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炜 《热处理》2015,(2):38-40
研究了2.25Cr1Mo钢叶轮真空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后2.25Cr1Mo钢叶轮的显微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其力学性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叶轮的表面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2.
对30CrMnSi钢进行了淬火+低温回火的超高强度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越高,其强度越高;常规淬火温度淬火的韧性不足,亚温淬火的硬度偏低,均不能满足产品使用性能要求,低于常规淬火温度、高于亚温淬火温度的近亚温淬火复合热处理工艺可以使30CrMnSi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520 MPa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能满足产品耐高速冲击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兰  陈波  任学平 《金属热处理》2005,30(11):64-67
为满足柴油机柱塞套用材料的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渗氮钢25Cr5MoA,并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Cr5MoA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30℃×30m in淬火、油冷,随后600℃×120m in回火。经该工艺处理后钢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组织均匀细小,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满足柴油机柱塞套高强韧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火电设备,尤其是核电设备用发电机转子和汽机转子是典型的轴类大型锻件,其轴身直径达2950mm,单重200t,规定用2.8~3.5%Ni的低碳NiCrMoV钢制造。这类锻件在万吨级自由锻水压机上锻造。所用钢锭重200~500t。 这类锻件对心部冶金缺陷要求十分苛刻,同时为了避免重大经济损失,经锻后热处理和粗加工后要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为此锻后热处理应该解决锻件的超声波穿透性或衰减严重问题,即应达到细化、均匀化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SEM进行组织观察,通过拉伸和低温冲击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两种不同碳含量3.5Ni钢的力学性能和低温韧性的影响。两种3.5Ni钢热轧板分别经860 ℃×1 h空冷的正火处理和860 ℃×1 h水淬+(580, 610, 640)×1 h回火的调质处理。结果表明:含碳量较高的3.5Ni钢热轧态强度低塑性高,但-100 ℃冲击吸收能量低,经正火处理后试验钢的整体性能降低,而调质处理后强度和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均明显提升,塑性略有降低;含碳量较低的3.5Ni钢热轧态已经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经热处理后拉伸性能和低温韧性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1982年3月在KHIC炼钢厂安装了一台ASEA-SKF钢包炉。该炉的任务是通过精炼和真空脱气生产高洁净钢水,用以生产锻造钢锭和优质铸钢件。这台炉成功地满足了用户对钢质量的非常严格的要求,如由真空碳脱氧钢水生产发电机、汽轮机转子和叶轮用锭。本文阐述了用电弧炉和这台钢包炉联合生产430t级2.8NiCrMoV钢的操作经验,还提供了KHIC炼钢车间的概况和ASEA-SKF钢包炉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2020,(4)
对经正火和860℃油淬、640℃回火的含0.25%C、3.75%Ni、1.62%Cr、0.33%Mo和0.09%V(质量分数)的3.5NiCrMoV钢,分别在520℃、550℃、570℃离子渗氮18 h。检测了渗氮层的组织、表面硬度和硬度梯度及基体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在520~570℃离子渗氮的3.5NiCrMoV钢基体组织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渗氮温度的提高,渗层深度增加表面硬度下降。此外,采用硬度法测定的渗氮层深度与采用金相法测定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34CrNi3Mo钢压缩机叶轮进行了一系列不同的真空调质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34CrNi3Mo钢试样经880℃氩气淬+580~ 600℃回火后,其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794 ~850 MPa、抗拉强度为926~ 967 MPa、伸长率为14.6%~16.5%、断面收缩率为35.7%~45.5%、冲击吸收能量为39.4 ~44.1J,满足了该叶轮力学性能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动力卡瓦材料需要同时满足高强度、高塑韧性的要求,设计了不同成分的Si-Mn-Ni系高强合金钢,进行不同回火温度的热处理试验,研究了成分差异和回火温度差异对高强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成分的试验钢经过相同热处理工艺后,在保持较高的强度(Rm≥1200 MPa,R_(p0.2)≥1000 MPa)的同时,塑韧性(δ≥14%,ψ≥41%,KV≥65 J)良好;对综合性能最优的试验钢进行深入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发现,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其强度降低,塑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3.5Ni低温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影响的试验内容,结果表明,热轧状态的35Ni低温钢进行热处理,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和调整组织,提高综合力学性能。850 ℃正火及850 ℃正火+600 ℃回火处理均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NiCrMoV钢,其化学成分与众所周知的3.5%NiCrMoV钢的差别,在于将镍含量降到2.7%、铬含量提高到2.5%。