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带直管的旋风收尘器内石灰在450~770℃的中高温对HCl气体的净化效果.研究发现:消石灰自身煅烧反应对吸收效率有较大影响,石灰干式净化效率在650~670℃显示出峰值.烟气中的CO2促使石灰碳酸钙化,削弱了对HCl气体的吸收效果;但改性石灰与普通石灰相比,CO2分压的改变对效率影响较小.随着HCl气体质量浓度和烟气中钙氯当量比的提高,HCI的净化效率提高;但烟气中钙氯比超过4~6以后净化效率不再明显上升.采用带直管的旋风收尘器在合适温度下对HCI气体的净化效率在40%~50%.  相似文献   

2.
CO_2活化CaCO_3浆液对半干法烟气脱硫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O2气体对CaCO3脱硫剂浆液进行活化,以提高CaCO3与SO2的反应活性,从而使基于流态化的半干法烟气脱硫过程取得更高的效率。在高1.1m、内径12.5cm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以粒径为275μm、静止床高为98mm的粗砂作为流化介质,实验考察了活化时间、饱和接近度、钙硫比、脱硫荆粒径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钙硫比为1.2、饱和接近度为15~18℃、脱硫剂粒径为64μm时,经CO2气体活化后的CaCO3脱硫剂其脱硫效率可达92%,接近于相同条件下Ca(OH)2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3.
解海卫  张于峰  张艳 《动力工程》2007,27(5):793-796
针对垃圾焚烧烟气量小、组分中SO2较少、HC1较多的特点,建立了垃圾焚烧烟气旋转喷雾干燥法净化实验系统,并测试了在系统设计和运行中主要可控参数对脱硫脱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喷雾干燥法对HCI的脱除率较高,对SO2的脱除率较低,但可满足对垃圾焚烧烟气中SO2浓度的要求,同时可以保证较高的脱氯效率,特别适用于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提高化学计量比、喷水量、喷雾器转速,降低烟气流速都可以提高脱酸效率.  相似文献   

4.
流化床焚烧技术在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室有机废液具有量少、浓度高、成分复杂,舍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特点,目前主要从下水道排入水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文中提出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对实验室有机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研制成功了小型流化床焚烧炉与尾气净化一体化装置。焚烧温度可控制在800℃~950℃任一温度下,采用炉内脱氮与尾气洗涤净化相结合,以尿素为脱硝剂,在NH2/NOx)(摩力比等于2.5时.可脱去60%的氮氧化物;以NaOH水溶液为洗涤液,pH=11.85时,SO2,HCl吸收率分别可达到87%利97%。从而使尾气中NOx,SO2,HCl,CO有害气体低于国家环保标准,燃烧效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5.
《节能》1996,(11)
净化锅炉烟气减轻大气污染国家专利节能环保换代设备锅炉高效湿式除尘机实用新型专利号:ZL9221739.4净化烟气、减轻污染是科技人员长期执著的追求。70年代以来全国各工业企业普遍使用旋风除尘器,经使用证明:旋风除尘器效率低,工作不可靠,未除尽烟尘含量...  相似文献   

6.
液氨法吸收烟气中C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液氨法吸收烟气中CO2的新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采用液氨法时CO2可以达到很高的吸收效率和吸收比,是一种较理想的CO2吸收法。  相似文献   

7.
模型化合物吡啶加热氧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煤中吡啶型氮的氧化规律,选取吡啶为煤的含氮模型化合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烟气分析仪连用,在600—1400℃温度范围内,对其氧化产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吡啶氧化产物主要是NO、NO2、N2O、CO和CO2.N2O在750~900℃生成量最大;氧气量大于或等于理论氧气量的76%时,CO在650℃存在一个高峰,NOx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氧气量等于理论氧气量的59%时,生成大量CO,抑制了NOx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旋风分离方法捕集柴油机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为寻求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价格低廉、不用再生的尾气净化技术,利用旋风分离方法对柴油机微粒进行了捕集实验研究。研究中发现:微粒经过凝聚器后,其粒径分布发生变化,有30%~40%左右的微粒凝聚,这对于旋风捕集是十分有利的。初步研究表明:影响捕集效率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多种工况下的捕集效率为25%~49%,且中高转速捕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排尘结构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拉-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对常规旋风分离器和两个不同直管长度旋风分离器内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时气相场采用雷诺应力输运模型,应用随机轨道模型模拟湍流流场中颗粒的运动轨迹,并考虑气固两相之间的双向耦合.给出了不同排尘结构旋风分离器的速度、湍动能分布.对不同排尘结构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底部加延长的直管可以使灰斗中气流的速度和湍动能得到较大衰减,能有效防止已分离颗粒的二次扬尘.直管内仍具有一定的分离能力,分级效率实验表明,加直管后旋风分离器分级效率有一定的提高.对于给定的旋风分离器,直管长度应有一最优值.  相似文献   

