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纺织空调多风机送风系统的送风效果,分析了典型多风机送风系统并联运转时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纺织空调采用多风机送风系统并联运行的合理工况和设计运行要求,为正确设计和充分发挥多风机送风的优势,提高风机效率,降低送风系统能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络筒车间空调下送风技术的应用.分析了络筒车间采用空调下送风的可行性,实例设计了络筒车间空调下送风方式.设计计算和运行效果分析均表明:络筒车间使用下送风气流组织形式,具有降低车间温度、稳定并提高车间相对湿度、减少送风量、改善车间工作环境的效果,该送风方式与上送风方式相比可节能约29%.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FY36型废烟支处理机应用过程中残次烟支在进料口处被反复击打、剪断和遗漏拍打等问题,利用工作腔工作压力仿真技术对工作腔落料口端的导流风扇进行了改进.将导流风扇的外形设计为反鸟翼型,安装在进料口下方的主轴上,3片扇叶沿主轴均匀分布,安装角与主轴上橡胶打棒排列的螺旋升角相等,3片扇叶在轴截面的投影首尾相连接,导流角与螺旋升角成90°.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螺旋导流风扇解决了工作腔中残次烟支输送不流畅等问题,回收烟丝中含纸片量从(20±5)片/500 g降低到≤10片/500 g,纸筒完整率由不足40%提高到≥75%,残次烟支扒净率由不足85%提高到98%,有效提高了设备效能.  相似文献   

4.
试验目的:通过改变风扇的旋向,探讨气流运动方向对挂面质量的影响,以便选择合理的风扇旋向。 试验方法:风扇送风方向由上压风改为下吸风,装置见图示。 试验结果:见附表。试验分析:风扇向下压风,散热管散出热量,由上而下传递给挂架上的面(挂面),挂面得到热量,所含水分蒸发,达到烘干的目的。在烘干过程中,水汽受到向上的浮力,同时受到风扇的下压力,浮力削弱了风扇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形成  相似文献   

5.
徐竞  王峰  谭振华  陆秋芳 《食品与机械》2023,39(12):133-138,161
目的:合理规划移动冷库内货物堆放方式,合理设计风机的送风功率,降低冷库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以某冷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冷库的三维物理模型和k-ε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冷库内货物不同堆垛方式、不同送风功率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结果:在相同工况下,货物横置时平均库温为2.014 ℃,货物竖置时平均库温为2.006 ℃,均达到设计要求,且货框横置可以堆放162个,竖置可以堆放180个,竖置堆放可以让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在不同送风功率,运行15 min后,功率100%时平均库温为2.006 ℃;功率70%时平均库温为2.129 ℃;功率50%时平均库温为2.410 ℃,在3种不同风扇功率情况下冷库温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际选型功率过大,50%功率即可满足冷库满载运行的设计要求。结论:竖置的堆垛方式可以提高冷库的空间利用率,冷风机选型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温控智能风扇,利用DS18B20进行温度检测,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风扇转速和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具有随外界温度变化自动调节风扇转速,降低环境温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用电子冷却风扇替代传统风扇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电子风扇相较于传统风扇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及低温条件下的磨损程度。文章分析了在功率器件中发热量占主导地位的MOSFET的发热机理并进行了损耗的相关公式推导。在Icepak中搭建了冷却风扇和控制器的模型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设计最高环境温度下MOSFET的温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简述一款变频角磨机工作原理,对电机电磁参数进行设计分析以及对变频感应电机在电动工具上的应用等方面相关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为同类型变频感应电机在电动工具上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系统介绍了马铃薯贮藏通风参数计算与通风设计,详细阐述了空调室+地沟送风道、空调室+半圆/圆形送风道、独立送风道+地沟送风道3种通风方式库体布置形式、通风原理、风道设置及其设备选型、通风方式的设计思路与理念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纺织厂空调下送风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纺织厂空调下送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效果.通过分析空调下送风技术的原理与发展现状,在2万锭前纺车间及细纱车间分别进行了下送风设计与运行试验.认为:纺织厂下送风系统与多点喷雾无喷嘴节能中央空调机组相结合在节能降耗方面表现出较大优势.正确选择出风12'位置和形状尺寸以及出口风速、风向是设计下送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佳辉 《中华纸业》2014,(20):47-49
