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3,(12)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雄激素(ADG)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的影响,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初步探讨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观察补肾调经汤给药后大鼠FBG血清FINS、ADG及APN水平的变化,并计算HOMA-IR。结果: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FBG、FINS、ADG及HOMA-IR值明显降低(P<0.05),APN值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FBG与AD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可通过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FBG、FINS、及ADG值,纠正低APN血症的途径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48-4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697515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4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GDM孕妇106例(GDM组),健康孕妇118例(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检查两组孕妇身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两组孕妇VEGFC基因rs1769751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rs17697515多态位点与糖、脂代谢及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孕妇相比,GDM组孕妇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空腹血清胰岛素(FIN)、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CMA-β)、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GDM组CC基因型频率为50.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75%(P<0.05)。利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C基因rs17697515位点CC基因型与GDM密切相关(RR=18.306,P=0.013)。CC基因型的BMI、FIN、FBG、HOMA-IR、TC、LDL-C及TG均高于CT和TT基因型(P<0.05);而CC基因型的HCMA-β和HDL-C均低于CT和TT基因型(P<0.05)。结论:VEGFC基因rs17697515位点CC基因型可能作为GDM的易感基因,在GDM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且与胰岛功能异常、脂肪代谢异常以及肥胖有关。VEGFC基因rs17697515位点多态性研究有助于揭示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与GDM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15-2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BGP及BMD水平,分析血清IGF-1、BG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IGF-I水平、低血清BG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年龄〉40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使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72例HUA患者(HUA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S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PG×FIns/22.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 1/(FPG×FIns)。并与6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UA组FPG、TG、IRI、FIns、SU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ISI水平明显降低(P〈0.05)。HUA组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SUA水平与FPG、TG、IRI、F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9、0.493、0.513、0.471,均P〈0.05),HUA组SUA水平与ISI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IR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7):100-101
目的:观察黄连与肉桂不同配伍干预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药效。方法:选取105例单用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配到黄连与肉桂(1∶0.5)配伍组(A组)、黄连与肉桂(1∶0.1)配伍组(B组)、安慰剂组(C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 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LDL-C)和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α)以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I)水平。结果:①治疗前,3组FBG、Fins、TG、TC、HDL-C、LDL-C以及血清IL-1β、IL-6、TNF-α以及HOMA-IR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6~0.664,P=0.964~0.517);②治疗12周末,A、B组FBG、Fins、TC和HOMA-IR水平显著性低于C组(P=0.001~0.000),而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0.294);③疗第12周末,A组血清IL-1β、IL-6、TNF-α和TG水平显著性低于B组(P=0.014~0.000)。结论:黄连与肉桂(1∶0.5)配伍降低IL-1β、IL-6、TNF-α和TG水平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8):114-115
目的:分析不同体重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PCOS病史孕妇126例,根据BMI将PCOS病史孕妇分为肥胖组(BMI≥24 kg/m2)及非肥胖组(BMI<24 kg/m2),各63例,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在妊娠中期产检时,检测所有孕妇的血清空腹血糖(FPG)、口服75 g葡萄糖后1、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定期随访,记录妊娠、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FPG及服糖后1、2 h血糖水平、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且肥胖组上述指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阴道顺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肥胖组阴道顺产率低于非肥胖组、剖宫产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肥胖组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PCOS者的围产结局较差,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临床对于此类孕妇应重视控制体重,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重症梗阻性黄疸减黄过程中血清TNF-α和IL-2及肝损伤的相关性,术前减黄对于免疫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以结扎胆总管(LCD)建立阻黄模型(LCD组,n=10),在建立阻黄模型1周后松解胆总管(ID组,n=60),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n=10)。