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铁》2017,(1)
对宝钢2号高炉(第二代)长寿维护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炉体出现的问题,主要通过炉壳空冷及雾化洒水冷却、安装封罩并不断优化封罩、冷却板查漏及更换等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炉体状况的恶化和发展,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条件;针对炉缸存在的问题,主要采取炉缸压浆维护、加强炉役后期炉缸日常管理和调整下部送风制度等措施,使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受控,炉缸热负荷稳定。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首钢股份高炉浇注后的炉型变化及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进行了说明。结合炉况从上部装料调整、炉身热负荷控制、稳定炉渣成分及合理下部调节等方面阐述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实践,制定出适合1号高炉炉况的科学操作技术。1号高炉中修后技术指标不断得到优化,2020年前4月平均入炉燃料比483.42 kg/t,利用系数达2.54 t/m~3·d,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5,(5)
对迁钢高炉炉缸维护技术进行了总结。迁钢高炉实践表明,炉缸维护技术的选择必须结合高炉实际情况:3号高炉炉龄短,炉缸活跃性好,可以摸索合理的利用系数,在少用钛矿的情况下,达到炉缸维护的目的;1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缸侧壁局部侵蚀已很严重,必须采取"高温、高钛"护炉措施。迁钢还开发了高炉钛煤混喷护炉技术和球团加钛新工艺,丰富了加钛护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刁岳川  廖东海 《江苏冶金》1992,(2):50-51,42
高炉一代炉龄开始,随着生产的进程与变化高炉操作炉型也不断形成与变化。原燃料条件、操作制度和设备运行状况直接影响高炉操作炉型。耐火砖脱落、炉墙结厚或结瘤,炉缸堆积等不利于操作炉型的合理维护,直接影响高炉顺行度。操作炉型与顺行  相似文献   

5.
陈剑锋 《黑龙江冶金》2011,(1):12-13,15
八钢2500m^3高炉开炉点火成功后,随着高炉冶炼强度不断提高,对高炉炉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炉前工作质量主要体现在铁口维护及管理上,针对大型高炉炉内压力高、渣铁温度高、高炉铁口难维护,经过不断摸索努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高炉操作提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焦克新  张建良  刘征建  杨天钧 《钢铁》2020,55(8):193-198
 高炉长寿化是大型高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高炉长寿的关键在于弄清高炉侵蚀的根本原因。从高炉炉缸侵蚀机理、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原因、高炉炉缸圆周方向侵蚀不均匀性、高炉冷却强度与冷却效率以及高炉炉缸维护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炉长寿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高炉炉缸炭砖损毁的本质是碳不饱和铁水对炭砖的溶蚀。具体结果表明,首先,高炉炉缸象脚型侵蚀最严重部位位于高炉炉缸死料柱的根部位置;其次,阐明了直接导致高炉存在不均匀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水量和送风系统的风量在高炉周向方向分配不均匀;然后,阐明了冷却系统的作用本质是降低耐火材料热面温度,并提出了高炉冷却强度指数及高炉冷却效率指数;最后,分析了采用无钛矿护炉和钛矿护炉两种模式的高炉炉缸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志堂 《河北冶金》2014,(1):24-27,73
对马钢2#(2500m3)高炉优化操作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原燃料质量劣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强人炉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做好炉型维护及抓好炉外出渣铁等措施,使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剑锋 《冶金与材料》2011,(1):12-13,15
八钢2500m<'3>高炉开炉点火成功后,随着高炉冶炼强度不断提高,对高炉炉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炉前工作质量主要体现在铁口维护及管理上,针对大型高炉炉内压力高、渣铁温度高、高炉铁口难维护,经过不断摸索努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高炉操作提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对马钢2#(2 500 m3)高炉优化操作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原燃料质量劣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入炉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做好炉型维护及抓好炉外出渣铁等措施,使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0.
6号高炉开炉后由于设备及原燃料变化,炉身出现粘结,高炉经过调整制度,改善炉缸活跃状况,降低冷却强度等措施,较快清掉渣皮,使高炉炉况恢复正常,通过加强日常炉型维护,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1.
王映宏  迟建生  赵思  覃昌倬 《炼铁》2003,22(3):10-12
对武钢高炉炉缸、炉底技术管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武钢通过抓好高炉炉缸炉底设计、高炉操作以及炉缸炉底日常维护管理,使高炉炉缸、炉底各部位热流强度均处在受控范围内,大大延长了高炉炉缸、炉底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武钢第二代薄壁型高炉设计,在高热负荷区采用铜冷却壁,克服了第一代薄壁型高炉全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缺陷,提高了炉腹、炉腰、炉身中下部的冷却强度,但同时也给高炉操作炉型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第二代薄壁型高炉操作炉型维护技术集成,主要包含4个模块,即原料管理技术、适应铜冷却壁的操作经验、操作炉型诊断技术、炉墙结厚处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武钢大型高炉的高产稳定顺行,尤其是8号高炉投产10年冷却壁零破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高炉实现了强化冶炼,使高炉寿命成为一个重要技术指标,高炉寿命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K、Na、Zn三种元素对高炉炉体维护带来的影响,对有害元素对炉体提升、风口上扬、炉缸底部腐蚀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根据有害元素腐蚀的原理及以往的生产经验,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武钢3~#高炉有效容积1513米~3。高炉内衬炉底、炉缸部位采用碳砖砌筑。因炼铁生产任务紧,从一九七七年至今十来年未进行大修。由于在炉役后期生产中发现炉底、炉缸部位水温差有所升高,估计是高炉强化冶炼后,炉底、炉缸侵蚀严重所致。为了维持高水平生产,采取了加入钒钛磁铁矿进行炉底、炉缸维护。通过近两年的生产实践,用钒钛磁铁矿护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高炉利用系数有所提高。为了推广这一技术措施,对三号高炉的炉渣、生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总结3~#高炉延长炉底、炉缸寿命  相似文献   

15.
唐钢南区3 200 m3高炉依靠科技进步,根据高炉自身的特点,采取精料,维护炉况顺行,优化生产工艺及装备,对标挖潜等相应措施,使高炉各项技术指标不断改善,生铁成本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5,(3)
对韶钢7号高炉炉役后期操作维护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高炉本体出现的问题,通过采取优化操作、维持高炉顺行、加强设备管理、加强炉缸维护、稳定炉体各段冷却设备冷却水量等措施,为高炉炉役后期的安全、稳定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宣钢1号高炉炉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经过不断的探索优化炉内操作制度,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通过保证炉缸均匀活跃,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提高富氧率,维持合理的热制度、造渣制度,实施低硅冶炼,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抓好槽下筛分管理;通过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顺行,技经指标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8.
炉缸寿命长短直接决定了高炉的一代炉役寿命,至关重要。结合京唐2座有效容积5 500 m 3 高炉的炉缸 构造及对2号高炉炉缸局部温度升高后的治理,浅谈对高炉炉缸长寿及维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福明  党玉华 《钢铁》2004,39(10):75-78
论述了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炉体维护等技术使高炉寿命达到15年以上。对高炉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雷鸣 《江西冶金》2014,34(5):12-14
根据钒钛矿的冶金性能,结合萍乡方大钢铁有限公司安钢4号高炉的生产特点和钒钛矿冶炼对高炉炉墙、炉缸、炉底的维护作用,总结了4号高炉护炉期间高炉的操作注意事项和护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