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的搅拌设备,搅拌器在反应釜中,对不同流体物料之间或流体与粉沫物料之间,进行搅拌混合的一种新颖的搪玻璃或不锈钢反应釜,其目的是为化工设备更新换代,提高设备运转的稳定性,降低成本和节电。  相似文献   

2.
田永豪 《贵州化工》1997,(3):49-50,53
对于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或设备,其搅拌轴与反应釜或设备本体之间的密封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二种方式。本文介绍对于反应釜或设备内有液相介质的存在时,利用其相介质形成一种液封方式,对解决搅拌轴的密封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反应釜中裂解反应的变黏度搅拌过程进行研究,完成了不同搅拌形式下的反应釜釜体流场模型构建,进行了流体速度场模拟,并对物料流体速度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得到了锚框式搅拌桨、涡轮式搅拌桨、桨式搅拌桨在变黏度情况下的搅拌特性,进而对桨型设计优化起到提供依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聚酯合成过程中,搅拌桨为反应釜中极其重要的部件,搅拌桨的合理设计与优化,可提高搅拌效率并缩短聚酯合成反应时间。本文对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聚酯合成反应釜目前工况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发现其反应釜内流体存在混合不均匀及釜内流体"死区"现象严重。通过改变搅拌桨的转速、半径及倾斜角等方法,对搅拌桨进行优化和改进;并结合CFD Fluent商业软件,模拟改进后的搅拌反应釜的宏观流场结构。结果表明:搅拌桨倾斜角为60°时,反应釜内流体分布更为理想;框板式搅拌桨中间区域的流速增加,有利于减少流体的"死区"范围;将搅拌桨倾斜角改为60°,聚酯反应时间由10 h缩短至7 h,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远红外加热,溶剂法工艺生产树脂和涂料,消除环境污染,减少物料损失。介绍了昆明油漆厂设计的色漆生产工艺流程、远红外加热和带搅拌反应釜的设计,以及设备布局。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生物基环氧固化剂中试生产线反应釜物料搅拌时黏结搅拌桨叶、气体冷凝不充分、尾气排放超标等问题,对其工艺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加长进料管将物料直接滴加在搅拌器涡流范围内,以便其及时与釜内物料混合发生反应,以及降低物料黏度等方法解决了反应釜物料搅拌黏结的问题;并根据蒸汽的热负荷,计算冷凝器换热面积,更换旧冷凝器降低了不凝有机气体的含有率。通过改进生产线,生产中尾气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能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7.
<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反应釜中硫化剂的添加装置,属于橡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轴与一驱动电机相连,釜体上设置有入料管和出料管,出料管内转动连接有一螺杆,螺杆与搅拌轴之间通过两个  相似文献   

8.
<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反应釜中硫化剂的添加装置,属于橡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轴与一驱动电机相连,釜体上设置有入料管和出料管,出料管内转动连接有一螺杆,螺杆与搅拌轴之间通过两个  相似文献   

9.
轴封是搅拌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轴密封的型式很多,常用的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迷宫密封、浮动环密封等,而搅拌设备的轴封的任务是防止反应物料逸出和杂质渗入。因此,轴封装置的选用应全面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在我厂生产的代森类农药的装置中,代森钠合成反应釜底于常压反应釜,而釜内物料中存在的二流化碳,其沸点为46.3C,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0%,居剧毒物质。在试车初期,当时考虑的是密封效果,首选为机械密封,其泄漏的数量极少,对操作环境基本上达到了劳动保护的要求,但发生了几次轴封口着火现象,分析原因,机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对改质沥青生产工艺的几处关键改造,针对反应釜底结焦、物料管线堵塞等问题,采取了测定启动反应釜搅拌时间、改造反应釜底物料流出口、物料管线坡度低处增加三通放空旋塞等一系列措施。改进后的工艺可连续稳定生产出合格优质的改质沥青,年加工改质沥青6.5万吨。  相似文献   

