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详细地介绍了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钢材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方法” ,并与国际标准ISO1 4 5 5 6 :2 0 0 0 (E)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从而提出推广国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Instron1341电液伺服试验机进行了ZL111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利用Paris公式分析了该材料的裂纹扩展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可以利用Paris公式获得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计算指定应力强度因子幅下裂纹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3.
从热轧双相钢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研究了高强度热轧双相钢DP600的低周疲劳性能。采用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对DP600钢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DP600钢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曲线和过渡疲劳寿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结果显示低周疲劳条件下,DP600钢断裂裂纹起源于试样表面,裂纹扩展前期呈现部分脆性断裂特征,后期则以明显的韧性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情况及试验结果,并对他们的理论加以详细论述,同时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工程构件普遍承受疲劳载荷,从而导致疲劳失效。针对由316L不锈钢制成的标准紧凑拉伸试样,开展了一系列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试验内容包括不同应力比下的常幅加载和在常幅加载过程中引入单个拉伸过载峰。试验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具有很强的应力比效应,裂纹扩展速率随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引入单个拉伸过载峰后,观察到出现迟滞效应前发生了短暂的加速扩展现象。通过一种新的双参数模型来描述材料的应力比效应,并使用改进的Wheeler模型对过载后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描述不同工况下316L不锈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相似文献   

6.
落锤试验测定船板的无塑性转变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塑性转变温度是安全设计的重要参量,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和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利用落锤试验方法,测定了AH36级船板的无塑性转变温度为-25℃,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落锤试验方法简单,试验数据重复性好,当船板的服役温度高于NDTT时,基本保证船板不会发生脆断。  相似文献   

7.
通过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GDL-1型高强韧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得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评定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结果测量不确定度 ,以轧制厚度为 18mm的Q2 3 5B板材矩形带头短比例试样为例 ,建立了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影响试验结果 (ReL、Rm)的下屈服力FSL、最大力Fm、试样原始厚度a及试样原始宽度b等各项因素 ,计算出了各种因素的标准不确定度 ,得出拉伸试验结果 (ReL、Rm)的扩展不确定度 ,并给出最终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下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的最终测量结果分别为 (3 0 5± 5 )MPa和 (4 3 5± 10 )MPa。  相似文献   

9.
管真  孙永庆  李莉  田帅  刘振宝  梁剑雄 《钢铁》2020,55(1):72-80
 为了研究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ASPEX夹杂物分析、拉压疲劳试验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并结合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了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中夹杂物的粒径分布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的大小。结果表明,VIM+VAR工艺冶炼的1号试验钢总氧质量分数较低,夹杂物尺寸较小且质量分数较低,1号试验钢的疲劳强度比单真空工艺冶炼的2号试验钢高30 MPa,通过疲劳断口SEM观察,1号试验钢在表面基体起裂,2号试验钢的裂纹源是次表面的Al2O3夹杂物;相同条件下,1号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大于2号试验钢。  相似文献   

10.
在MTS Teststar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随机谱载疲劳裂纹扩展应用软件的开发。结果表明,随机谱载疲劳试验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和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梁启华 《江苏冶金》2007,35(3):17-18
经过试验,确定合适的分析条件,对直读光谱仪原工作曲线范围进行了扩展,样品分析表明,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高应力条件下岩石爆破裂纹扩展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某矿矿体内存在高应力和各向应力的不均衡性,利用自行改造的加载设备,进行附加载荷介质爆破裂纹扩展的模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介质爆破裂纹的方向及大小与附加的主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U71Mn、U75V和U20Mn淬火轨、以及加稀土镧和铈的U75V试验钢裂扩门槛值ΔKth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取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了钢轨组织、夹杂物、氢超标和残余应力等因素与Crack Length-Cycle曲线的关系,以及钢轨加入稀土镧合金、铈合金之后对钢轨裂纹扩展的影响,为分析钢轨性能、延长钢轨寿命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于波  刘北兴  景勤 《特殊钢》2001,22(1):20-21
弹钢60Si2Mn和轴承钢GCr15正常淬火(870℃和840℃)及高温淬火(1200℃)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淬火使弹簧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下降,而使轴承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裂纹闭合行为将很大程度改变疲劳裂纹扩展行为。针对316L不锈钢,结合常幅加载和单个拉伸过载试验和动态数值模拟方法,对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中的裂纹闭合现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详细对比了不同扩展阶段的裂纹闭合行为随裂纹长度、应力比和过载影响因素的变化,以及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个拉伸过载和裂纹闭合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理。结合裂纹闭合理论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等效应力强度因子被用来描述316L不锈钢的裂纹扩展过程,并提出316L不锈钢的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唐伟 《特钢技术》1999,(1):51-52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与一系列试验,证明大段材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在低倍试样上发现内裂纹这内裂纹与钢中气体有最直接的关系,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实际生产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远群  秦忠虎  黄彬 《黄金》2014,(1):34-38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往往留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矿柱。矿柱支撑采场顶板的同时还维护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因此矿柱的稳定性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因素。借助声发射定位技术手段,对不同尺寸的矿柱做了一系列试验,旨在探索矿柱试件在加载过程中变形、破坏规律,并对矿柱试件的变形、破裂作出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充填物对含孔洞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室内预制加工了含孔洞及石膏充填物大理岩,分别对其进行单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并对破坏前后试件进行CT扫描,分析其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含孔洞大理岩,石膏充填使试件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0.62%.二者峰前特征相似,均表现为孔周裂纹起裂引起第一次应力跌落现象,峰后特征则有所不同,石膏充填使大理岩变形的局部化特征更为明显.(2)峰后阶段,含孔洞试件声发射特征显著,裂纹扩展迅速,石膏充填试件稍慢,表明石膏充填遏制了试件的裂纹扩展.(3)含孔洞和石膏充填大理岩的破坏模型有所区别,含孔洞试件破坏裂纹较为单一,主裂纹以张拉破坏为主,翼裂纹在试件端部较多,部分从侧面贯通,形成块体掉落.充填条件下孔洞周边的裂纹更细更分散,小裂纹相互贯通,形成"X"状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初始微裂纹参数分布对岩石破裂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系统地了解脆性岩石破裂演化过程,依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非均质性二维细观弹性损伤模型,并运用FLAC2D数值分析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不同形态岩石试样的破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微裂纹长度和角度服从不同的随机分布时,岩石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破裂特征,其中初始微裂纹长度和角度均服从正态分布时,岩石破裂区域较完整;初始微裂纹长度或角度服从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时,岩石破裂区域较分散;初始微裂纹角度对于解释脆性岩石单轴抗压试验时岩石试样出现剪切破坏和劈裂破坏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当初始微裂纹角度均值ɑ=45°时,模型具有最小的峰值强度和轴向最大应变。模型还模拟了脆性岩石单轴抗压试验、巴西劈裂试验和断裂韧度试验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GH761涡轮盘650℃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GH761涡轮盘在650℃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结果表明:GH761合金在650℃初始应力强度△K(K)=30MN/m^3/2,保载90s时,裂纹扩展率较快,曲线斜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