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菜籽油不皂化物中甾醇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沈平  刘尧 《中国油料》1994,16(1):29-32
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将菜籽油不皂化物分离为甾醇、4-甲基甾醇、三萜醇和烃四类。甾醇部分经乙酰化后,由气相色谱法分析,并采用硝酸银硅胶制备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分离。分得的主要组分经薄层、气相色谱、溶点、红外光谱和质谱鉴定,并分离得到β-谷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和Δ^5-燕麦甾醇等纯品,被认定的有24-亚甲基胆甾醇、豆甾醇、Δ^7-燕麦甾醇。  相似文献   

2.
巴旦杏仁油不皂化物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硅胶柱分离巴旦杏仁油的不皂化物,并用质量归一法计算了各主要部分的含量,其中甾醇含量最高。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甾醇和4-甲基甾醇以及脂肪酸进行分析,测定主要组分的含量。 甾醇部分经乙酰化后,采用含有硝酸银的硅胶制备薄层色谱分离,得到△~7-豆甾烯醇、α-菠菜甾醇、豆甾醇、△~5-燕麦甾醇、△~7-燕麦甾醇等五种甾醇的乙酸酯,并得到菜油甾醇与β-谷甾醇的混合乙酸酯,再经C_(18)-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β-谷甾醇乙酸酯。β-谷甾醇是甾醇部分的主要组分。 在巴旦杏仁油不皂化物中,未发现不可食用的有毒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牡丹籽油、核桃油、南瓜籽油、葡萄籽油四种特种植物油中的甾醇总量及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甾醇总量为240.0 mg/100 g,其主要组分是β-谷甾醇、Δ5,23-豆甾二烯醇和Δ5-燕麦甾烯醇;核桃油甾醇总量为100.5 mg/100 g,其主要组分是β-谷甾醇;南瓜籽油甾醇总量为299.6~358.4 mg/100 g,其主要组分是β-谷甾醇、Δ5,24-豆甾二烯醇和Δ7-燕麦甾烯醇;葡萄籽油甾醇总量为222.5~234.9 mg/100 g,其主要组分是β-谷甾醇、菜油(芸薹)甾醇和豆甾醇。分析结果为特种植物油的开发及加工提供了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毛梾Swida(Cornus)walteri Wanger果实油的28种嗅味成分以及非皂化物中的C_(12)~C_(31)共20种碳氢化合物,β-胡罗卜素、木栓酮、西米杜鹃醇、β-谷醇甾、5,8,22-麦角三烯甾醇、5,24(28)-豆甾烯醇、7,24(28)-麦角二烯甾醇、△~7-燕麦甾醇,22-二氢菠菜甾醇、菜油甾醇进行分离鉴定。其中木栓酮、西米杜鹃醇为首次从油中分离报道。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蜂王浆中的植物甾醇组成,蜂王浆样品经冻干、萃取得到王浆脂类物质,再经过皂化、衍生后使用HP-5MS 柱进行分离,采用GC-MS 对蜂王浆中甾醇类物质进行鉴定,并用GC-FID 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蜂王浆中除含有少量胆固醇外,还含有25- 羟基-24- 甲基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 - 谷甾醇、Δ5-燕麦甾醇、Δ7- 燕麦甾醇等植物甾醇;蜂王浆中总甾醇含量在51mg/100g 鲜王浆以上。其中,25- 羟基-24- 甲基胆甾醇、菜油甾醇、β- 谷甾醇和Δ5- 燕麦甾醇含量较高,分别占总甾醇含量的36.79%、6.30%、19.75% 和27.99%。  相似文献   

6.
从燕麦中分离出△~5-燕麦甾醇和β-谷甾醇,这是两种不同纯度的甾醇。研究它们在加热到180℃的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以及在油中只加β-谷甾醇与未加甾醇的对照组的抗氧化效果。 通过检查试验油样的脂肪酸变化,共轭烯和聚合物的形成情况,表明了油在加热过程中,所有加入△~5-甾醇的油样比未加甾醇的油样,热劣变作用慢得多。油中加入β-谷甾醇与空白试样相比,热劣变的速率相似。  相似文献   

