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仪是承担环境连续监测任务的主要设备,不便于拆卸送往计量实验室进行校准检定,且送检周期较长,影响连续监测点数据的连续性。为按期校准固定式仪表,本文结合蒙特卡罗方法研制了能量补偿型高气压电离室和便携式137 Cs照射装置,利用天然本底辐射(陆地γ射线和宇宙射线)和便携式照射装置产生的137 Csγ射线参考辐射对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开展现场校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环境比对和现场照射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仪的校准问题,现场所得校准因子与标准实验室中校准因子的相对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
《核技术》2015,(11)
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现阶段D-D运行产生2.45 Me V聚变中子及次级核反应γ射线,为了解EAST运行期间辐射场的分布及强度,确保运行期间人员及环境的核辐射安全。针对EAST运行期间装置大厅内部存在较强的中子、伽马瞬变辐射场的特征,结合环境低本底辐射监测的需要,采用宽动态范围、快时间响应的场所辐射监测探测器,与高灵敏度、稳定性好的环境辐射监测探测器相结合的方式,围绕EAST装置布置13个辐射监测点,每点分别安装一台中子、伽马监测器。采用自行编写的Lab VIEW辐射监测软件进行数据采集,组建了一套EAST托卡马克装置的中子、伽马辐射剂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在2015年春季EAST实验中连续稳定运行了三个月,可靠性较高,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监测系统满足EAST核辐射监测的要求,同时为后续开展聚变堆辐射安全与防护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实验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运行时存在一定的电离辐射。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和放射性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结合实验监测数据对EAST装置周边环境及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影响状况进行了评估。采用光释光和固体核径迹法,对EAST装置大厅人员通道入口、屏蔽门内外、周边诊断室以及主控制室等场所的中子、γ辐射剂量进行累积监测。共布置了13个监测点,全年连续测量,以90 d为一周期进行剂量片更替与读数。统计分析了2010-2017年EAST装置上从事核辐射相关工作关键岗位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165人次,并利用Access软件建立了场所与人员的辐射剂量数据库。结果显示:扣除天然本底辐射后,装置大厅外的监测点以及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0.5 m Sv,满足电离辐射防护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是承担环境连续监测任务的主要设备,这类仪表通常不便于拆卸和安装,而且送检周期较长(一周左右),影响了连续监测点数据的连续性。为了固定式仪表的按期校准,结合蒙卡方法研制了便携式137Cs照射装置,利用PTW剂量计对辐射场进行标定,最后利用便携式照射装置对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进行现场校准实验。  相似文献   

5.
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是承担环境连续监测任务的主要设备,这类仪表通常不便于拆卸和安装,而且送检周期较长(一周左右),影响了连续监测点数据的连续性。为了固定式仪表的按期校准,结合蒙卡方法研制了便携式137Cs照射装置,利用PTW剂量计对辐射场进行标定,最后利用便携式照射装置对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表进行现场校准实验。  相似文献   

