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长钢8号高炉炉缸炉底破损调查及长寿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8号高炉一代炉役寿命9年10个月,单位炉容产铁量10640 t/m3,停炉后进行的炉缸炉底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与炉底交界处侵蚀最为严重,呈象脚状侵蚀,炉缸炭砖部分环裂,炉底5层满铺炭砖完好,炉缸侵蚀的原因主要是铁水环流、铁水溶蚀、有害元素侵蚀和热应力等。8号高炉这一代炉役的长寿经验:一是均衡稳定的生产组织;二是长期稳定顺行的炉况;三是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炉生产措施,四是合理应用炉体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武钢1号高炉炉底与炉缸长寿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美兰  赵忠仁 《钢铁》2002,37(2):4-6
武钢1号高炉改造性大修,炉底与炉缸采用长寿新技术:增大炉缸容积,加深死铁层;选用半石墨炭砖和德国的高密质炭砖;炉底冷却采用软水密闭循环,以及设置完善的检测设施。总结运用钒钛矿护护经验,以减缓或消除炉底与炉缸“环缝”、“熔洞”、“蒜头状”侵蚀,达到炉底、炉缸高校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钢唐钢3#高炉(3 200 m~3)炉缸局部温度异常升高问题,通过热流强度及炭砖厚度计算,分析了高炉炉缸侵蚀状况,同时分析了炉缸侵蚀加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通过堵风口、加钛矿、降低冶炼强度等护炉措施,高炉炉缸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炼铁》2017,(1)
对通钢3号高炉炉缸侵蚀的原因及护炉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3号高炉炉缸侧壁T1107-13点温度最高达到604℃,且高温点有两处炭砖剩余厚处在700~900mm的危险范围。造成炉缸侵蚀的原因,主要是焦炭质量下降、炭砖质量问题和锌的富集。通过采取炉缸压浆、降低冶炼强度、钛矿护炉、增强炉缸冷却强度等护炉措施,炉缸侧壁温度逐渐下降,T1107-13点温度下降至198℃,护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首钢迁钢2号高炉开炉2年后炉缸便发生水温差异常升高现象,长期被迫加钛护炉,控制冶炼强度.研究炭砖的侵蚀是探索炉缸侵蚀的关键.通过化学成分分析、SEM和EDS等手段,研究2号高炉炉缸炭砖异常侵蚀状态和机理.结果 表明,13号风口下方象脚区炭砖主要受铁、钾、硫等侵蚀,其中铁的侵蚀深度最深;20号风口下方象脚区炭砖除受铁、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产条件及炉缸结构相同的济钢1#、3#1 750 m3高炉炉缸侵蚀情况进行调查,发现1#高炉炉缸呈浅锅底—象脚状侵蚀,扒炉实测表明,炉缸、炉底交接处侵蚀最为严重,炭砖残存厚度最薄处仅为300 mm;3#高炉铁口附近炭砖出现不同程度裂纹,侵蚀严重处炭砖残存厚度600 mm。建议考虑炭砖的微孔度,使用高可靠性热电偶,降低炉底冷却水流量,增加炉缸冷却水流量等,以提高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7.
介绍新钢7号高炉炉缸结构及被侵蚀状况,认为炉缸冷却水水量过大,碱金属、锌富集及铅害破坏炉衬,炉型设计和冷却方式的选择不匹配,是影响高炉长寿的主要问题。通过前期建立高炉长寿管理制度、加强冷却系统的日常监控、科学判断炉缸侵蚀变化趋势,后期采取经济冶强、钒钛矿护炉、适当堵风口等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冷却壁的热流强度,实现了高炉长寿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赵运建  邹忠平  牛群  许俊 《炼铁》2023,(5):45-48+53
通过对国内多座高炉炉缸的破损调查发现,在圆周方向上,铁口附近炉缸侧壁的炭砖侵蚀比较严重;在高度方向上,铁口中心线以下区域,特别是铁口中心线下方1.0~2.0 m处的炭砖,侵蚀比铁口中心线上方区域严重;部分高炉的炉缸侧壁局部存在类似“老鼠洞”的侵蚀现象。导致炉缸异常侵蚀的原因主要有气隙影响传热、入炉碱金属负荷及锌负荷过高、高炉烘炉不彻底、高炉冶炼强度过高、风口漏水导致炉缸积水现象严重等。在高炉日常生产操作中,炉缸积水及气隙对炉缸的长寿及安全的危害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建议采取措施并形成一种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炉缸积水及气隙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郭先燊  张杰  陈晓军 《炼铁》2021,(3):50-53
对邯钢8号高炉炉役后期的护炉及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根据8号高炉炉缸侧壁呈周期性“急性”侵蚀特征,在炉缸侧壁推算最薄处炭砖残余厚度仅401 mm的情况下,采取了强化冷却和监控、合理控制铁水硅钛含量、使用含钛炮泥、改善焦炭质量、调整出铁频次等常规护炉措施,在侧壁炭砖处于低温安全期时,仍然保持正常强化水平,甚至加风加氧进行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10.