介绍了盘磨机磨盘与磨片的安装,引起盘磨机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对设计生产磨片的减振进行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对指导盘磨机设计和使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盘磨机磨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磨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磨浆和打浆设备,磨盘(或磨片)是盘磨机的核心部件,虽然盘磨机磨浆(或打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着功耗大、磨片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盘磨机的功耗、打浆质量、磨片使用寿命等均与磨片设计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盘磨机的功率消耗的计算、磨浆或打浆机理研究、磨片齿形设计理论和方法、磨片的材料选择与使用寿命四个方面介绍了盘磨机磨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并且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的工作对于盘磨机设计、研究、应用和性能改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某极地科考船舶上具有如低温实验室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舱室,其舱室空气环境设计面临很大的挑战,传统送风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孔板送风以达到设计温度要求。文章针对孔板送风末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经验和设计规范的缺乏等问题,在设计初始阶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进行气流组织模拟分析和优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面孔板送风形式可使该低温实验室温度达到设计要求。文章研究结果对船舶孔板送风末端的应用研究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纺织厂用蒸发冷却工位送风系统的应用情况,对某纺织厂浆纱车间和织造车间的蒸发冷却工位送风系统进行实地测试,系统分析其应用效果。通过实测得出:该浆纱车间背景区平均温度为36.44℃,工位区平均温度为33.5℃,蒸发冷却工位送风系统均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织造车间背景区2 m高度的平均温度为31.94℃,平均相对湿度为68.27%,满足设计要求;工位区布面处的平均温度为30.38℃,平均相对湿度为75.02%,蒸发冷却工位送风系统均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分析浆纱车间蒸发冷却工位送风系统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并对该系统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认为:只有合理设计与使用维护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蒸发冷却工位送风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某苹果气调贮藏技术研究中心的1#气调库为研究对象,采用k-ε紊流模型建立了苹果气调库内气体流动、传热与传质的三维数学求解模型。研究了冷风机送风速度、送风温度和加湿装置对库内湿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送风温度对库内相对湿度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送风温度的降低,库内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增大送风速度,气调库湿度梯度变小,货物区内湿度变大;在没有任何加湿装置时,气体区的湿度梯度明显大于货物区,库内大部分区域相对湿度为85%~90%,达不到苹果气调贮藏适宜的湿环境。综合考虑苹果气调贮藏适宜的湿环境,对于该气调库,在送风温度273 K,送风速度为5 m/s,采用加湿装置对库内加湿时,可以明显改善其湿环境,这对降低苹果干耗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温差送风在纺织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加大空调送风温差在纺织厂应用的可能性,并对该做法可能对纺织厂空调送风系统带来的影响、运行的经济性,以及给车间温湿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可有效降低送风系统能耗,但对车间温度均匀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汤伟  周阳  苏亚洲 《中国造纸》2013,32(11):54-57
以降低带有密闭气罩造纸机干燥部干燥过程蒸汽消耗量为目的,针对造纸机干燥部吨纸蒸汽消耗而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干燥部送风温度的方法。首先分析送风温度对吨纸蒸汽消耗量的影响,然后建立纸机干燥部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送风温度进行优化。仿真实验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对送风温度优化后,使带有密闭气罩造纸机干燥部蒸汽消耗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8.
文章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及设计方法,结合多风机送风原理和车间对均匀送风的要求,分析影响变频多风机送风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性能行点:节约能耗、全封闭干燥空间、室内温湿度均匀稳定、产品合格率高、品质稳定、自动控制、智能化管理、多品种对应等。系统组成:空气集中处理装置、双链条直线移行装置、移行回转装置、送风回风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强力搅拌风扇、自动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灌装操作空间提供分区域的不同风速送风和保证单向的气流组织,本研究通过CFD数值模拟技术严格设计并验证了送风顶盖内的喉部和组合导流板的细节尺寸,使得送风顶盖具有较好的流量分配和气流引导作用。首先定量计算了多种喉部尺寸选型的分流效果,从而确定了喉部9-11-5mm的组合,使得三个区域的流量分配符合预设要求。之后又优化了组合导流板对气流的引导作用,增加了短挡板,使气流按照预定路线对孔板壁面送风,避免了涡流和逆向气流产生。气流通过送风顶盖的分流与引导,灌装区气流流线齐整规则,流速分区且均匀,同时避免了瓶架缝隙内出现高速气流。本研究将设计与CFD模拟相结合,为灌装区洁净送风提供了优化设计思路与可靠送风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