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钨业》2016,(3):8-14
瑞金胎子岽钨矿床为隐爆角砾岩型钨矿床,钨矿体主要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的内外接触带中,受隐爆角砾岩筒形态控制明显。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浆岩、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等方面重点阐述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对矿化的富集规律、矿床的控矿构造、成矿模式的分析,推断了该矿床的形成与隐爆作用密切相关,探讨了矿床的成因,总结了成矿规模。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仙山岗银金矿区矿体特征及成矿地质特征,矿区属构造隐爆角砾岩型银金矿,区内构造发育,沿构造硅化破碎带发育隐蔽爆破角砾岩,角砾胶结物、孔洞充填有金、银矿物,在热液活动作用下富集成工业矿体,文章通过对上饶县新屋金矿野外工作和地质认识,对仙山岗银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卡拉盖雷铜矿床是那提拉构造成矿带内发现的火山岩型铜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的隐爆角砾岩、硅化蚀变岩和片理化蚀变凝灰岩中。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隐爆角砾岩的形态特征、岩石特征和岩相分带及其成矿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隐爆角砾岩筒受区域韧性剪切带和环形构造次级断裂的共同控制,为一向南陡倾的筒状体,主要由霏细岩和角砾岩组成,岩相简单,Ⅴ号主矿体整体产于角砾岩筒的爆破相角砾岩带,矿化蚀变分带、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定位严格受角砾岩筒控制,为上部富集Au、Pb、Zn,下部富集Co、Au的铜矿床。其他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分带同样受控于隐爆角砾岩筒。因此,隐爆角砾岩及与矿化有关的硅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是寻找类似火山机构及次火山岩型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山西堡子湾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淑芳 《黄金》2003,24(10):18-20
堡子湾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天镇断拱的阳高凸起之上的阳高山前破碎带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带上。矿床产出于堡子湾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角砾岩体中,矿体主要赋存于角砾岩体内部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其产状与角砾岩筒产状一致。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隐爆和次生富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属于次火山隐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中生代形成的隐爆角砾岩体中,隐爆岩体又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化与黄铁绢英岩化关系密切.本文论述了矿床的矿体、矿化及矿石等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6.
雷潭金矿区处于华南褶皱系闽东断拗带的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矿体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矿体受北东、北西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最为重要,与金矿密切相关。论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辽西南部矿床受断裂构造和隐爆角砾岩筒控制,矿床类型以火山热液矿床为主。按成矿作用方式可分为:次火山岩、火山-侵入岩及围岩中的裂隙充填型金矿,隐爆角砾岩中细脉浸染状多金属矿。已知矿床出露区化探异常发育,化探异常内是今后的重点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8.
磴上钼硫铁矿位于丰宁-隆化深断裂带内。区内岩浆岩以流纹斑岩伴生隐爆角砾岩为主。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区的岩浆岩及角砾岩筒的分布。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隐爆活动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及容矿场所,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钼硫矿床。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多伦义盛店铀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伦义盛店铀银多金属矿位于沽源—多伦铀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三段蚀变钾长流纹岩和满克头鄂博组次流纹岩体内的隐爆角砾岩中。银矿体呈脉状产出,铀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受角砾岩带控制明显,属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银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矿体定位及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区内矿化与硅化、萤石化、菱锰矿化、水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关系密切,矿化受火山—次火山岩体和NW-NWW向断裂带控制。NW-NWW向构造角砾岩带是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储存空间;NW-NNW向构造角砾岩带、次火山岩接触带及隐爆角砾岩带叠加复合部位是银铀多金属矿的最佳赋存部位。因此,构造角砾岩带、次火山岩接触带和隐爆角砾岩带可作为区内地质标志,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和地球物理异常,指导区内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曹家山金矿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群地层中,矿体受近EW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得出矿石矿物组分较简单,金主要是离散分布于碲化物和铋化物中,部分分布于方铅矿和黄铁矿中,矿床受构造控矿较为明显,属晚期低温热液隐爆碎裂-角砾岩型金(银)矿。  相似文献   

11.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中,属于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区已发现10 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角砾岩体。J7 角砾岩体是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其中共发现金矿体15 条,其边部和底部发育有脉状矿化,正在进行开采。通过总结J7 角砾岩体的地质特征,分析蚀变与矿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矿化富集规律,预测有利的矿体赋存部位,指明下一步找矿方向。同时,在分析矿化期次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形成过程,得出矿床成因属隐爆角砾岩型。  相似文献   

12.
嵩县店房火山角砾岩体西段金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森坡 《黄金》2008,29(12)
店房火山角砾岩体西段金矿勘查取得突破,新圈定金矿体5条,均赋存在断裂构造中。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化规律和找矿标志,对中深部成矿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金成矿前景较好,预计规模可达中—大型。  相似文献   