杨耀明  但家云  谭清涛 《炼铁》2019,38(2):36-38
湘钢1号高炉大修投产后不到两年,1号铁口方向炉缸侧壁炭砖温度急速上升,最高升至740℃究其原因主要是铁口深度偏浅、长时间异常炉况、有害元素负荷偏高及冶炼强度偏高等。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调整冷却制度、添加钛球等护炉措施,炉缸侧壁炭砖温度得到控制、实践表明,单个护炉措施不会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多种护炉措施融合的综合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宝钢2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宝钢2号高炉停炉后,对炉缸破损情况进行了宏观调查和微观的分析,发现在铁口夹角之间的碳砖侵蚀最为严重,碳砖热面普遍存在脆裂带,炉缸内不同区域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差异。2号高炉长寿主要原因是炉缸整体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有凝铁层的保护。而导致炉缸破损的主要原因是热应力作用和铁水对碳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和掌握炉缸砖衬的侵蚀机制,结合绘制的炉缸侵蚀炉型图,并借助扫描电镜、EDS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析炉缸炭砖的形貌、元素和物相。研究表明:炉缸炭砖表面上有明显的白色絮状物,且炭砖表面出现疏松和粉化的现象,导致炭砖出现裂缝,加快炭砖侵蚀;富集在炭砖热面的钛化物起到了保护衬作用,使有害元素难以存在受铁水冲刷程度严重的炭砖表面;21号~22号风口和相对应的8号~9号风口正上方对应着热风围管与送风支管连结的三岔口位置,侵蚀最严重;炉缸中锌与一氧化碳以及炭砖中的硅氧化物等物质反应生成氧化锌、硅锌矿和石墨等物质,并透过炭砖的气孔和通缝等逐渐渗入炭砖内部,致使炭砖体积发生膨胀,从而导致炉衬侵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沙钢3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原因,对沙钢3号高炉开炉以来的热电偶温度数据及热流强度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并计算了炭砖的残余厚度。结合3号高炉的死铁层深度及冷却系统设计等参数,对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原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沙钢3号高炉炭砖侵蚀薄弱区域处于铁口下方1~2 m,最薄位置处于西铁口,炭砖残余厚度约为517 mm。结合高炉炉缸设计发现,其炭砖侵蚀严重区域处于炉缸冷却壁薄弱位置,且与炉缸死料柱角部位置有关。研究相关结果可为国内大中型高炉设计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方大特钢4号高炉因炉缸异常开裂被迫停炉,通过调查分析,其最主要原因是Zn对高炉内衬的严重侵蚀破坏作用,其次是碱金属Na的侵蚀和炭砖质量问题,Pb的渗入及渣口一侧冷却壁受损漏水是炉壳开裂过大的原因。此事故的深刻教训:高炉炉缸应采用材质为Q235B、厚度为50mm及以上钢板;新设计高炉取消渣口,炉底设置排Pb口;高炉开炉后应有一定护炉期,形成炉缸保护层;控制原燃料有害元素负荷,做好排Zn、Na、Pb研究工作;高炉炉缸多次开裂时,应有准备并及早彻底处理;采取炉顶加入钛矿结合风口喂线对高炉进行连续针对性护炉,延长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5.
