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验证带芯棒圆周剪切法的可行性,我们设计了模拟剪切设备,对无芯棒、单芯棒和双芯棒等不同情况进行单向剪切和圆周剪切的剪切试验,以观察不同情况不同剪切方法的剪切效果和某些因素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证明带芯棒圆周剪切法确实能获得较好剪切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剪切试验装置,进行了正应力保持常量下的剪切试验研究,得出法向收缩是不整合接触结构面剪切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重要结论,探讨了粗糙度、起伏度、正应力大小、岩性等对法向位移收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力法剪切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裂纹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应力法剪切的切口参数和长径比对剪切断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从宏观和细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周边切口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素法计算并分析了钢管在三种情况下的剪切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分析了应力状态对切口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试验的验证。为探索钢管无屑剪切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断裂力学逆问题及应力法剪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一个与应力法剪切有关的断裂力学逆问题,基于这个逆问题,分析了应力法剪切的裂纹扩展方向以及轴向间隙和裂纹扩展方向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规则剪断定律和应力法剪切的预加载荷方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粉体剪切试验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剪切试验装置,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用实例说明了剪切试验装置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扫描电镜对轴的应力法剪切断口的剖面试样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应力法剪切下料的剪切塑变区类似平盘形,且断口的轴向塑变深度很小,仅为0.1mm量级。这对提高下料精度和材料利用率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切口应力法剪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无切口应力法剪切模型,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从剪切断面质量,剪切力能和断口的细观分析等方面对无切口应力法剪切进行了深入探讨,证明了无切口应力法剪切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与广泛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坯料的需要量大大增加。缝纫机的机构紧凑,零件外形小而复杂,这样就使得坯料的生产,特别是精密下料成为新工艺、新方法的一个新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缝纫机典型零件棒料剪切的现状、棒料剪发的过程、特点、条件、对棒料的要求、剪切的影响因素以及坯料的疵病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二维平面均匀剪切流作用下,弹性支撑圆柱体在横向和流向运动的涡激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实现了雷诺数在[2000,5000]内,圆柱体在不同剪切率[0.01,0.05]条件下的涡激振动.圆柱体的横向振幅、运动轨迹、振动频率和升力系数及位移时历曲线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雷诺数,存在剪切率的“锁定区间”.雷诺数较小时,剪切率的锁定区间较小,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剪切率的锁定区间增大.在剪切率的锁定区间内,横向振幅增大,脱离剪切率锁定区问后,横向振幅迅速下降.计算结果发现圆柱体的运动轨迹可以完全不同于普遍认可的“8”形轨迹,在剪切率锁定区间内圆柱体运动轨迹似“小雨点”的外形,这是在平面横向剪切流条件下得到的圆柱体运动的新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现有剪切试验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砌体剪切试验方法,其结果表明优于现有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认真学习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超强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正在修订的200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采用该方法的条文规定尚存在着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同时本文作者提出了双向受剪承载力的三析线简化计算方法,对简化计算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校核示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用全息剪切干涉进行图象处理的方法。即用漫散射物体产生的漫散射光波照射待处理图象的方法。记录时,在多次曝光过程中移动漫散射物体,使待处理图像的空间频谱面在全息再现时,产生剪切干涉;然后对该平面进行空间滤波,实现图像处理。还给出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光学微分和图像相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环境激励下剪切型结构的层间刚度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该方法采用自然激励技术实现结构随机响应向确定性响应的过渡;推演了剪切型结构自由振动的参数解耦方程,简化了识别过程、降低了计算量.将自然激励技术、参数解耦方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三者有效结合,为环境激励下剪切型结构的刚度识别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以一个6自由度剪切型结构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识别结构层间刚度,可用于剪切型结构健康监测的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5.
差分法计算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纯扭转刚度及剪应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纯扭转应力函数的特点,采用差分法建立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不同材料区域内部各节点的差分方程.并根据组合截面的特征,将应力函数在材料交界面附近做线性化处理,建立基于不同材料的一阶导数关系式,得到补充方程.联立差分方程和补充方程即可求解此类复杂截面的扭转问题,得到扭转剪应力及截面扭转常数.算例表明,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扭转特性明显优于型钢-混凝土板组合梁.  相似文献   

16.
岩石节理剪切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纯剪切应力状态和双向压应力状态作用下节理模型的断裂机制。在已有的数值模拟和实验基础上,通过引入分形维数,推导了粗糙节理的摩尔-库仑剪切强度的改进公式。该公式的分析结果显示,节理尺度相对于岩体尺寸越大,节理的抗剪强度就越低,并且节理的抗剪切强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7.
剪切效应对纤维增强材料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iquid Composites Molding,LCM)预成型体铺料过程中,由于模腔的几何形状复杂性及纤维织物固有的铺敷特性,纤维增强材料通常发生剪切变形,引起织物局部渗透率变化。采用径向流动法研究了不同剪切角度下编织纤维毡的面内渗透特性,建立了理论预测模型,对主渗透率比和主轴方向2个关键参数与剪切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剪切角的增加,主轴的变化角度上升,而主渗透率比随剪切角的增加而减小,并且这2个关键参数的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议用纯扭构件全过程分析方法确定钢管混凝土组合材料综合剪切物理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抗剪切强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