6.
通常环境核监测系统主要对γ剂量率进行连续监测,而气溶胶的监测仍然以人工定时取样测量为主。介绍了一种环境核监测设备,在对γ剂量率进行连续监测的同时,实现了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香港地区土壤、常用建材及路基体中~(238)U、~(226)Ra、~(232)Th 和~(40)K 含量的测量结果,由此估算了空气γ吸收剂量率和室内氡浓度,并且与初步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最后估算出天然本底辐射所致香港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3.24 mSv。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制成功的HGL型环境γ连续监测仪已经通过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部级鉴定。该产品可适用于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的内外环境的连续监测。 HGL型环境γ连续监测仪是用高气压电离室作为核探测探头,用MOS FET静电计作为前置放大级,经过精密的电压/频率变换后的脉冲系列送入计算机处理后,由打印机打印出输出处理的测量结果。 本仪器可以常年不间断地获取和处理环境γ照射量率及风速、风向的测量数据,是核设施环境γ连续监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对γ辐射剂量率的连续监测是核电厂常规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的主要内容。分析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的影响因素,对于识别核电厂的异常排放、建立应急监测本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德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2016年一整年的γ辐射剂量率逐时连续监测数据为例,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宇宙射线响应、气象参数的影响、核电厂的排放等,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γ辐射主要来自地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宇宙射线,气象参数的变化是影响γ辐射剂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快速傅里叶分析FFT和气象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存在明显的日周期变化。核事故时释放的放射性可能对剂量率监测结果带来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固定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原位校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定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广泛分布于核电厂内部,用于常规连续监测或核事故后应急监测。由于采用固定安装,不便于拆卸送往计量实验室进行校准。为了确保固定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量值准确,结合蒙特卡罗方法研制了周围剂量当量次级标准电离室和便携式γ射线辐照装置,并开展原位校准实验。将原位校准因子与实验室得到的校准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明利用便携式γ射线照射装置配合周围剂量当量次级标准电离室能够较好的解决固定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原位校准难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我国天然本底辐射水平数据的基础上,推荐了室内外γ辐射剂量率、氡和子体平衡当量浓度的典型值。估算的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剂量当量为2.3mSv,其中0.54mSv来自原生γ辐射,0.8mSv来自氡和它的短寿命子体。  相似文献   

12.
杨怀元 Mung.  WJ 《辐射防护》1990,10(4):267-271,285
本文介绍作者在美国河贡国立实验室工作期间,对该实验室材料科学部α-γ热室(AGHCF)的烟囱排出氚监测系统进行了改造,建立了HTO-HT连续取样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区分HTO和HT两种形态的氚,在取样体积流量为0.3L/ni,取样时间为一周(168h)时,系统对HTO的收集效率高于97%,对HT的氧化效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13.
高压电离室灵敏度因子的刻度和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用于测量环境本底辐射的高压电离室的刻度方法;给出了高压电离室测量地层γ射线和宇宙射线时的灵敏度因子及其误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周围环境中子和γ辐射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其性能、测点的布置和初步的运行情况。该系统设4个本地站,每个站内各有一台中子和γ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器,能自动连续给出结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区分加速器运行和“雨雪冲刷”对环境本底造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环境γ剂量率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方法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测量条件改进后γ剂量率的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16.
福岛核事故期间,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在秦山核电基地周围、杭州和舟山等地区开展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连续监测和瞬时巡测工作.连续监测和瞬时巡测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对浙江地区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未造成可监测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于2002年底在秦山核电基地周围建造了第二代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测量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秦山数据汇总站和杭州数据处理中心组成,多次监测到由核电厂排放烟羽引起的剂量率升高现象。随着监测手段的日趋多样化、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快速进步,根据连续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运行过程中,适时地对连续监测系统的监测设备、通讯网络等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几次升级和改造。截至2013年1月该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10年,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组成及系统升级与改造情况,并就这10年来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山核电基地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了秦山核电基地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为保证在野外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监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采取了温度补偿、防潮、防雷电等保护措施.对所获得的连续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环境γ辐射水平升高的原因.探讨了区分核电厂排放引起的环境γ辐射水平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安全反恐和连续监测角度出发,对运输过程中特殊对象的监测方法和探测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ESP的总体方案和设计思想,给出各传感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采取高可靠性的电子和机械工艺制作出ESP原型装置,通过初步测试,证明ESP方案和原理可行,传感器电路工作正常,可用于陆地运输过程中的敏感对象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蒙特卡罗程序MCNP(Monte Carlo N Particle Transport Code)建立了海洋γ谱连续监测的测量模型,模拟计算不同能量γ射线在海水中的衰减情况和有效探测距离。根据我国近岸海域海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性浓度,模拟得到不同晶体尺寸NaI探测器连续监测的本底谱,分析能量分辨率对全能峰本底计数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NaI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因素。最后针对我国核电厂周围海域中重点关注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并假设不同尺寸NaI晶体在能量662 keV处分辨率保持7.0%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尺寸NaI晶体探测器在海洋γ谱连续监测中的探测效率、本底计数率和最小可探测活性浓度等技术参数。模拟结果为海洋或其它水体中γ谱连续监测方法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