邓勇  刘然  刘小杰  李澳淼  李涛 《钢铁》2020,55(8):175-180
 为了延缓炉缸炭砖侵蚀,基于炉缸破损调查试样分析和试验结果,研究了炉缸炭砖侵蚀过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理论(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界面反应综合调控技术。结果表明,炭砖侵蚀经历3个过程:铁水润湿炭砖、铁水渗透炭砖和铁水溶解炭砖。非稳态下铁水对炭砖的润湿作用使界面迅速由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铁水渗透在炭砖微晶结构的作用下呈现出树枝状特征,且渗透面积越大、渗透延展度越高,炭砖脆化现象就越明显;在铁水碳欠饱和度的作用下,脆化的炭砖易溶解进入铁水中,导致炭砖被侵蚀。基于AHP的界面反应综合调控技术可帮助高炉操作者明确调控方向和调控重点措施,应从铁水成分调控和炭砖性能调控的几个关键技术采取措施以延长炉缸寿命。  相似文献   

16.
影响高炉炉底炉缸炭砖使用寿命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程坤明  J 《炼铁》2006,25(1):11-15
对影响高炉炉底、炉缸炭砖使用寿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长寿高炉炉底、炉缸炭砖必须具备高抗热应力、高抗碱金属侵蚀、高抗CO分解侵蚀、高抗铁水渗透、高抗氧化性能以及高抗铁水溶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杨志荣 《钢铁》2015,50(1):31-36
 通过太钢2座4 350 m3高炉生产、操作炉型监控和维护的实践,认识到高炉上下部操作炉型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其对炉缸寿命有一定的影响。高炉上部的操作炉型受到炉腹煤气量、炉身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以及炉身冷却水流向的影响。适当的炉腹煤气量、减少冷却板与砖衬间可能形成的窜气通道、冷却水横向分段、分区冷却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上部操作炉型。炉身操作炉型与渣皮厚度具有相互作用关系,风口以上操作炉型对炉缸炉底的侵蚀和结厚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维持炉芯死焦堆透气透液性、高炉炉身硬质压入以及钒钛矿护炉等措施,维持合理的上、下部操作炉型,改善了炉况顺行和操作指标,同时减缓炉缸侧壁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Baosteel No. 3 blast furnace hearth was divided into tuyere area, taphole area, taphole upper side wall and taphole lower side wal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orking situations. Through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and other mean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different parts of hearth carbon brick were analyzed and markedly different corrosion mechanisms of these areas were found. Zn element in form of ZnO mainly deposited on the hot side of carbon brick. There was no obvious evidence that Zn permeates into carbon bricks and erodes them. Except for taphole area, K, Na, and Fe contents from hot side to cold side gradually rise and fall,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apparent porosity,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and the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ew carbon brick. The higher content of Fe in carbon brick leads to more serious erosion because Fe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brick. In the taphole area, the contents of Si and Al present obvious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ecause of the mechanical souring of molten iron and slag. The SiO2 and Al2O3 particles that have different expansion factors with carbon brick damaged the carbon substrate because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The graphitized carbon found on H4 where is the most serious corrosion site means that the carbon brick ever directly contacts with molten iron.  相似文献   

19.
高炉炉缸安全是高炉长寿的主要限制环节,首钢股份公司环保限产期间对2号高炉进行了在不切割炉壳情况下的炉缸保护性清理和浇注修复施工。在此期间对高炉炉缸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了首钢股份公司 2 号高炉风口以下炉缸渣皮、风口区域、出铁口前泥包的状态和炉底陶瓷垫的侵蚀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及炉缸中钛和锌元素的物相。研究发现炉底陶瓷垫未形成锅底状侵蚀,越是靠近炉墙位置,陶瓷垫侵蚀越严重,说明了炉缸活跃度不够。而象脚区炭砖侵蚀主要是受铁、钾和硫等元素的渗透侵蚀;炉底象脚区域发现大量古铜色碳氮化钛沉积物,沉积物呈带状分布;破损炉缸中发现的大量ZnO富集物是黄绿色而非传统的白色。此次破损调研为后期炉缸浇注、高炉操作以及今后的炉缸设计提供现实可靠的依据,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