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磁絮凝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磁絮凝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铜离子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静沉时间、温度、pH值、磁粉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为100mg/L,pH值为8.0,静沉时间为20min,磁粉投加量为400mg/L时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铜离子去除率超过了97%,出水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低于...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氧化耦合絮凝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了电化学氧化耦合絮凝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HRT)和絮凝剂投加量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耦合絮凝技术处理焦化废水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当进水中CODCr的质量浓度为99 mg/L,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HRT为30 min,pH值为6.5,PAM投加量为600 mg/L时,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出水水质指标稳定,并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刘润泉  姚立忱  刘伟 《广东化工》2014,(7):163-164,170
经生化法处理后的含酚焦化废水,CODCr、总酚化合物、色度没有达到排放标准。通过试验研究了絮凝沉淀—膜分离法对含酚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停留时间对絮凝出水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大于30 ppm、pH在7~9之间,停留时间大于24 h时,絮凝法有最好的效果。絮凝后出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出水效果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翟袁桢 《净水技术》2020,39(z1):260-263
运用高效加载絮凝工艺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某雨水泵站放江污染物进行消减,考察了PAC、PAM和磁粉的药剂投加量及投加先后次序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温快速搅拌条件下,最佳投加次序为:磁粉→PAC→PAM,在PAC投加量为200 mg/L、PAM投加量为2 mg/L、磁粉投加量为200 mg/L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70.5%、TP去除率为96.2%。  相似文献   

5.
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墨盒清洗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盒清洗废水水质具有色度高、COD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墨盒清洗废水采用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进行处理。Fenton氧化阶段试验研究最佳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2 000 mg.L-1,Fe2+/H2O2的质量比为0.05,pH为3,反应时间为120 min。对Fenton氧化后出水进行絮凝试验,絮凝最佳条件为: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50mg.L-1,pH为8。实际废水经过Fenton-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TOC质量浓度为28 mg.L-1,色度为10度,相应的TOC去除率为92%,色度去除率为98.7%,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陶陪  浦诗悦 《山东化工》2016,(5):123-125
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的常规混凝法和加载絮凝法对水样进行混凝沉淀处理。以氯化铁和PAM作混凝剂,考察p H值、混凝剂投加量等参数变化时,加载絮凝法对三价铬、浊度、COD等的去除效果,确定加载剂的最佳投加量等工况条件,同时还对常规混凝法和加载絮凝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为36mg/L,PAM为1.5mg/L,加载剂为3 000 mg/L时,浊度可降到1.2NTU,铬的去除率95%以上,COD的去除率63%以上;根据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投加适量的加载剂可以显著地提高浊度、三价铬、COD的去除效果,且处理效果受混凝剂的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常规混凝法,这可以大大节省混凝剂的投加量,改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强化絮凝和生化试验,确定了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流程,研究了药剂种类、加药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絮凝剂对该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生化处理具有促进作用.当氧化絮凝剂投加量150 mg/L,停留时间7 h时,系统进水COD为1 500 mg/L,经强化絮凝、两级好氧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总去除率>94%,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絮凝和氧化相结合方法处理含硫废水。研究了絮凝剂的用量、絮凝时pH值及氧化时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处理后的废水中硫离子去除率为99.73%,其浓度为0.635mg/L,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0mg/L)。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某冶金企业硫醇甲基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絮凝、蒸馏、半焦吸附3个阶段进行处理,研究了絮凝剂投加量、絮凝陈化时间、絮凝搅拌速度、絮凝pH、半焦加入量、半焦吸附时间、废水的最佳吸附pH等参数对该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5 g/L,絮凝陈化时间2 h,絮凝pH 6~8,絮凝搅拌强度600 r/m in,半焦的投加质量浓度为50 g/L,半焦吸附时间100 m in,半焦的吸附pH 5~7。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毅  李平  罗曼  蔡旺锋 《化工进展》2016,35(Z1):281-284