11.
微波加热化学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微波反应器被应用于辅助化工生产中。然而,加热不均匀是目前微波加热化学反应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微波夹层反应釜内引入流体搅拌桨,并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将麦克斯韦方程、传热方程和流动方程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探讨物料介电特性、微波功率和搅拌桨参数对微波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物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在(2.16-0.28j)~(2.73-0.13j)之间时,微波加热均匀性较好;(2)加热2 s后,微波加热均匀性呈现出规律性变化;(3)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相同加热时间下物料温升变快,但搅拌功耗也越高;(4)叶轮直径和搅拌转速越大,物料的温度变异系数越低,微波加热均匀性越好;变异系数随着叶轮离底间隙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功耗随着离底间隙的增大线性减小;(5)搅拌桨参数对功耗和温度变异系数影响的显著性为:搅拌转速>叶轮直径>离底间隙。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反应系统中物料特性,将不同物料加入反应釜中,通过搅拌将他们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反应,生成需要产品.依据成套设备设计理念,应用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介绍了搅拌釜成套设备工艺流程,釜体的选材和规格尺寸及换热面积,撬装设备的优点,最终确定了一个既经济合理又能达到预期指标的搅拌釜成套设备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3.
轴封是搅拌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轴密封的型式很多,常用的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迷宫密封、浮动环密封等,而搅拌设备的轴封的任务是保证搅拌设备内处于一定的正压式真空,防止反应物料逸出和杂质渗入。因此,轴封装置的选用应全面考虑各类影响因素。浙江东阳农药厂生产的代森类农药的装置中,代森钠合成反应釜属于常压反应,而釜内物料中存在的二硫化碳,其沸点为46.3℃,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l%~50%,属剧毒物质。当时首选机械密封,其泄漏的数量极少,密封效果很好,但发生了几次轴封口着火现象。原因是机械密封泄漏量虽少,但…  相似文献   

14.
该高效搅拌混合装置称作Hi-F搅拌器的搅拌装置,与搅拌装置相比,可缩短1/2 ̄1/3的搅拌时间,该搅拌装置的高效能是利用上下两级不同形式的搅拌桨叶来实现的。上部桨叶由椭圆形外缘的圆弧状大型倾斜桨叶构成,搅拌面积相当大,而且由于上部桨叶分成两瓣,可以使上部桨叶排向下方的物料同量与下料桨叶的物料排出量取得平衡,这就样可以让广泛粘度范围介质在反应釜内形成循环流动。  相似文献   

15.
陈锋 《江西化工》2011,(4):185-188
化工生产涉及的物料大部分是流体,即气体或液体。气体或液体物料由一个设备转移到另一个设备,主要靠流体输送这一单元操作来实现。通过对流体输送装置的实训,了解化工生产中流体输送原理,掌握流体输送操作、离心泵性能测定、流体流动管路阻力测定和文丘里流量计的标定等,为后续单元操作训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套年产1 000 t聚丙烯酸树脂的反应装置,根据丙烯树脂生产的条件要求,依据国家标准,主要对丙烯酸树脂的反应釜进行设计选型,着重介绍了设计反应釜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反应釜的体积、釜体外形尺寸的设计,以及传热的设计计算和搅拌的选型等,通过对产品工艺特性的了解和物料特性的分析,进行设备选型,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求出设备参数,依照具体参数设计生产装置,保证生产安全高效,满足国家质检标准,减少设备费用投资,节省预算。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搪玻璃反应釜内的流场特征,用UG(Unigraphics)建立实际搅拌釜的三维简化模型,然后导入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应用Fluent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转速、流体介质和搅拌形式下反应釜的流场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速改变,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情况相同,仅仅是数值上有所改变,转速的增加使得搪玻璃温度计套表面所受压力增加;不同流体介质下,流体的流场有所差别,粘性较大的流体介质流场速度扩散相对要差,搪玻璃温度计套所受压力较小;对比3种不同搅拌形式(桨式、叶轮式和框式)下的流场发现,叶轮式搅拌器比桨式的流体速度扩散要好,框式搅拌器的流体速度分布最均匀,但是框式搅拌釜流场中搪玻璃温度计套所受压力也最大。  相似文献   

18.
蒋树会 《聚氨酯》2013,(1):76-77
<正>一、基本现状目前国内对于聚合物溶液或有机大分子溶液中单体或/等小分子物的脱除主要采取的办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抽真空脱除方法,即将液体物料放在反应釜中加热到要求的温度后即进行直接抽真空脱除,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原始的方法,众所周知,小分子逸出是在物料溶液表面上发生的,仅仅采用搅拌的办法不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反应釜是指能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常由釜体、传热、传动、搅拌及密封等部分组成。反应釜根据参与反应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工艺条件,对反应釜的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进行设计,通过对反应釜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本文通过对反应釜的结构设计研究,发现具有更经济和适用性能。新型石墨反应釜由石墨上封头、石墨筒体、石墨下封头和金属保护层组成:壳体金属保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反应釜1Crl8Ni9Ti不锈钢搅拌浆在使用含氯物料生产中的腐蚀破坏现象,选用4种材料进行现场挂片试验。得出腐蚀是氯离子的点蚀造成的,并建议使用含钼较高的1Crl8Ni9TiMo不锈钢或20号钢作搅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