1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岗岩多管水膜除尘器。它是由渣池、旋风子体、旋风子上部、内水槽、导向器、烟气分配室、排气管、集气室、回水斗、挡水板和洒水管组成;在渣池的上部固定装有旋风子体,旋风子体内纵向均匀开有多个旋风子下部;旋风子下部的上端与旋风子上部的下端通过豆光面同心连接;旋风子上部与内水槽为整体结构,内水槽上装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除尘效率可达95%以上。而且兼有脱硫功能;旋风子部分为花岗岩整体材料,耐腐蚀。寿命长等有益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锅炉烟气的除尘上。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逾渗理论的CaO吸收CO2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石循环吸收是一种高效而经济的减排烟气中CO2的技术,然而其循环效率降低较快,吸收剂利用率较低.为了对循环吸收过程有很好的认识,改善吸收剂的利用率,将逾渗理论应用于CaO与CO2反应模型中,对CaO颗粒吸收烟气中CO2的过程进行描述.实验数据与模型数据相结合,表明新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吸收过程进行描述:烟气中CO2体积分数对CaO转化率的影响主要在反应初期的化学反应阶段;小粒径CaO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aO的钙转化率.该研究为提高循环吸收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尿素-石灰湿法烟气脱硝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现有湿法脱硫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进即可以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技术,提出了以尿素-石灰溶液为吸收剂的湿法烟气脱硝技术.在试验中采用两级串连的填料塔为主体反应器,考察了吸收剂浓度(尿素/石灰)、空塔气速、吸收反应温度、pH值及添加剂KMnO4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浓度为5 %、空塔气速为0.4 m/s、吸收反应温度为60~70℃、以石灰调节PH为8~9、并添加0.04%KMnO4时,可实现84.8%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大口径管内流动时烟气在管内放热系数低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壁、芯结合的烟气紊流器,介绍了该紊流器扰流强化传热原理及其在硫酸余热锅炉改造上的应用,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后,该余热锅炉排烟温度比原来降低50℃,不仅锅炉热回收率提高了6.53%,锅炉蒸发量提高27.2%,而且达到了转化炉对硫酸烟气进口温度的工艺要求,硫酸日产量提高4%。年增效益12万元,节能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管式电除尘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制新型的除尘装置,本文对管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性能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模型实验,研究烟气流量、粉尘浓度、电场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关系和变化规律,发现在一定的粉尘浓度下,只要选择合适的电场风速和电压,电寺器的收尘效率可高达99.9%,说明在烟气除尘中,电除尘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SO2和CO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烟气中SO2和CO2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CO2质量浓度、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增大;随着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减小;随着进口气体中CO2质量浓度的增大,SO2的Koa逐渐减小而CO2的KGa逐渐增大;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SO2的KGa影响比对CO2的KGa影响大;氨水质量分数对SO2和CO2的Kga影响最大,其次是液气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废气净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喜贵  张振东 《内燃机工程》2003,24(2):42-44,49
研制了一种柴油机排出废气净化系统,主要包括捕集器、燃烧净化器和控制装置。该系统以液化石油气为能源,具有自动再生、净化效果良好的功能。在X195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在柴油机较宽转速和负荷范围内有效净化柴油机排出废气,微粒净化效率达80%左右,HC/CO的净化效率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对两台65t/h锅炉石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改工程进行了分析。在原有麻石旋风水膜除尘系统的基础上,保留麻石塔,利用旋流板技术改造为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工程实践表明,技改工期短,投资省,效果好。技改工期约30天,年脱硫单位投资约170元/tSO2,脱硫、除尘效率较高,当L/G=1.48-1.67,塔内反应Ca/S=0.77-0.84时,脱硫效率及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2%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工艺,它由两级分离装置——反应塔内部的惯性分离装置和塔外的下排气旋风分离器构成.在3000m^3/h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工艺的阻力特性、干燥特性以及脱硫性能,并将该工艺用于75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结果表明,在Ca/S比为1.3与近绝热饱和温度为8℃条件下,脱硫效率达92%,浆液滴干燥时间为1.5~2.0s,系统阻力为1kPa.  相似文献   

19.
钙基脱硫剂掺加粉煤灰在450_850_下的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沉降炉上进行了掺加粉煤灰提高生石灰烟气脱硫率的实验。实验表明:生石灰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烟气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这种作用与反应温度有关,反应温度为550℃~700℃时,效果最好。同时也研究了粉煤灰与生石灰掺混方式对气体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技术,阐明了石灰石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SOx和NOx)的吸收反应机理,通过气液固平衡理论对石灰石浆液吸收SOx和NOx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烟气中CO2对SOx和NOx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并给出浆液在吸收容量所能承受的最大气液比。当[CaCO3]=0.05mol/1时,临界点M=600-700;当[CaCO3]=0.1mol/1时,临界点M=1200~1300;当[CaCO3]=0.15mol/1时,临界点M=1900~2000。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