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明岩 《江西化工》2020,36(5):149-153
本文对江苏省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设计,采用“进水池(利旧)+调节池(利旧)+斜板沉淀池(利旧)+中间水池(利旧)+芬顿氧化车间(利旧)+水解酸化池(利旧)+两级A/O生化池(改造)+二沉池(改造)+三沉池(利旧)+滤布滤池(新建)+活性炭吸附及再生系统(新建)+消毒池(新增)+外排及回用泵房(改造)”处理工艺,将出水由《化学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的一级标准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
江成广 《煤化工》2019,(3):13-16
为资源化利用煤化工产浓盐水和煤矿矿井水产浓盐水,中煤鄂能化公司进行了浓盐水分离提纯的技术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小试、中试,制定了"高效反渗透(HERO)+臭氧催化氧化(AOP)+降膜式蒸发(MVR)+超滤(UF)+纳滤(NF)+蒸发结晶"的工艺技术方案,工业示范装置72 h性能考核结果显示:硫酸钠、氯化钠产品质量达到工业一级品要求,硫酸钠产量2.35 t/h,氯化钠产量1.3 t/h,杂盐产量0.13 t/h,盐回收率96.6%。  相似文献   

3.
针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醇共沸体系,常规精馏难以分离。提出采用己烷-水双溶剂体系萃取分离MMA的新工艺。测定了不同温度下MMA(1)+甲醇(2)+正己烷(3)+水(4)、MMA(1)+甲醇(2)+环己烷(3)+水(4)两个体系的相平衡数据,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溶剂正己烷/环己烷、水的用量对萃取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的影响。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UNIQUAC模型对该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4.
根据以下标准反应,即25℃,1大气压下反应: AFeS_2(固)+11O_2(气) =2Fe_2O_3(固)+8SO_2(气)+790.6仟卡 8SO_2(气)+4O_2(气) =8SO_3(气)+187.92仟卡  相似文献   

5.
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以2.0mol/LHCl做溶剂,分别测定了以下反应NdCl3·6H2O(s)+4Gly(s)+Im(s)+3NaClO4(s)=[Nd(Gly)4(Im)(H2O)](ClO4)3(s)+3NaCl(s)+5H2O(1)各物质在298.15K时的溶解焓,再通过设计的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由以上结果和其他数据,推导出配合物[Nd(Gly)4(Im)(H2O)](ClO4)3的标准生成焓为-3456.08±0.19kJ/mol。  相似文献   

6.
洪凯 《清洗世界》2023,(4):13-15
针对分布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节约土地资源、节省管网及工程投资、出水水质指标要求高的特点,以某高新区水质净化厂高密度沉淀池+BAF(DN)+BAF(CN)+滤布滤池工艺为例,对2020年1~12月工艺运行情况分析。运行结果表明:高密度沉淀池+BAF(DN)+BAF(CN)+滤布滤池工艺全年对COD、NH3-N和TN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4%、97.27%和70.74%。工艺运行费用约为1.6元/t,该工艺适用于对出水水质要求高且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大氮肥》2020,(4)
为解决石灰软化带来的灰场扬尘和泥渣悬浮型澄清池排泥减量化等环保问题,通过对现有软化水和除盐水处理设施的部分改造,采用弱酸氢离子交换单室浮动床(新增)+强酸氢离子交换单室浮动床(利旧)+除碳器(新增)+强碱氢氧离子交换双室浮动床(利旧)+混床(利旧)的工艺路线,达到了环保要求,实现了软化水和除盐水处理设施的安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垃圾焚烧电厂废水的水质特征及主要来源,将废水分成低浓度污水、脱酸废水和垃圾渗滤液三种,采用分质收集处理的方法处理不同的废水。低浓度污水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脱酸废水采用"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反渗透(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UASB)+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高级氧化"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均可用于厂内回用,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介绍全膜法技术在国电汉川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通过TUF(管式超滤膜)+NF(纳滤膜)+SCRO(特殊流道卷式反渗透膜)+DTRO(高压反渗透膜)+MVR(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的工艺将电厂36 m~3/h的脱硫废水浓缩减量至8 m~3/h,废水含盐量提高至120 000 mg/L左右,进入蒸发结晶器进行蒸发结晶处理,最终产品为高纯度工业盐,产水作为电厂锅炉补给水全部回用。系统投运以来稳定可靠,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谈宾宾  李滨  金娟  马宏国  谭斌 《山东化工》2023,(12):250-254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受到电厂燃料、脱硫剂和工艺补充水水质等因素影响,水质波动大、成分复杂,主要表现为钙镁离子浓度高、悬浮物含量大、氯离子浓度高、腐蚀性强等特点,这成为了电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关键制约因素。通过“两级软化+管式微滤膜(TMF)+电渗析(ED)+反渗透(RO)”工艺中试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满足现行的脱硫废水零排放要求,完全可作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发铝土矿尾矿利用的新途径,采用低钙烧结法对铝土矿尾矿进行除杂处理,然后制备刚玉-莫来石耐火材料,主要研究了铝土矿尾矿-氢氧化钠-碳酸钙混合料的钙比(n(CaO)/[n(SiO_2)+n(TiO_2)])、碱比([n(Na_2O)+n(K_2O)]/[n(Al2O3)+n(SiO_2)+n(Fe_2O_3)])和煅烧温度(950~1 250℃)对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在用除杂后的铝土矿尾矿合成刚玉-莫来石材料时合成温度(1 300~1 500℃)对合成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钙烧结法除杂的最佳条件是钙比、碱比均为1.0,在1 150℃保温2 h烧结;经最佳条件烧结后,熟料中Al_2O_3的溶出率为88.40%,SiO_2、Fe_2O_3、TiO_2的去除率分别为59.02%、98.65%、98.57%。2)以除杂后的铝土矿尾矿为原料合成刚玉-莫来石复相材料时,最佳合成温度为1 500℃。  相似文献   

