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效率与品质,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形态对城市住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TOD理论与我国城市住区规划现状相结合,从土地使用策略、交通模式、社区场所感三个方面研究TOD对城市住区规划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刘怡 《南方建筑》2002,(3):80-82
本文以城市住区中汽车交通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人车分行”的交通规划模式和停车场布局,对双层住区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对立体街区和人车共存的思考下提出:现代城市住区汽车交通规划应采用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住区道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了住区道路的发展模式,并结合香港山地住区交通组织的实例,探索适合步行者的住区交通组织模式。指出在小汽车加速进入居民家庭的背景下,步行者仍然是住区交通的主体,交通安宁仍是首位问题,并强调步行与公共交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建和  严钧 《华中建筑》2008,26(10):179-182
该文在分析国外住区交通环境整合模式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不同住区的特征,提出了住区交通环境整合的三种模式:合流模式、分流模式、一体化模式,目的在于为当前住区交通环境的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住区交通的人性化思想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中,道路交通组织方式的确定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对住区形态及构成起着决定的意义。从住区交通着手,解决机动车交通的安全威胁,创造人性化的住区,研究城市住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将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杨靖  马进 《华中建筑》2008,26(11):148-151
该文针对大型封闭式住区建设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出了“居住环境区”理论,并从各个影响因素论述“居住环境区”的规模以及“居住环境区”之间的道路设置,以期不仅解决住区内部交通出入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住区中适当地规划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住区交通规划在交通管理、技术手段和决策程序中的相关经验,并与我国住区交通规划进行比较,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促使我国住区交通规划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住区交通规划在交通管理、技术手段和决策程序中的相关经验,并与我国住区交通规划进行比较,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促使我国住区交通规划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我国住区静态交通规范指标的现实评价、住区静态交通的规划布局方式和新常态下住区停车方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目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商品化住区开发高容积率高停车率新常态下住区静态交通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谈城市住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住区交通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公共交通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的骨干交通地位,提出以建立公交枢纽为核心,并辅以其它途径组织住区交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汽车与居住区交通组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交通的机动化进程,小汽车家庭化不断成为现实.小汽车数量的增长严重影响着居住区内部的交通组织.本文从构成居住区交通组织模式的两个方面即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入手,分析了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设计原则和组织模式,为小汽车与居住交通组织的关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冯小学 《工业建筑》2006,36(Z1):76-78
以西安为例,详细介绍了西安居住小区停车问题调研的目的及方法,并在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居住小区停车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今后居住小区停车及交通组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汽车拥有率及出入口交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圳市部分居住区的居民汽车拥有率和出入口交通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其结论可作为制定居住区交通规划导则相关条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晶 《山西建筑》2012,38(27):13-15
以杭州市滨江区英飞特电子半导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为例,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分别阐述了静态交通评价和动态交通评价的具体项目及其评价指标,得出了该项目建设对周边道路网的影响情况,并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对今后同类高新技术企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住宅小区的主题定位应有自身特色,空间形态与环境要注重整合性,社区交通组织应因地制宜,户型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发展定位创造合理的布局等,从而完善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高秀芹  叶向前 《山西建筑》2007,33(28):59-60
以VISSIM交通仿真软件作为平台,对拟建小区出入口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通过改变出入口范围道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高峰小时流量,得出小区出入口位置对邻近交叉口的影响程度,从而论证小区出入口位置设置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7.
孙东林  段凌峰 《山西建筑》2009,35(24):45-46
对张家口市天秀花园居住小区的高差较大地形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小区的建设规划理念,从小区的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环境景观,住宅群体布置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思和规划设计方案,从而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特色景观的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18.
李兵 《山西建筑》2010,36(20):29-30,124
根据住宅小区设计特征,从小区室外公共交往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出发,对北京某住宅小区设计理念、交通组织及道路布置、景观营造与节能设计以及形象设计等进行了论述,旨在满足居住人群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住区规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居住区规划中住区交通组织、环境建设,以及住宅配套现实处理方法的分析,指出现代住区的规划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住区交通网络,合理整合住宅内外环境,适度超前建设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