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水城市理念源于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山水城市"根植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融合了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学"等理念,具有深刻的规划内涵和时代性。以浙江省江山市城南新城发展战略规划为例,思考山水城市理念在城市战略规划层面的研究应用,积极探讨"山水城市"的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中心载体 ;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体 ;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聚落 ;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 ;是自然力与人类创造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 ,城市的发展既要考虑自然界的和人类自身的因素 ,也要考虑城市内部特别是城市进入都市化、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以后 ,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于是出现了“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期盼 ,增加了对自然山水环境及山水城市的向往。山水城市正主导着人类的生活。因此 ,研究山水…  相似文献   

3.
山水城市理念与规划建设——以肇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阳  周永章 《规划师》2006,22(12):71-73
山水城市理念是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广东肇庆古城规划建设十分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和山水城市理念,其构成包括了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未来肇庆山水城市规划,一定要挖掘城市丰富的历史内涵,立足区域整体布局,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着力使城市空间形态与山水环境相衬,山、湖、城、江融为一体,注重人文历史环境保护,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人类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门户既是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之一,又是城市的窗口地段,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结合江西省永新县城仰山地区的规划设计实践对山水城市门户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山水城市门户设计必须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将人工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呼应,并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城市的特色与内涵;同时还应满足城市流通中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并借助山、水自然元素的引导,营造层次丰富、动态多样的城市节点空间.  相似文献   

5.
山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生态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城市理念是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广东肇庆古城规划建设十分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和山水城市理念,其构成包括了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未来肇庆山水城市规划,一定要挖掘城市丰富的历史内涵,立足区域整体布局,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着力使城市空间形态与山水环境相衬,山、湖、城、江融为一体,注重人文历史环境保护.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原则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构想模式,以期推动山水城市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倩 《城乡建设》2010,(3):64-66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中国许多颇具自然与人文景致的山水城市景观遭到破坏,传统城市的山水景观正在遭遇特色危机,这使人们开始对古代传统山水城市的美景感到无限眷恋,并开始挖掘传统城市的山水景观特色。中国传统城市的山水景观审美内涵及特征无疑给现代城市山水景观的塑造提供了思路。传统城市山水景观审美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审美方式和景观特征,现代城市山水景观塑造应该立足于这些审美情趣,结合地域特色,创造出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山水景观风貌。挖掘和发扬古代山水景观塑造的理念和精神,  相似文献   

7.
陈坚  李大伟 《建筑学报》2013,(1):106-107
1设计理念—一山水之城的文脉传承 山无水不美,水无山不秀."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城市构想,也是近年兴起的理想生活模式,旨在把城市营建在自然山水中,让自然山水融化在城市生活里,城市建筑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杭州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三面环山一面城"、 "杭州以湖山胜"……历来的名人雅士对杭州的赞美无一不是对杭州山水的标榜,因为有了这独擅天然之美的山水地理才造就了杭州的自然、历史、人文,产生了杭州城市特有的园林、建筑、艺术和城市的特质.在杭州城市文化传统中,围绕山水展开的探讨与营造从未间断.受山水长久浸濡,使得杭州城市渗透出特有的乐山悦水的文人气质.  相似文献   

8.
山水城市——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山水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学和环境美学,它考虑未来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它是为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工作的环境,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关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山水城市讨论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对山东有特殊的感情。山东意识几乎融入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山水文化原特色之一,是综合艺术。这是山水城市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华中建筑》2006,24(12):i0008
1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山水”何意?“山水”是自然的最高代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襁褓;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温室;水远是人类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生存伴侣。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建设"山水城市"有利于缓解这些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山水城市"融合了中国山水诗、山水画、园林艺术等深邃的内涵,又基于城市生态观,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把城市发展的方向哲学化、诗意化。基于"山水城市"理论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托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理法,结合历史文献及城市现状的研究,从宏观尺度探讨城市植被地域性特征的表达理法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魏婷 《城市建筑》2014,(6):212-212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容了人与生存空间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是情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环境,进而对城市环境的建造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谈植物景观的布局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刁克 《中国园林》2001,17(1):51-52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其景观的主体是植物,突出植物景观的塑造,减少构筑物及硬质景观,是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关键。由于植物的多样性、地域性,为植物景观的塑造提供了大量素材,只要运用得体,将极大地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改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13.
张斌  杜雁  高翅 《规划师》2009,25(6):31-35
项城市新城牛心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城市厅”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取向,提出城市“绿厅”的意匠,将市民广场和滨河休闲带两个功能相异的空间有机地整合在起,尊重人与自然的行为规律,营造城市空间秩序.对地域性历史文化进行空间转译,塑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刘国伟  赖伟王军 《福建建筑》2014,(1):111-113,78
万州滨江环湖地区是其历史发源地,是城市中心和景观核心区。本文对万州滨江环湖区域城市建筑、广场公园、空间节点三个场所要素进行了现状调研,提出依托自然山水景观,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建筑主题,改善人居环境是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重要主题策略。从文化和建筑出发,结合现代人居生活需求,展示主题空间,改善居住环境,形成建筑与文化的融合、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达到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住宅区滨海景观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洁玲 《中国园林》2012,28(1):65-68
由于越来越紧缺的城市土地,公共景观用地大多以带状为主.其中,位于城市中心,与城市一同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人文景观气息的滨海景观带就是较典型的景观带状设计案例.以深圳蛇口半岛城邦一期段滨海带景观设计为例,说明如何将滨海带景观设计与其城市辐射区域、居住区景观设计相结合,同时阐述项目内部景观建筑设计特点,以此来探讨如何满足市民及项目周边居民生活,休闲、活动与交流的需求,如何提升城市滨海生活区品质,以及如何创立沿海城市新滨海形象名片等景观设计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人居环境高功效植物景观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地区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筛选及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研究成果为科学依据,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上,在市政公园、居住小区、城市道路、政府办公环境等项目中进行高功效植物配置的实践,为华南地区建设高功效生态绿地作了有益的尝试,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行上 《城市建筑》2014,(32):21-2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景观也在不断加强。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规划,能够使城市的空间形象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协调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凤 《山西建筑》2011,37(11):204+233-204,233
对大连市星海阳光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介绍,指出该小区利用人体功能学理论和美学思想及园林植物多样性等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了复层针阔混交的生态型绿色生态居住空间,对今后同类居住区景观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苟平  黄颀 《重庆建筑》2005,(2):12-16
新世纪之初,中国各大城市形象发生巨变,特别是重庆市的景观规划为国内外同行所关注。为使城市更适宜人居住和生活,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成为重庆市的发展目标。如何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特色景观环境规划,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重庆市内景观规划的考察和研究,结合重庆市景观规划现状,本文重点分析并总结了建设特色景观环境的方法与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