12.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以吸光度和色素上浮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乳化剂的HLB值、复合乳化剂类型及用量、稳定剂类型及用量对辣椒红色素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中色素含量为8.0%体系,所选的HLB值应在13.34左右;采用复合乳化剂Span-20(2.5%)+SE(37.5%)+Tween-80(60%),用量为0.6%;选用0.30%{海藻酸钠(0.20%)+羧甲基纤维素钠(0.10%)}时,乳化效果最佳,乳状液最稳定并观察其微观结构与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13.
《粘接》2012,(2):18
本刊讯据巴斯夫官方披露,巴斯夫将提高下列乙醇胺(EOA)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价格:单乙醇胺(MEOA)+提价50欧元/吨;二乙醇胺(DEOA)+提价50欧元/吨;三乙醇胺(TEOA)+提价50欧元/吨,或按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膜生物反应器(MBR)+超滤(UF)+反渗透(RO)"全膜法处理煤制尿素行业终端废水,介绍了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运行结果及运行成本等。运行结果表明反渗透装置淡水水质满足《工业锅炉水质》中的中低压锅炉给水标准,浓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古双喜  段婷  乔恒  巨修练 《精细化工》2014,31(3):273-282
氯沙坦为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于1994年首次在瑞典上市,2004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近年来一直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氯沙坦由咪唑环片断(A)、苯环片断(B)和(C)以及四氮唑环片断(D)拼合而成。该文根据各片断的连接次序不同,将氯沙坦的合成策略分为以下5种:"(B+C)+D+A"策略,"(B+C)+A+D"策略,"(C+D)+B+A"策略,"(C+D)+(A+B)策略"和"(A+B)+C+D"策略。并以该5种策略为主线综述了氯沙坦自诞生至今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刘世达  张强 《当代化工》2016,(8):1729-1731
实验采用Waring Blender法,在30℃筛选出了?-烯基磺酸钠AO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型AES两种较好的起泡剂并进行复配,确定最佳复配比为3∶2,在最佳复配比基液加入生物聚合物X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分子量为1 800万),正十二醇作用效果不同的三种稳泡剂,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强化泡沫驱配方:AOS(0.18%)+AES(0.12%)+AMPM1800(0.04%)+XC(0.08%)+正十二醇(0.04%)。对配方进行抗温性检测试验,得出75℃泡沫性能最好,发泡量为1 140 m L,析液半衰期达到78 min,泡沫半衰期能接近7.7 h。  相似文献   

17.
以二氧化硅(Si O2)和氯甲烷(CH3Cl)为原料,在铜粉催化下,采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研究了催化体系及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压力对CH3Cl转化率及甲基氯硅烷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合成工艺是:在Si O2用量300 g、CH3Cl流量50 m L/min条件下,催化体系组成是Fe(60 g)+Cu(15 g)+Mg(30 g)+Al Cl3(25 g),反应温度280℃,压力0.3 MPa;在此条件下,CH3Cl的转化率为62%,甲基氯硅烷的产率为60.3 g/h。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铈复合热稳定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煅烧碳酸铈的方法制备氧化铈,将其单独用作热稳定剂,并与三碱式硫酸铅、硬脂酸钙二元或三元复配,应用刚果红法考察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氧化铈具有一定的热稳定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稀土可与多个氯原子配住,使PVC中的C-Cl稳定,从而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氧化铈(0.67%)+硬脂酸钙(1%)+三碱式硫酸铅(0.33%)三元复配效果最好,PVC热降解温度为206℃,热稳定时间为1 450 s.  相似文献   

19.
1.含同数碳原子烷烃构造异构体的数目 N_烷=2~(n-4)+2~(n-8)+1 (1≤n≤9)式中 n为含同数碳原子烷烃的碳原子数 2.含有同数碳原子烯烃构造异构体的数目  相似文献   

20.
以电熔镁砂、α-Al_2O_3微粉、板状刚玉、白刚玉、金属铝及高纯镁砂为原料,铝酸镁溶胶为结合剂,氮气条件下1 700℃保温4 h分别制备了MgO基和Al_2O_3基Al-MgO-Al_2O_3复合材料。研究了氮气低氧分压条件下MgO和Al_2O_3稳定性差异对Al-MgO-Al_2O_3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揭示了MgO基和Al_2O_3基中MgAl ON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氮气低氧分压条件下,MgO比Al_2O_3更不稳定;在1 000℃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MgO和Al_2O_3反应形成MgAl_2O_4,随着温度的升高,C-O_2反应的进行,体系内氧分压逐渐降低,MgO不稳定,分解为Mg(g)和O_2(g)。在MgO基体系中,MgO分解量较多,导致局部氧分压升高,金属Al部分将被氧化成Al_2O(g),与N_2(g),Mg(g)和O_2(g)发生反应,生成片状MgAl ON:Al_2O(g)+O_2(g)+N_2(g)+Mg(g)→MgAl ON(s)。而在Al_2O_3基体系中,由于MgO分解量减少,氧分压较低,高温下金属Al转变成Al(g),与N_2(g),Mg(g)和O_2(g)反生反应生成板片状MgAl ON:Al(g)+O_2(g)+N_2(g)+Mg(g)→MgAl 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