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组、LCD组术后1周及ID组不同时间点TNF-α、IL-2的含量,同时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胆红素含量。结果 LCD组血清TNF-α为(1 320.58±82.15)μg.L-1,IL-2为(45.12±12.65)μg.L-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流1周时ALT和胆红素分别为(7.25±1.16)U.L-1和(51.03±7.52)μmol.L-1,与L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引流2周时已恢复正常,IL-2在引流4周时已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LCD组和引流组不同时间点的TNF-α与ALT呈正相关(r=0.762,P〈0.01)。结论 TNF-α和IL-2参与了肝损伤,术前减黄治疗对于急性重症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0):43-44
目的:探讨皮质醇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妊娠期糖尿病妇女(GDM)和40例正常糖耐量妊娠妇女,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空腹皮质醇、C肽、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分泌功能指数(HBC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OMA-I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CI、皮质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皮质醇均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皮质醇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福建省莆田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APM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971A〉G和妊娠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妊娠糖尿病患者 108例(GDM组)与糖耐量正常的孕妇112 例(对照组),测定其血脂和血糖水平;并采用PCR-RFLP方法鉴定2组APM1基因启动子区-3971A〉G的多态性.结果 2组APM1基因SNP -3971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A/A基因型患者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均高于G/G和A/G基因型(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n)均低于G/G和A/G基因型(P〈0.05).结论 在莆田地区汉族人群中,与G/G和A/G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者患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增加.A等位基因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APM1-3971A〉G与妊娠糖尿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代谢特征。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BMI)的测定结果,将94例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5)36例和非肥胖组(BMI〈25)58例。对2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子宫内膜≤5 mm)下各项性激素,各时点的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进行比较。结果①2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睾酮(T)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非肥胖组(P〈0.05或P〈0.01)。②肥胖组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 IR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或P〈0.01)。③肥胖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44.4%,非肥胖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性,根据体质量的不同其激素水平改变不同,肥胖者以T水平升高为主,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非肥胖者则以LH升高为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形拟杆菌对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46只 SD 大鼠按体质量的不同分为5组:普通饲料喂养组(A 组,n=8)、高脂饲料喂养组(B 组,n=8)、高脂饲料喂养+多形拟杆菌菌液灌喂组(C 组,n=8)、糖尿病模型组(D 组,n=10)和糖尿病模型+多形拟杆菌菌液灌喂组(E 组,n=11)。A 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B、C、D 和 E 4组采用40%脂肪和胰岛素抵抗诱导模型饲料,每只大鼠25 g·d^-1饲料喂养。适应性喂养4周后,隔夜空腹12 h,D、E 2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35 mg·kg^-1;A、B 和 C 3组大鼠腹腔注射0.1 mol·L^-1柠檬酸钠缓冲液。A、B 和 C 3组大鼠均造模成功,D 组死亡2只,E 组死亡3只。实验第1天开始,C、E 2组大鼠采用多形拟杆菌菌液灌胃,连续7 d;A、B 和 D 3组采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7 d。5组大鼠第0—12周采用电子秤称体质量1次。第0、4、8和12周,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5组大鼠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5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测定5组大鼠肠道多形拟杆菌的数量。结果与A、B 2组比较,C 组大鼠第1—12周体质量均明显增加,D、E 2组大鼠第6—12周体质量均明显降低,C 组大鼠第8、12周 FPG 水平均显著升高,D、E 2组大鼠第4、8和12周 FPG 水平均显著升高,C、D 和 E 3组大鼠第4、8和12周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肠道多形拟杆菌的数量均显著增多(P <0.05或 P <0.01)。与 C 组比较,D、E 2组大鼠第1—12周体质量均明显降低,第4、8和12周 FPG 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和肠道多形拟杆菌的数量均显著增多(P <0.05或 P <0.01)。与 D 组比较,E 组大鼠第6—12周体质量均明显增加,第4、8和12周 FPG 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6例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SBP、DBP、FPG、FINS、TC、TG、HDL-C、NO、ET、EDF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组患者NO、ET、EDF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而TC、TG、HDL-C、FINS、FPG、SBP、DBP水平均无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M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通心络胶囊对M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HbA1c)、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C肽(FC-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C-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的变化。