7.
微孔草种子油中的不皂化物含量为0.6%。采用硅胶柱层析和硝酸银薄层层析方法,从不皂化物中分离出三萜醇和甾醇。已鉴定有4个三萜醇(β—香树脂醇、环阿屯醇、羽扇醇和24—次甲基环阿屯醇),11个甾醇[胆甾醇、Δ~7胆甾醇、菜油甾醇、24—甲基Δ~7—胆甾醇、β—谷甾醇、22—二氢菠菜甾醇、(?)子甾醇、豆甾醇、5,24(28)—豆甾烯醇、Δ~7—燕麦甾醇和7,24(28)—麦角二烯甾醇]。  相似文献   

8.
甾醇生理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正> 一、概述甾醇因其呈固态又俗称固醇,如胆固醇、谷固醇等。天然甾醇种类繁多,现已鉴别出的有近160种。分布很广,在各种生物体中几乎都有甾醇。早年根据来源不同,把甾醇分为植物甾醇、动物甾醇和菌类甾醇三大类。植物甾醇主要有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其他还包括燕麦甾醇、菠菜甾醇、钝叶大戟甾醇、芦竹甾醇、环木菠萝烯醇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等。动物甾醇主要有胆甾醇。菌类甾醇主要有麦角甾醇。(24种常见甾醇的结构图和中英名称对照及其性质请参见文献2。)然而近代分析表明,动物甾醇的主要代表胆甾醇在植物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也普  相似文献   

9.
结晶法分离纯化大豆甾醇中β-谷甾醇和豆甾醇单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β-谷甾醇和豆甾醇在环己酮中的溶解度,利用β-谷甾醇和豆甾醇在环己酮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分别用重结晶法提纯β-谷甾醇和豆甾醇,并对豆甾醇的结晶条件(料液比、结晶温度和养晶时间)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次结晶操作,β-谷甾醇的纯度可达到90%;豆甾醇结晶过程中采用料液比(混合植物甾醇与环己酮的比,g/mL)为1:3.3、结晶温度25℃、养晶5 h的条件下,经5次结晶豆甾醇的纯度达到96%.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层层析、溶剂结晶、高分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等方法对翅果油植物甾醇的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与分析,确定了β-谷甾醇、豆甾醇、豆甾烷醇、麦角甾醇、5-氯-豆甾烷-3-醇乙酸酯、麦角甾-5-烯-3β-醇、豆甾-5,24(28)-双烯-3β-醇、豆甾烷-7,24(28)-双烯-3β-醇、豆甾烷-3,5-二烯等1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紫外高效液相法(HPLC-UV)测定植物甾醇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方法。采用 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8 nm。实验结果表明: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38 min内均能实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2.52~50.30、5.08~101.60、5.10~102.00 μg/mL时,甾醇单体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1、0.9989、0.9991,检测限为2.5 μg/mL;日内精密度在0.06%~3.06%范围内,日间精密度介于1.56%~6.61%;加样回收率介于92.74%~106.25%之间。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4种植物甾醇中3种甾醇单体的含量,其中大豆甾醇和木甾醇中3种甾醇单体的含量组成差异较大,大豆甾醇中菜油甾醇和豆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63.80~251.23 mg/g和134.89~235.04 mg/g,远高于木甾醇中的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含量,而木甾醇中β-谷甾醇含量为(685.10±7.55) mg/g,则明显高于β-谷甾醇在大豆甾醇中的含量。相对现有的高效液相方法,本方法实现了对混合甾醇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3种甾醇单体的精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E中游离甾醇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维生素E中的游离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进行了测定,并对实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甾酸和甾烷醇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精炼植物油时脱胶产生油脚和脱臭副产馏出物内富含植物甾醇,这些副产物系为制取植物甾醇良好来源;所含植物甾醇主要有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等,其中,尤以β-谷甾醇量最丰。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但在侧链上有部分不同。另外,与植物甾醇共存的还有一种天然微量的双链饱和型甾醇,即甾烷醇。由于从植物甾醇内难以分离精制甾烷醇,一般是通过将植物甾醇加氢饱和而成。制取β-谷甾烷醇以β-谷甾醇、豆甾醇为原料,菜油甾烷醇以菜油甾醇为原料。  相似文献   

