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亚辉 《节能技术》2021,39(6):566-569
为消除某台新建汽轮机在单阀状态下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采用受力分析法,对该机组在顺序阀状态下产生的汽流力进行研究.因轴承温度不高,故采用顺序阀从上部两个阀门进汽,产生汽流力把轴颈往下压,减小轴承油膜厚度,增加轴瓦对轴颈约束力,成功把轴振和轴承温度都控制在优秀值以内.计算了高压缸效率变化1%对热耗和供电煤耗的影响,对比了单阀和顺序阀状态下运行时的经济性差别,该机组从168 h试运期间被迫投运顺序阀,运行四年后未发现异常,证明该措施兼顾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解决新建机组在168 h试运前单阀状态下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亚临界325MW机组发生汽流激振故障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了汽流激振事故原因,得出蒸汽激振力过大为汽流激振的主要原因。从发生部位、低频振动频率特征、低频振动振幅变化、运行参数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特征几个方面分析了汽流激振的主要振动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汽流激振故障诊断的依据,并提出处理方案降低蒸汽激振力、提高轴瓦稳定性等主要措施预防汽流激振故障,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汽流激振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汽流激振产生的机理、振动特征及处理措施,最后结合一台300MW机组高中压转子低频振动实例对汽流激振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消振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汽轮机组汽流激振故障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了汽流激振事故原因,得出蒸汽激振力过大和轴瓦稳定性差这两个方面为汽流激振的主要原因.从发生部位、低频振动频率特征、低频振动振幅变化、与运行参数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特征几个方面分析了汽流激振的主要振动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汽流激振故障诊断的依据,并提出采用降低蒸汽激振力、提高轴瓦稳定性等主要措施预防汽流激振故障,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驱动合成气压缩机用汽轮机的机组振动事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出机组振动的原因为汽流激振产生的亚异步振动,并阐述此类振动的特点,通过缩短跨距,提高临界转速的方法,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类似的机组振动问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汽流激振的机理和振动特征,提出了对汽流激振应采取的对策,阐述了防止激振的设计准则和措施,介绍了国际各大制造厂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稳定性的基本判定依据.并结合泰州1000MW机组工程设计阐述了防汽流激振及轴系失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汽轮机调节级部分进汽引起的叶轮受力不平衡会导致机组受到的不平衡激振力显著增加,这种激振力是引起汽轮机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汽轮机机组的振动,分析了单通道和对称的双通道两种不同的进汽方式下试验台在低频段的振动情况,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对称的双通道进汽时,试验台由汽流激振力引起的低频振动相比单通道进汽时有大幅度的降低,轴系的稳定性和安全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某台300MW汽轮机的振动明显受到调门开启顺序和开度大小的影响,通过对机组的振动特征以及调门产生的汽流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调整阀门的开启顺序产生汽流力来提高轴承载荷并不能减小或消除该机组的振动,反而增大了机组的振动;原因是转子在汽缸中的径向位置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通流部分的间隙;通过采取合理的调门开启顺序和开度减小转子在汽缸中的偏移,虽然轴承偏心率减小、轴承载荷下降,但是振动水平明显降低了。由此可知,抑制汽流激振的方法有若干种,有些方法在现场实施起来可能会出现矛盾,此时首先需分析引起汽流激振的主要因素,然后采取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孟广波  张瑞青  张延峰 《汽轮机技术》2007,49(3):225-225,229
介绍了机组发生激振的原因及特征,针对某热电有限公司一台25MW供热机组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其振动的原因。并阐述了运行中机组发生汽流激振的处理措施和相关建议,供同类机组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00MW机组试运过程中中压缸启动升速出现的振动以及带负荷运行汽流激振引起的振动逐一进行剖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振动问题,使机组能够顺利试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