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瑞明 《山西建筑》2009,35(29):65-67
针对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对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从理论上和实验分析上进行了阐述,得出异形柱框架结构和混凝土矩形柱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采用ANSYS软件,对比研究了异形柱框架结构与矩形柱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认为,异形柱框架结构与矩形柱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差别小;L形柱与对应矩形柱的杆端剪力差别大,而T形、十形柱杆端剪力与对应的矩形柱相差不大;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楼层角位移比矩形柱框架结构的楼层角位移略大,但异形柱的扭矩比对应的矩形柱的扭矩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3.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特点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超  张云 《山西建筑》2010,36(12):65-66
对异形柱框架结构与矩形柱框架结构在设计中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整体计算分析方法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从事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工作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抗震性能的劣势会影响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的地区,其高度不超过12 m的规定,严重限制了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针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不足,其应用受限的问题,引入成熟的隔震技术,设计一幢8层(含隔震层)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按1/5的缩尺比例制作试验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以研究隔震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适应性。通过试验,考察了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各荷载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将隔震技术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的地区可实现降低一度设防的隔震效果,普通隔震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及隔震措施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扩大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阶段的刚度迅速衰减会对隔震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异形柱的框架结构较一般砖混结构具有可改造性强、抗震性好、开间较大和布置灵活等特点。异形柱框架比矩形柱框架的明显优点是:在房间内可完全消除突出角,使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增大,便于家具布置与装饰。现将异形柱设计施工中的一些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建岚  罗素蓉 《工业建筑》2000,30(1):13-15,56
为了研究异形柱对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观测空间框架结构的开裂及破坏过程,做了两榀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一榀矩形柱空间框架结构的大型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现行规范,以天津某实际工程为算例,对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柱的计算长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普通柱框架结构柱的计算长度取值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异形柱框架结构柱计算长度的规律.最后给出了异形柱框架结构柱的计算长度设计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普通异形柱节点和矩形柱错层节点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4个异形柱错层节点在小轴压比(0.05)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节点错层高度、节点剪压比及节点翼缘对错层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天津市大开间住宅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轻结构技术规程》(DB29-16-98)中有关异形柱节点承载力公式对‘延性节点‘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对错层异形柱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易丹 《四川建材》2007,33(2):195-199
在已有普通异形柱节点和矩形柱错层节点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4个异形柱错层节点在小轴压比(0.05)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节点错层高度、节点剪压比及节点翼缘对错层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天津市大开间住宅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轻结构技术规程》(DB29-16-98)中有关异形柱节点承载力公式对‘延性节点’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对错层异形柱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雷昌祥  陈开凤 《四川建筑》2005,25(4):81-82,85
针对梁式转换层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对厚壁异形柱的截面延性性能进行了探讨,找出了影响厚壁L形截面柱延性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具体工程为例,结合近年来对大开间密肋楼盖的研究成果,对大跨度异形密肋楼盖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探讨了此种结构用于实际工程的一些设计问题,包括楼盖结构形式、构件尺寸及间距等方面内容,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6):156-158,165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异形柱框架结构与矩形柱框架结构的空间分析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两种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地震反应,得出:异形柱框架结构与矩形柱框架结构的各层线位移很接近;L形柱与对应矩形柱的柱端剪力差别大,而T形、十形柱,其柱端剪力与对应的矩形柱相差不大等结论。本文所得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异型柱框架结构设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异型柱框架结构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异型柱在住宅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增军 《山西建筑》2012,38(4):37-38
以具体工程项目为例,探讨了混凝土柱实腹钢梁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分别阐述了结构选型,抗震设计,单榀排架设计等方面应注意事项,指出混凝土柱实腹钢梁单层厂房与门式刚架设计中的异同点,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鲁蓉 《山西建筑》2008,34(1):85-86
依据GB 5002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1-200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轴压比限值、框架柱侧移二阶效应、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梁端弯矩调幅、风荷载作用下柱的剪力5个问题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应用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和性能优势,分析了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1个不同配钢形式的核心型钢混凝土柱试件进行截面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形式核心配钢均能有效提高柱截面在较高轴压比下的曲率延性系数.介绍了2个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实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建议和深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预应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在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材料和力学行为复杂,需要借助数值模型加以准确模拟。本文基于杆件结构纤维模型程序,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杆系结构及构件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本文对往复荷载下的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试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试件,以及一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由于采用了合理而准确的材料滞回模型并合理考虑了预应力的影响,本文开发的杆系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杆系结构或构件的滞回特性,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实际结构的计算分析及其受力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孟焕陵  沈蒲生 《工业建筑》2006,36(12):34-36,64
随着巨型框架结构应用的日益增多,主框架梁柱的合理布置成为巨型框架设计的关键问题。以一4跨24层巨型框架结构为例,在保证主框架梁柱总截面面积相等的基础上,改变主框架梁柱的尺寸与数量,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 2000,对比分析了巨型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侧移与弯矩;探讨主框架梁柱布置对巨型框架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丁曙光 《山西建筑》2012,38(27):250-251
从新旧图集的变化入手,对框架柱钢筋的计算做了研究,阐述了框架柱常用的几种构造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箍筋长度,柱基础插筋等,有利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分析大多是计算给定的地下结构在给定地震动下的动力响应,而该结构在该动力响应下是否已破坏则不得而知,这就需进行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首先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地下框架结构破坏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基于层间位移角的构件变形能力评价和基于有效应力值的构件强度评价。然后,以地铁车站及地下人防工程等地下框架结构为例,建立其三维分析模型,计算其三维地震响应,主要包括结构的水平横向相对位移和结构受力,对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初步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和思路可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下建筑结构部分的补充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