14.
葡萄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酿酒葡萄(美乐、赤霞珠、龙眼、霞多丽)的种籽为原料,提取葡萄籽油,经皂化、萃取制得植物甾醇。采用GC-MS方法首次分析了葡萄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结果从葡萄籽油中检测到6种植物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岩藻甾醇、豆甾烷醇、环木菠萝烯醇),其中白葡萄品种(龙眼、霞多丽)籽油中总甾醇含量高于红葡萄品种(龙眼、霞多丽)。在鉴定出的6种植物甾醇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其次是豆甾醇和菜油甾醇,岩藻甾醇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5.
光皮梾木油的嗅味及非皂化物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皮梾木Swida(Cornus)wilsoniana果实油的嗅味成分共鉴定24个成分。非皂化物含量为1.11%。碳氢化合物含有C14-C31共18个烷烃;另有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和桦木醇以及5个甾醇化合物,β-谷甾醇、22-二氢菠菜甾醇、菜油甾醇、菜子甾醇和5.24(28)豆甾烯醇。对油中的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光皮Lai木油的嗅味及非皂化物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光皮Lai木Swida(Cornus)wilsoniana果实油的嗅味成分共鉴定24个成分。非皂化物含量为1.11%。碳氢化合物含有C14-C31共18个烷烃;另有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和桦木醇以及5个甾醇化合物,β-谷甾醇、22-二氢菠 菜甾醇、菜油甾醇、菜子甾醇和5.24(28)豆甾烯醇。对油听β-胡萝卜及维生素E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水对植物甾醇在结晶分离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莺  刘福祯 《中国油脂》2002,27(4):50-51
对于溶剂结晶法分离混合植物甾醇 ,少量水的存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甾醇的收率 ,在某些范围内还可以提高豆甾醇的选择性 ,有助于得到高纯度的豆甾醇和 β 谷甾醇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甾醇单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环己酮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用重结晶法提纯β-谷甾醇,经过3次结晶操作,β-谷甾醇的纯度达到86.58%;利用菜油甾醇、豆甾醇在正戊醇和环己酮中溶解度的差异,经过5次重结晶,结晶产品中豆甾醇的纯度分别达到96.1%和93.9%.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阶段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5种甾醇(麦角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烟叶原料中5种甾醇的含量(质量分数)均高于烟梗,且两种烟草原料中的甾醇类化合物均以豆甾醇和β-谷甾醇为主;②在提取和浓缩阶段,甾醇含量均降低,降低量分别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21.35%和15.13%;③在掺配阶段,低浓浆中甾醇实际增加量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10.64%;④在打浆和抄造阶段,甾醇含量均降低,降低量分别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14.06%和14.18%;⑤其余工艺阶段的甾醇含量变化不大,最终再造烟叶产品中甾醇量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48.67%。   相似文献   

20.
油脂下脚中甾醇蒸馏浓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前言动物油中的胆甾醇,植物油中的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已成为当今甾体药物生产的主要原料,甾醇及其衍生物作为高级化妆品生产的乳化剂或特种基剂也已进入工业应用。谷甾醇和豆甾醇还以其独特的消炎、退热及抗肿瘤等功能用作临床医药,也早就载入多国药典。谷甾醇在纺织柔软剂、磨木纸浆光稳定剂、汽油乳化剂、颜料分散剂、鱼虾等动物生长促进剂、家蚕人工饲料添加剂、航天食品添加剂等多方面开拓应用也展显出良好前景。油脂中普遍含有甾醇。油脂中甾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