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0型、32000型轴承滚道尺寸控制瓦房店轴承厂(116300)杨玉叙词:圆柱滚子轴承,滚道,尺寸公差2000型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无挡边,内圈双挡边;32000型圆柱滚子轴承外圈双挡边,内圈无挡边。在加工这两种类型轴承内、外圈挡边时,按设计图纸要求...  相似文献   

2.
章志慧 《轴承》2012,(9):1-3,8
分析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大挡边油沟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大挡边油沟新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推导了内圈大挡边油沟的尺寸参数设计公式及其车加工尺寸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表面波纹度是圆锥滚子轴承滚道表面的主要形状误差之一。针对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诱发的时变激励机理和动力学建模的问题,考虑流体动力润滑油膜与轴承轴向和径向变形耦合激励作用的影响,提出考虑时变激励的圆锥滚子轴承挡边表面波纹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时变激励下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振动响应特征;分析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幅值和阶次对圆锥滚子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解决圆锥滚子内圈挡边波纹诱发的时变激励及其动力学建模问题,为获得准确的含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动力学响应特征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结果显示,轴承的振动水平随着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幅值的增大逐渐加剧;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会改变轴承振动加速度响应频谱的峰值频率;当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的阶次为滚动体数目的整数倍时,圆锥滚子轴承振动值将出现峰值。因此,控制内圈挡边表面波纹度的幅值与阶次将有利于抑制圆锥滚子轴承的振动水平。  相似文献   

4.
曲培君  蔡黎黎 《哈尔滨轴承》2007,28(4):18-19,26
针对小型圆锥轴承市场不断萎缩的现状,将闲置的加工小型圆锥轴承挡边的HZ3MZ223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磨床加工范围变大,用于加工大型圆锥轴承挡边,此类轴承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双端面磨床DG400的加工特点,对其在加工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及球轴承内圈时所使用的辅助支承进行了设计,并详细介绍了辅助支承偏心量e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铁路轮对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发热直接影响轴承系统的工作性能与列车的运行安全。基于国内外圆锥滚子轴承发热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圆锥滚子轴承的发热分析模型,并基于353130X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就内圈大挡边仰角对轴承发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圈大挡边仰角对圆锥滚子轴承滚道与滚子间的发热影响不明显,而对滚子大端球基面和内圈大挡边间的摩擦发热影响很大,且存在一个对发热影响最小的内圈大挡边仰角值。  相似文献   

7.
圆柱滚子轴承因其既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也适用于高速旋转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带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在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的同时,还可以承受一定的轴向负荷,因此,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越来越广。而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滚道宽度对轴承的装配和性能影响很大,单挡边轴承内圈滚道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旋转及滚子卡死现象,因此,对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单挡边滚道宽度尺寸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的作用是对滚子运动进行导向,挡边高度尺寸影响轴承的组装轴向游隙,挡边与滚子接触位置是否适合对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风电增速箱中圆锥滚子轴承的寿命,降低轴承在高速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对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球基面和内圈挡边接触形式进行了优化减摩设计,改善了滚子球基面和内圈挡边运转时的润滑条件,减少了摩擦热,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范雁冰 《轴承》1992,(4):30-31,49
在3MZ2210型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磨床上,采用筒形砂轮端面加工3类轴承内圈中挡边时,应合理选择砂轮内径和调整磨床床头箱的位置角度。文中推导出有关的计算式。附图1幅。  相似文献   

11.
3MZl410SA全自动外沟磨床是磨削球轴承外圈沟道的的专用设备,在节约资金的基础上对该设备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同时磨削短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滚道及两挡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MZ204自动内圆磨床进行扩型改造,以原机床床身为基础,把机床改装成可以加工圆柱滚子轴承的设备,实现了圆柱滚子轴承的外滚道和挡边一次切入磨削,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3MZ156/1全自动双列球轴承内圈沟磨床只能加工调心球轴承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滚道的情况,对该机床床头箱、修整器进行了改造,使之能够加工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增加了加工种类。  相似文献   

14.
3MZ2130D-B是加工圆柱滚子轴承内滚道的磨床,为扩大其使用范围,使之适应多品种轴承的加工,对该设备支承装置和挡料板进行了改进设计,增加了部件的通用性,减少了备件储备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减变速一体化传动的概念,最大限度地提高传动系统效率,缩小传动空间。结合活齿机构和非圆齿轮理论,构建了减变速一体化滚动活齿机构。首先选定偏心圆作为激波器,建立了任意传动比下内齿圈的齿廓模型,并给出了活齿机构连续传动的条件。然后给出最大活齿个数与传动比变化的周期数、内齿圈齿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针对活齿个数小于2的情况,提出并联活齿机构,能够实现任意减变速一体化传动规律。最后以实现串联非圆齿轮的传动比为例,给出了减变速一体化滚动活齿机构的设计过程,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该机构的应用奠定基础,也可为其他类型的减变速一体化活齿机构的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T-117N数控内圆磨床原定加工范围为最大外径150mm,通过对该机床上料装置、测量装置、砂轮修整装置进行改造,扩大了加工范围,可以完成铁路客车轴承内圆终磨加工。  相似文献   

17.
陈耀伟 《哈尔滨轴承》2011,32(1):11+16-11,16
MZ208原为内圆磨床,现将修整器进行改造,增加砂轮两端面修整回转臂,实现砂轮外圆和两端面的修整在一个修整器上完成,达到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滚道及两挡边一次磨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滚动轴承动态接触特性数值模拟中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宝宏  刘颖  苏荭 《机械工程学报》2012,48(21):116-123
滚动轴承运转过程中的动态接触特性与轴承使用寿命密切相关,目前主要是利用各种数值模拟技术开展轴承动态接触行为研究。通过在ANSYS/LS-DYNA研究平台上开展不同模型设计参数下滚动轴承动态接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考察材料模型的设计、边界约束模式的选择和单元大小的定义等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由刚性体内外圈模型计算得到的滚子组最大应力仿真结果明显大于由弹性体内外圈模型得到的结果,且载荷方向上轴心位移变化起伏较大;采用外圈转动、内圈固定的边界约束模式时,轴承各组件上的最大动态接触应力值以及轴心在载荷方向的位移均高于采用内圈转动、外圈固定约束模式时的求解结果;单元大小也明显影响最终的动态模拟结果,较小单元尺寸下得到的应力结果明显大于较大单元尺寸下的模拟结果。研究结论可以为轴承动态接触特性数值模拟过程中模型构建方案的合理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翟万涛 《哈尔滨轴承》2011,32(2):66+86-66,86
在介绍圆柱滚子轴承滚道无油沟套圈的磨削加工方法的过程中,重点阐述了在3M1420沟道磨床中采用成形切入磨削方法及砂轮修整时的改进方案。实践证明,采用成形切入磨削的加工方法,能够实现无油沟滚道的加工。  相似文献   

20.
金刚石滚轮砂轮修整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轴承内圈双内沟的成形磨削,设计了金刚石滚轮修整装置。满足了产品的加工要求,解决了调心滚子轴承、调心球轴承、双沟球轴承和短圆柱滚子轴承加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