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据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透露,国内首台空间在轨3D打印机在渝研制成功。空间在轨3D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10~30 mm/s,可打印的最大零部件尺寸可达到200 mm×130 mm,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首台空间在轨3D打印机最大打印尺寸的2倍以上,也超过了NASA上个月刚运至国际空间站的升级版3D打印机最大打印尺寸。经过两年的努力,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和中科院  相似文献   

2.
要闻回顾     
正全国首部《3D打印标准化白皮书》发布近日,我国发布了首部《3D打印标准化白皮书2018》。白皮书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3D打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办公设备及耗材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5日,第二届喷墨数码制造和3D打印国际会议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105开幕,本届会议共持续了3天,邀请了近百位国内外相关研究单位专家和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交流喷墨数码制造与3D打印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大会主席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苏州锐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谢永林博士首先致欢迎词,并作了题为《喷墨数字制造与3D打印最新进展》的演讲,阐述了数字喷墨技术的原  相似文献   

4.
王曙东  马倩  王可  谷元慧 《纺织学报》2023,44(3):210-220
为进一步推动3D生物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从当前3D生物打印方法的优劣及相关材料的固化成形机制出发,详细综述了国内外3D生物打印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针对3D生物打印技术,主要介绍了喷墨、挤出、激光辅助和立体光刻等技术的原理、过程和优缺点;针对3D生物打印材料,主要介绍了聚合物和生物陶瓷等材料的特性、固化成形机制和适应范围;针对3D生物打印应用,主要介绍了3D生物打印在血管、骨、耳、心脏等功能性组织构建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生物墨水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组织工程用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8月10日,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3D激光加工产品中心总经理周桂兵与江苏镁度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琼彬在大族激光全球生产基地签署3D打印战略合作协议。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与江苏镁度将在3D激光打印技术、产品设计开发、工艺应用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攻关3D打印关联关键技术,共建华东3D激光打印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开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拥有从膜材料研发、膜产品生产、膜装备制造到膜系统应用等技术体系最完善的公司,是国家级高新企业。公司建有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目前拥有一百多项核心专利。全资子公司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超滤膜生产厂家之一,其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创的砼式膜——第四代中空纤维膜被中国膜工业协会评为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记者了解到,国内首例企业进985高校的3D打印课程,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开展。该课程3D技术包括3D打印技术与3D虚拟技术(VR/AR/MR),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与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共计32课时(学分为2分),目的是通过应用式教学,让学员掌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在  相似文献   

8.
正9月28日,由江北区政府与工业级3D打印领航企业华曙高科共同打造的中国最大3D打印应用中心——重庆华港工业园正式落户港城工业园。它将"3D打印+"概念与传统产业完美融合,助力重庆及中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3D打印技术从应用研发走向产业化。同时,为江北区创新驱动发展带来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采用树脂逐层堆积固化的制造工艺,具有成型速度快、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高和形态相似等特点。因此,3D打印在殡葬行业受到关注和重视,3D打印技术在我国殡葬行业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首先,结合3D打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深入综述和讨论,总结近年来3D打印在殡葬行业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其次,分析3D打印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殡葬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出3D打印在我国殡葬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类型及特点,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如作为传统专业的融合,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工艺方向,作为独立设置的3D打印专业,基于3D打印技术的辅助教学,以及在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方面的应用。其分析结果可供3D打印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3D打印技术已逐渐进入了教育领域。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及传统实践教学的局限性出发,分析3D打印技术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开展3D打印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实施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特别是数字产品模型制造领域的应用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热门话题。桌面级3D打印设备的逐渐成熟和应用开始推动全球3D打印市场的兴起,全球工业分析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is Inc)的研究报告预测2018年全球3D打印市场将达到29.9亿美元。一、3D打印技术与3D打印机3D打印技术与3D印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3D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在医疗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根据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的特点,可以得出:在我国医疗领域中,3D打印技术拥有广阔前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有很大优势;3D打印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中仍存在技术缺陷,需要加强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三维(3D)打印成了当今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并被称为可能掀起新一次的工业革命,其应用领域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3D打印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即生物印刷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刚起步的生物印刷电子材料技术是将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高分子或水凝胶等具有电活性的材料,用印刷方法构建生物相容并有电刺激响应的2D和3D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智能支架。适于进行3D生物印刷的导电材料及支架材料是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简述了近年来以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为主的可用于3D打印的生物印刷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3D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中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服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首先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动态和典型案例;其次对3D打印过程中的3个关键部分:建模软件、成型工艺以及打印材料中的现有技术进行了汇总,分析了各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服装中的适用性;最后,探讨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服装领域的关键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可食用材料范围的延伸加快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但与工程材料相比,针对可食用材料的3D打印技术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文章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其应用领域,并阐述了食品3D打印机的结构构成,以及可食用材料3D打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可食用材料应用于3D打印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将对3D打印技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民间雕塑艺术作品进行复制,是实现艺术有效传播的关键办法。但艺术品的复制难度较高,很难百分百保证复制品可以还原原作风貌。而3D数字扫描及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复制时间、提升复制品精度。基于此,首先对3D数字扫描与打印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其次,对现下3D数字扫描及打印技术进行基本的技术介绍。最后,基于3D数字扫描及打印技术的优势和技术形式,对民间雕塑艺术的3D数字扫描及打印技术运用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工业4.0时代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之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便利。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服装的造型设计,而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以及私人订制需求。本文概述了3D打印的原理及分类,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并对3D打印的服饰设计进行应用前景展望。3D打印技术应用于服饰设计中还需要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的发展则需要设计人员的理念升级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建模、组装和制造的快速成型技术.蛋白质作为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可以用于3D打印技术中.蛋白质能改善3D打印油墨的结构并优化油墨的打印特性,且基于蛋白质材料的3D打印产品具有较好的营养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这有助于其在食品领域、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已...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革命性变革,它与生物技术结合,可以仿生与个性化地制造、特别是有生命的人体组织与器官,成为支撑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颠覆性变革的关键技术,文章综述了3D打印技术的分类,三维仿生重构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