化学成分上的这种变动,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回火脆性。用一个这种钢号的350吨钢锭,锻成一根直径为1900mn、长为6000mm的试验件和一件轴身直径为1500mm的轴。用试验件所作的预检试验表明:在经模拟热处理的轴向中心孔套料试样上,测得边缘区与心部区的ΔFATT值都在0℃左右,而测得的屈服点超过700N/mm~2。心部的FATT值是-25℃,边缘的FATT值则为-90℃。在生产性调质处理后,可以指望获得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生产实践中对冷冲模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提高强度和硬度往往带来韧性不足.因此,通过热处理改善冷冲模钢的强韧性,对提高其使用寿命十分重要.本文着重探讨65Cr4Mo2VNb钢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提出此钢的淬火温度范围为1070~1180℃,回火温度范围为540~590℃.在此范围内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以及SEM、TEM和EBSD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3.5Ni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Ni钢在860℃保温1 h水淬后得到细小的板条马氏体(LM)加粒状贝氏体(GB)组织;570℃回火后,LM的板条变粗,GB中的M/A岛也溶解消失,基体上有大量渗碳体析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继续合并长大,并且开始出现多边形铁素体,渗碳体也不断长大。回火温度为570~600℃时,低温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继续升高回火温度会使得低温韧性下降。研究表明:3.5Ni低温钢经860℃水淬+600℃回火的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生产实践中对冷冲模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提高强度和硬度往往带来韧性不足。因此,通过热处理改善冷冲模钢的强韧性,对提高其使用寿命十分重要。本文着重探讨65CrW3Mo2VNb钢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提出此钢的淬火温度范围为1070-1180℃,回火温度范围为540-590℃。在此范围内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15.
张朝生 《上海金属》2006,28(2):14-14
CrMoV钢用于发电用蒸气叶轮机的旋转轴材,因此不断进行化学成分对大型钢锭质量的改善,以及控制组织提高轴材性能的研究。近年来,为了节省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发电机组在频繁起动和停止的苛刻条件下运行,所以要求机组用旋转轴材要提高安全可靠性。日本制钢所从提高钢的韧性、弥补淬透性目的出发,就在CrMoV钢中添加了B元素,进行了为确保蠕变强度增加N含量,同时减少Mn、Ni含量,并改变热处理制度等研究改善钢组织和性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焊接技术》2021,50(4):38-42
文中通过分析12Cr1MoV钢与15CrMo钢的焊接性、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的差异,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采用低匹配方式选用焊材,并在考虑焊接接头韧性的情况下,严格控制热输入在8~15 kJ/cm,焊后立即以15CrMo钢侧热处理温度上限作为恒温温度进行热处理,降低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焊后接头经检验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产实践中对冷冲模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提高强度和硬度往往带来韧性不足。因此 ,通过热处理改善冷冲模钢的强韧性 ,对提高其使用寿命十分重要。本文着重探讨 6 5Cr4W 3Mo2VNb钢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提出此钢的淬火温度范围为 1 0 70~ 1 1 80℃ ,回火温度范围为 5 4 0~ 5 90℃。在此范围内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18.
周濂钊 《热处理》2000,(2):24-27
2Cr13钢按常规工艺调质处理后,虽然强度性能可达到要求, 温冲击韧性往往偏低为了提高该钢的低温韧性,本文了一系列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证明,2Cr13钢采用二次或三次淬火,其中第一次为常规温度淬火,而第二次,第三次为AC1 ̄AC3之间的临界淬火,然后高温回火,能明显提高钢的低温韧性,从而解决了要求较高低温韧性的冷藏船零件的热处理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在线淬火690 MPa级全压式LPG储罐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线淬火+离线回火工艺,钢板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强度降低,韧性有一定提高,回火后都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采用在线淬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后,合适的调质工艺虽能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但生产流程较长,能耗高。  相似文献   

20.
TBM盘形滚刀刀圈新材质DQ50钢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TBM刀圈新材质 DQ5 0钢的研究 ,总结出 DQ5 0钢满足硬度和耐磨性要求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讨论了对 DQ5 0钢刀圈硬度和耐磨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并采用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产品试制 ,硬度达到了 HRC5 7以上 ,并进行了现场试验 ,经试验硬度、韧性及耐磨性达到了 WIRTH公司的水平 ,可以替代 WIRTH公司的刀圈而进行国产化的批量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