13.
金厂金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超大型热液金矿床之一,矿床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其中角砾岩型矿体占矿区探获总资源量30%以上,是矿区勘查工作重点。角砾岩型矿体在空间上呈东西向等间距分布,地表出露面积小,且具有延深大、规模大、品位稳定、资源量集中等特点。根据多年矿区勘查经验,重点总结了角砾岩矿体地质特征,研究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总结了构造、矿化蚀变、物化探异常、遥感异常等角砾岩型矿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由民采发现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糜棱岩型矿床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找矿,也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极大关注。通过对其与赋存条件有关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分析研究,发现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糜棱岩型矿床的成因与液态矿源从形成、运移及经过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胶东金矿床:基本特征和主要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本文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构造控矿和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总结指出,胶东金矿床分布于胶西北、栖蓬福和牟乳3个金矿床集中区,有三山岛、焦家、招平、西林—陡崖和金牛山5条主要控矿断裂带。赋矿地质体主要为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白垩纪郭家岭型花岗岩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系,白垩纪莱阳群底部也赋存少量金矿床。主要金矿化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其次为石英脉型和硫化物石英脉型,有少量金矿化被划分为蚀变砾岩型、盆缘断裂角砾岩型、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层间滑动构造带型和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属量在20 t以上的大型金矿大部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中型以上金矿床的矿石量加权平均品位为4.07×10-6。胶东金矿床主要受区域性较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控矿构造型式或位置主要有:断裂的拐弯部位、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断裂交会部位、入字型构造组合、帚状构造组合、菱形结环状构造组合和雁列构造组合,不同构造控制的金矿体的侧伏方向大致沿SW-NE同一直线方向展布。金矿床的蚀变、矿化、构造具有较好的分带性,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分带由弱至强表现为:网脉状—脉状钾化岩带、浸染状—网脉状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化岩带和浸染状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带(或黄铁绢英岩带)。前人虽然对胶东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争议包括:(1)关于胶东金矿类型的认识主要有岩浆热液型、胶东型、克拉通破坏型和造山型等。(2)关于成矿地质体及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的认识主要有:玲珑花岗岩或郭家岭花岗岩在金成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或者是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流体源于初始岩浆水;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源自中生代活化再造的前寒武纪增生变质杂岩,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来源,以壳源变质流体为主;地幔来源的煌斑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基性幔源岩浆脱水;胶东金矿的形成与伟德山型花岗岩及同期的脉岩、火山岩有关。(3)关于胶东金矿成矿时代的主要认识有:金矿同位素年龄范围为123.0~110.6 Ma,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120±5)Ma;或是认为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34~126 Ma、122~119 Ma和110~107 Ma 3个时段;有125~115 Ma和100~90 Ma 2期成矿。  相似文献   

16.
黄启富 《黄金》2016,(2):26-29
以地南金矿床位于力士山—新堡复背斜及其2条区域性大断裂之间。矿体受近NS向断层破碎带控制,呈板脉状、透镜状,主要赋存于德乌鲁岩体内接触带,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后期热液矿床。容矿围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和辉锑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文章着重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控制因素,对该区域或类似地区金矿找矿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毕力赫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座大型低温热液—斑岩型金矿,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和围岩火山碎屑岩内外接触带中.随着矿山开采工作的持续进行,该矿山资源量面临危机,加强探边摸底工作势在必行.为了寻找有效的地球化学找矿指标,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N)、等离子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多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门前山金矿床位于江西省金山超大型金矿田北西缘,是矿田内继金山、西蒋、石坞、朱林西等后发现的又一处具有影响的金矿床,找矿成果丰富了金山金矿田深边部找矿理论.矿区内金矿找矿,证实了矿田内金山-朱林、西蒋-石碑等主要剪切带及金矿体倾向上的深部延伸,剪切带的构造岩分带、蚀变分带明显,具有典型的"超糜棱岩、糜棱岩带-石英、黄铁矿、铁白石化带-金矿化(体)带"等构造岩-蚀变-金矿化三位一体的成矿特征.矿床成因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具有"火山沉积-区域变质-动力变质-韧性剪切带控矿容矿-改造叠加"的综合成矿模式.文章论述了门前山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石类型及组构、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及控矿韧性剪切带等地质特征,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祝德平  于超  廉永  杨忠臣  齐可昆 《黄金》2001,22(8):11-14
卓家庄金矿床是一个与中生代次火山杂岩体(二工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有关的小型金矿床,柱状矿体严格地受隐爆角砾岩筒的控制。从角砾岩筒中心向外,角砾粒度、成分、胶结物成分及蚀变均存在分带现象。全文着重阐述了金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矿床成矿规律,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阿吉勒金及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该区是武警黄金部队于2009 年预查工作中发现的一处具有良好成矿远景的多金属成矿区。矿区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矿化蚀变破碎带十分发育,地表可见较强的高岭土化、硅化及铁锰碳酸盐化等矿化蚀变。矿区附近多金属矿床(点)星罗棋布,构造活动形成的碎裂岩、角砾岩、蚀变破碎带,具有各种蚀变和矿化的地质体,物探激电中梯测量圈定的极化率异常区以及物化探异常叠加部位是寻找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阿吉勒地区具有找到大中型金及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