结果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周后患者FBG、2hBG和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BA、FC-P和HOMA-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FBG达标时间为(4.1±1.4)d,2hBG达标时间为(6.9±3.2)d。所有患者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良好,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低血糖。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并使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白秀莲 《矿产勘查》2014,(10):33-36
目的:探讨青海西宁地区汉、藏族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血清尿酸(SU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将335例 MS 患者根据 SUA 水平与种族不同分为4组:汉族 MS 伴正常 SUA 组(A 组)98例、汉族 MS 伴高 SUA 组(B 组)111例、藏族 MS 伴正常 SUA 组(C 组)64例及藏族 MS 伴高 SUA 组(D 组)6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并采集静脉血行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 AI(apo AI)、载脂蛋白 B(apo B)、尿酸(UA)、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B 组的年龄、BMI、FBG、TC、TG、LDL-C、apo AI、apo B、hs-CRP 及 IL-6均较 A 组显著增加(P <0.05),D 组的年龄、BMI、FBG、TC、TG、LDL-C、apo AI、apo B、hs-CRP 及 IL-6均较 C 组显著增加(P <0.05);B 组与 D 组的 BMI、FBG、TC、TG、LDL-C、apo B、hs-CRP 及 IL-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 MS 患者高 SUA 的影响因素有:BMI、FBG、TC、TG、LDL-C、apoB、hs-CRP 及 IL-6,藏族 MS 患者高 SUA 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FBG、TC、TG、LDL-C、apoB、hs-CRP 及 IL-6。结论青海西宁地区汉、藏族 MS 患者高 SUA 水平与 BMI、FBG、TC、hs-CRP 及 IL-6相关;藏族人群在 MS 的预防过程中应该更注重 SUA 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胰岛B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6只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然后按3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0.5%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总共28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随即将28只2型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苯扎贝特干预组(DMB组),每组14只。另取14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B组给予苯扎贝特50 mg·kg^-1·d^-1灌胃,DM组和NC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灌胃。3组连续灌胃12周。分别测定药物干预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等指标。干预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观察胰岛B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经苯扎贝特干预后,DMB组大鼠血清TG、TC、FBG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血清FINS水平则较干预前升高(P〈0.05)。②与DM组比较,DMB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率、胰岛B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中Caspase-3表达,发挥抗脂毒性凋亡的作用,从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对新诊断的49例T2DM患者(T2DM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及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2组治疗前及T2DM组经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空腹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的水平。结果 T2DM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脂联素水平下降[(6.4±1.1)mg·L^-1vs(12.3±2.8)mg·L^-1,P〈0.01],内脂素水平升高[(36.2±10.6)μg·L^-1vs(13.5±9.2)μg·L^-1,P〈0.01];治疗后T2DM组与治疗前比较,脂联素明显升高[(9.1±1.4)mg·L^-1vs(6.4±1.1)mg·L^-1,P〈0.05],而内脂素无明显变化[(34.5±11.4)μg·L^-1vs(36.2±10.6)μg·L^-1,fqu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改善T2DM所导致的脂联素水平改变,而对内脂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缬沙坦组(A组)、卡托普利组(B组)和缬沙坦+卡托普利组(C组),每组40例。3组均采用严格控制饮食,胰岛素控制血糖,不增加机体活动量,并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B组采用卡托普利片治疗,C组采用缬沙坦胶囊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化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血压(SBP、DBP)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组治疗6个月后尿UAER及血TC、TG、LDL-C、Scr、BUN 和 FBG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C 组治疗6个月后尿UAER、SBP水平均较 A 组、B 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方法以新诊断的126例结直肠癌(CRC)患者为病例组(CRC组),以同期体检的13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群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间的差异,并对CRC患者的患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RC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FPG及PPG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及饮酒未进入方程,对结直肠癌未见显著影响;胰岛素抵抗对结直肠癌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