磁加载絮凝法具有高沉降性、占地面积小、处理优良等特点,但存在对处理高浓度重金属废水的出水效果不好及尚未达到工业化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温度、pH、污染物的含量、水力条件、絮凝剂的种类及投加量对絮凝作用的影响,阐述了磁加载絮凝法在处理造纸厂污水、含砷废水、含铜废水、垃圾滤渗液等各种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研究,并通过对其应用研究的分析表明了磁加载絮凝技术不仅适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在油类、悬浮物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并且随着该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磁加载絮凝法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絮凝-膜法处理ρ(CODCr)为8500mg/L左右的甲壳素生产废水,实验考察了pH值、絮凝剂、助凝剂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废水的pH值为5~9,聚铁、聚铝、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mg/L,75mg/L和20mg/L时,絮凝处理的效果较好,废水的ρ(CODCr)能降至5000mg/L左右。经絮凝处理后的废水再经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0000的中空聚砜膜超滤和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处理,废水的ρ(CODCr)分别降至3910mg/L和170mg/L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菌株,命名为C4-3,对其絮凝活性及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4-3的絮凝活性物质主要为菌体分泌物;在絮凝剂投加量为1 mL·(100mL)、1%CaCl2助凝剂投加量为1~6 mL、pH值为8.0~11.0的絮凝条件下,C4-3对1~7 g·L-1高岭土悬浊液模拟废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芬顿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某焦化厂的二级处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小试优化条件用于实际尾水处理,考核指标为絮凝沉淀池最终出水COD。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的优化运行条件:H2O2、Fe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10、185 mg/L,pH为3.5。在此条件下,实际尾水系统出水COD低于80 mg/L,能够满足GB 16171-2012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曼  李多松 《广州化工》2011,(3):133-134,165
采用化学絮凝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冲灰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处理冲灰水样效果较聚合氯化铁好,当聚合氯化铝投加质量浓度为1 400 mg/L,pH值为7.9,搅拌强度为快速搅拌180 r/min、慢速搅拌40 r/min时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最好,悬浮物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2,3-丁二醇的絮凝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生物法制备2,3-丁二醇的后续分离纯化过程顺利进行,研究了絮凝法预处理2,3-丁二醇发酵液。选用10种絮凝剂,以絮凝率和蛋白去除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絮凝剂、质量浓度、pH值、温度和搅拌时间等条件对2,3-丁二醇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浓度及后续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出较优絮凝条件:以氯化铁为絮凝剂,质量浓度为23 g/L,pH值5.1,温度为20—50℃,搅拌时间15 m in,静置20 m in。在此工艺条件下,2,3-丁二醇的絮凝率和蛋白去除率均可高达98%以上,为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Span-20为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壳聚糖-DMC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度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引发剂浓度16 mmol/L、壳聚糖与DMC质量比1:6、油水体积比1:1。最佳条件下平均接枝度达到110 %。将得到的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用作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浮液,结果表明其絮凝性能优于壳聚糖和聚丙烯酰胺(PAM),且在pH值6.0、投加量为2.0 mg/L时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程银芳 《广州化工》2011,39(16):54-55,88
研究了石灰乳絮凝沉降法同时去除废水中铁和铜。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变量,如溶液pH值,石灰的配比,反应时间等对铁和铜(主要是铁)的去除率的影响。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废水中的铁和铜去除率高达99%,处理后残液中铁的浓度小于3 mg/L,铜的浓度为0.3 mg/L。  相似文献   

18.
水处理絮凝效果综合控制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如萃 《广州化工》2010,38(6):48-49,53
在分析絮凝相似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对现有絮凝控制指标G、GT、GTRe-1/2、E1t/3T、Eu、Fr等进行了综合对比,阐述了各个指标产生的理论基础及优缺点,并指出现有的絮凝控制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随着混凝理论的发展和混凝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迫切要求出现更符合实际、更科学的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对化学生物絮凝与化学絮凝两种工艺进行比较,两套工艺处理同一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出水CODcr的去除率比化学絮凝工艺要高约10%,TP平均去除率高约6%,SS平均去除率高约6%.而两工艺对NH3-N的去除能力均较小。从试验结果分析,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化学絮凝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