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破碎机不同的辊间距及破碎负荷对产品粒度及返料比的影响,根据季节的不同确定破碎机辊间距,达到延长造粒机运行周期、降低装置粉尘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粟升 《化肥工业》2011,38(4):32-34
通过分析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中返料比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破碎机-晶种性能曲线以及破碎机在不同的辊间距及破碎负荷时对产品颗粒粒度及返料比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破碎机辊间距及负荷的及时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不仅延长了造粒机的运行周期,而且降低了装置的粉尘量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大颗粒尿素装置流化床造粒技术的造粒机理、工艺流程;以颗粒数目为依据,建立了造粒系统平稳运行时造粒机进出尿素颗粒的平衡状态;分析了流化床造粒负荷与破碎机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颗粒尿素成品的合格产品数目与进入破碎机的颗粒数目有关,而与小颗粒晶种数目无关,为实际生产操作中破碎机辊间距调整及破碎机负荷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粟升  张春艳  文婧 《化肥工业》2010,37(5):28-30
通过对流化床造粒杌造粒机理的分析,提出以颗粒数目为依据,建立系统平稳运行时其进出造粒机的颗粒数目必须处于平衡状态.解析流化床造粒机负荷与破碎机负荷的关系,为实际生产提供破碎机辊间距调整的理论依据,以降低生产装置能耗.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双齿辊破碎机的破碎及排料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双齿辊破碎机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和原动机功率的确定方法,为新型双齿辊破碎机的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辊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辊式破碎机材料和参数的选择原则,提出了辊式破碎机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方法.为陶瓷企业辊式破碎机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董晋平 《中国玻璃》1995,20(1):27-30
本文以延长对辊破碎机使用寿命,简化其设备操作为目,从材质热处理,机械设计的角度阐述了提高对辊破碎机高锰钢件使用寿命、改造GF63双辊破碎机安全装置及传动轴支撑装置(对辊油箱)的原理,提出了就对辊破碎设备进行结构性能改进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破碎设备中,有多种破碎机,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锅炉类型选择合适的破碎设备。针对原双腔齿辊破碎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维护成本高的事实,在大修期间将齿辊破碎机改造成环锤式破碎机,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稳定,功耗极大降低,破碎机维护和备件更换成本极大降低,卸料粒度减小,达到了很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类型的粉碎设备对机制砂产品质量的影响,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立式辊磨及反击式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筛析法与动态图像法对颗粒级配、球形度、长宽比等粒度形貌参数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粉碎设备的机制砂产品中,立式辊磨产品的颗粒分布更加合理,反击式破碎机产品小于0.6 mm粒级的含量最高,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产品大于1.18 mm粒级的含量最高;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产品的长宽比在三种粉碎设备的机制砂产品中最高,其累计长宽比受粒度范围影响最小;立式辊磨产品的总体颗粒形貌参数优于反击式破碎机与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产品,反击式破碎机产品的颗粒形貌与颗粒级配参数在三种粉碎设备的机制砂产品中均为最差。  相似文献   

10.
双齿辊破碎机独有的结构,在破碎粘度大的物料时具备很强的优势,是破碎水泥辅料的重要设备,本文介绍了北方重工PGC型双齿辊破碎机的结构原理及创新点,为推动国内双齿辊破碎机的制造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樊幸昌 《玻璃》2008,35(6):42-43
镀膜生产线真空室经过一段生产时间以后,会积累大量的膜层溅射物,主要是在水屏蔽及输送辊道上,真空室的污染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必须进行检修保养.  相似文献   

12.
陈薇 《水泥工程》1997,(2):53-56
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莱歇磨料磨房水泥和粒化高炉矿渣的新设计思路。在保留水平研磨盘的同时府,新设计的莱歇水泥磨用了4个辊子。其中两个作为研磨辊,另外两个则作为研磨床预挤压的预压辊,这样不仅可大幅度提高研磨辊相单位辊压力,同时可在低磨振操作的情况下保证水泥的性能。新为设计简单可靠、研磨元件的使用寿命大于10000h,运转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其单位电耗显著低于管磨。且优于带高压辊压机预粉磨的管磨系统。  相似文献   

13.
纺牵卷一体机牵伸辊上丝路调节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纺丝丝束在纺牵卷一体机双辊牵伸机上的丝路形状与牵伸辊直径、双牵伸辊的夹角、左牵伸辊的调节角度和入辊丝的分丝宽度的关系 ,并找到形成最佳丝路时的各辊最佳角度 ,可很快地调节丝路 ,不会产生大量废丝  相似文献   

14.
设计的复卷机超声波测距系统利用了超声波传感器在测距系统中的显著表现,实时、准确的测量了成品纸卷的直径,以此直径输出值为根据,通过释放压纸辊压力负荷来补偿因纸卷重量变化和纸卷与前后底辊接触点变化所带来的压力波动,最终保持成品纸卷与前后底辊之间的压力恒定,使得造纸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ES复合短纤维生产过程中丝束经过卷曲机旋转侧面板处时产生黑丝。原因主要是上、下卷曲轮的端面不对齐,侧面板与卷曲轮端面产生间隙,间隙内的碎丝经摩擦高温作用而发黑。定期检查并调整上、下卷曲端面对齐,侧面板与卷曲轮端面贴合,可避免黑丝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过渡辊台——浮法玻璃生产线务必重视的一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玻璃工艺角度将可能涉及到与过渡辊台有关的工艺问题作了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以引起浮法技术人员对过渡辊台的重视,也便于技术人员在处理生产问题时能按图索骥查找到和过渡辊台有关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寄厚望于设备专业技术人员来提高、完善我国过渡辊台的设备水平以更好地实现其工艺目标。  相似文献   

17.
简介了低温水溶性PVA纤维的性能特点、应用领域、国内现状和纺丝工艺。结合以往低温水溶性PVA纤维生产线的设备配置情况,并根据单机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产能为1 800 t/a的低温水溶性PVA纤维生产线的流程进行了设计。重点对该生产线上主要专用设备的工艺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若要进一步提高产能,纺丝机可考虑采用层叠式结构,干燥机导丝辊的支撑方式应考虑采用双支撑式结构。  相似文献   

18.
回转窑托轮与轮带的接触应力及轮带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接触力学方法推导了托轮与轮带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利用ANSYS的二次开发功能,开发了托轮与轮带的有限元建模程序,建立了回转窑托轮与轮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接触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对2号窑的托轮轮带的接触应力进行了计算,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滚动接触过程中,轮带应力呈复杂交变状态,在与托轮的接触区内,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这使接触面表层易出现楔状掉块、开裂等接触疲劳破坏;在轮带回转过程中,每一点的变形均呈现凹凸交变的复杂状态,从而迫使筒体的变形凹凸交变,严重时导致窑衬松动脱落。  相似文献   

19.
周海军 《玻璃》2005,32(6):30-31,43
介绍了退火窑辊道的排布形式,对全钢辊方案、钢辊纤维包敷方案进行了比较,特别介绍了浮法薄玻璃退火窑辊子的排布方案,并提出了选用退火窑钢辊毛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