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VT-PWM变换器和其它的零电压开关型变换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基本的ZVT变换器中辅助开关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又带来了另一些的不足,主要是对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增加了额外的电压或电流应力。通过在电路中采用了缓冲单元克服了上述缺点,使主开关和主二极管较准确地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条件下开通或关断,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开关器件(包括辅助开关和辅助二极管)的电压或电流应力,同时电路结构简单,易控制。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理想的PWM控制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升降压DC/DC变换器,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讨论了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C-ZVS)的条件,最后给出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ZVT-PWM变换器和其它的零电压开关型变换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基本的ZVT变换器中辅助开关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又带来了另一些的不足,主要是对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增加了额外的电压或电流应力。通过在电路中采用了缓冲单元克服了上述缺点,使主开关和主二极管较准确地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条件下开通或关断,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开关器件(包括辅助开关和辅助二极管)的电压或电流应力,同时电路结构简单,易控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准谐振缓冲器的零电压(ZVT)零电流切换(ZCT)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此变换器中的缓冲器仅由一个准谐振电路构成,能使变换器的主开关同时实现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这种新的变换器具有现有各种ZVT或ZCT变换器的大部分优点,同时能克服这些变换器的大部分缺点。此外,此变换器能在很宽的线路和负载范围内以很高的频率实现软切换。所有半导体开关器件都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此变换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控制。对此变换器作了详细的稳态分析,其性能由一个小功率变换器的实验原型电路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PWMDC/DC变换器滞后桥臂零压范围较小、环流损耗大的问题,采用串联双变压器、滞后桥臂带辅助网络和倍压整流电路,提出了一种新型零电压零电流移相全桥变换器.首先分析了变换器在稳态下的各种工作状态,给出了相关计算公式,并制作了一台实验样机进行原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能够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滞后桥臂的零电压开通,重载下实现零电流开通,从而极大地降低高频电路初级开关损耗和次级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6.
一种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利用耦合电感取代常规滤波电感,耦合电感所感应出的电压通过功率变压器反射回原边,使变换器在零状态时的循环电流减小至零,以实现内管的零电流关断.通过改变耦合线圈的匝比,可以任意设置用于电流回零的电压幅值,以调节电流回零时间.该变换器实现了外管的零电压开关和内管的零电流开关, 由于在零状态时一次侧不存在环流,减小了通态损耗, 提高了变换效率.实验样机验证了该电路的主要性能,电压电流实验波形显示了三电平的低电压应力特点和零电压开通、零电流关断的软开关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工作占空比不能大于50%以及零电压开关(ZVS)难于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ZVS有源箝位双管正激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基础上添加了辅助开关管和饱和电感,利用有源箝位的复位方式使高频变压器的复位条件得到改善.在分析主、辅开关管一个开关周期中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得到了变换器各工作阶段的等效电路,并推导了电路关键参数优化选择的约束条件.研究表明,该变换器克服了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的缺点,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场合.变换器的变压器磁芯的复位电压可以大于输入电压,所有的开关管都实现了ZVS,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变换器都达到了较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变换器输出功率,实现开关管的ZVS,根据两组以上变换器交错并联的电路拓扑,提出了一种带辅助网络的两路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变换器次级电压的交错,使得滞后桥臂利用另一全桥变换器产生的交错电流实现ZVS.最后运用Saber软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这对大功率开关电源的研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DSP控制的新型全桥ZVS PWM 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全桥ZVS PWM DC-DC变换器零电压开关范围窄、占空比丢失严重,转换效率较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桥ZVS PWM DC-DC变换器.在一次侧串入耦合电感和隔直电容,使变换器实现了较宽的输入电压和较大的带负载能力.分析了这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零电压开关的实现,推导了耦合电感的选择依据.并且采用TMS320F240 DSP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了变换器数字控制系统.通过一台功率为48 W,工作频率为100 kHz的样机验证了这种基于数字控制的新型PWM DC-DC变换器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Boost ZVT-PWM电路的主开关管实现了软通断,但辅助管仍然是在大电流下关断,提出了一种新型Boost ZVT-PWM电路,并对工作原理做了详尽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新电路的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均实现了软开关,进一步改善了变换器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电压转换(ZVT)零电流转换(ZCT)脉宽调制式(PWM)直流—直流变流器.此变流器中的缓冲单元使变流器的主开关能同时实现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缓冲单元仅由一个准谐振电路构成.此变流器具有现有各种ZVT或ZCT变流器的大部分的优点,同时能克服这些变流器的大部分缺点.另外,这种新的变流器能在很宽的线路和负载范围内以很高的频率实现软切换.所有半导体开关器件都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此变流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控制.本文对此变流器作了详细的稳态分析,并通过一个小功率变流器的实验原型电路论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有源钳位ZVS-SEPIC拓扑,采用辅助开关和PWM信号调制,大大降低了谐振对变换器的影响,使得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均工作在ZVS状态,提高了效率.重点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LC谐振网络的设计参数,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Buck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控制环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设计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变换器控制环路的补偿网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瞬态响应及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和补偿网络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零压零流软开关直流-直流变换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型软开关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原理实验,所提出的拓扑电路实现了主功率开关、辅助功率开关及功率二极管的软开关,整机电路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代功率变换器的发展状况、新技术及其特点,研究了电流型控制技术和移相全桥ZVT软开关变换电路相结合设计开关电源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谐振电感、环路补偿和电流斜波补偿的设计.给出了 48V/50A现代通信基础开关电源模块的设计实例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The basic idea of intrinsically safe circuit and the discharge spark in the Buck converter in the explosive atmospheres were introduced. The Buck converter is the main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witch type of intrinsically safe circuit, which has two working modes: continuous inductive current (CCM --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and discrete inductance current (DCM --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The operating state of the continuous inductive current mode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energy of discharge spark in various operating modes is discussed. The total energy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witch frequency, in a switching cycle; the discharge spark energy has a maximum and a minimum value. Therefore, the Buck converter has smaller discharge spark energy than the linear power circuit and the switch type of intrinsically safe circuit can enhance the output power and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intrinsically safe power.  相似文献   

17.
给出硬件电路系统框图,然后结合采用移相全桥ZVS PWM DC/DC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推导并计算了几个关键的主电路参数,接着给出了产生PWM波相关的硬件电路图,最后在10kW的直流电源样机的环境下进行了实验并得出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