隧道荷载与土性参数的数学关系、土性参数的概率特征与分项系数以及隧道荷载分项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建议取值,以期对设计荷载的确定定量考虑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加大,基坑开挖过程对已施工坑底工程桩的受力和变形影响不容忽视,针对该问题,对深开挖条件下桩基进行了桩身内力及位移的工程现场实测。对比分析不同位置及不同长度的坑底桩基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规律。结合工程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基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探究了基坑开挖深度、桩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对桩身轴力、桩土侧摩阻力和桩身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受拉力作用;桩身混凝土在产生塑性应变前,桩身拉力随开挖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桩身混凝土应变超过极限拉应变后,拉力开始逐渐降低,桩身塑性区侧摩阻力变化显著。此外,坑底桩位置和桩长是影响其受力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相同位置处,长桩的桩顶竖向位移更小;靠近基坑中心部位的桩顶竖向位移大,桩身塑性拉应变区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国外文献关于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影响的研究方法,构造了测度就业一居住空间均衡的指数,对上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的就业-居住空间均衡性趋于减弱,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外围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外围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远郊区又是以就业为主要性质,但以制造业为主.城市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针对上述结论对现行城市规划政策进行检讨,并得出应该增加用地功能复合性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热压作用对超高层建筑楼梯间压差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楼梯间与前室压差分布进行实测,指出由于避难层对楼梯间的分隔作用,使得压差在不同分区内,呈现错位增长的分布规律。用Fluent 模拟对实验研究进行补充,通过拟合模拟数据,对原有热压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适用于有一处避难层的超高层建筑的热压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陆洋 《山西建筑》2012,(23):156-158
对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交通事件中视频检测原理及各种检测算法的优点,并以某路段为例,探讨了基于视频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模型的构成及性能提高方法,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4)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产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采取行动参与物联网的构建,并对物联网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需求,对物联网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在职业院校中应建立校企结合的物联网产业实训基地,同时给出了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与措施,以培养能够满足不同物联网层次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以有机聚合物和水泥两类胶凝材料做胶结材料的聚合物改性水泥(PMC),在建筑中应用很广。以聚合物不同掺量的改性水泥材料,广泛用作胶结,防水,堵漏,砂浆,装饰等材料,其用量将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信阳膨润土的特性,采用湿法对其进行提纯。分别考察了六偏磷酸钠用量、液固比、沉降时间、搅拌时间对提纯效果的影响,并用吸蓝(MB)法和X-射线衍射对提纯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信阳膨润土最佳提纯条件:分散剂用量0.125%、最佳液固比12、搅拌时间80min、沉降时间120min。膨润土的蒙脱石含量从61%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教室的热环境和人的知识背景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某高校自然通风教室春季热环境与热舒适性进行了现场研究。在介绍热舒适相关知识前后进行了2次现场调查,在学生填写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表的同时测量热环境参数,收集了86人次的人体热反应样本。结果表明,受试者在学习热舒适理论之前,对热环境的接受率高,而在学习热舒适理论之后,对热环境的接受率低,表明人的知识背景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 普及已经使城市空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 城市居民的通勤特征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 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小规模问卷调查,考 察信息通信技术对于通勤行为的影响。研 究发现,年轻人及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的 移动网络终端使用频率更高;上网频繁群 体的通勤距离更远、通勤时间更长;人们在 有无智能手机情况下可以接受的最长通勤 时间有接近半小时的显著差距。高频上网 组使用导航类APP的次数更多,也更容易 根据实时路况调整出行时间。包括个人属 性、上网习惯等因素在内的通勤距离影响因 素回归分析表明,每周上网次数的增加和智 能手机的使用这两项因素会使人们接受更 长时间的通勤。本研究旨在提升人们的出行 和通勤品质,制定面向信息化、智能化的交 通政策,为城市规划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