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周边固支圆形膜片硅压阻式冲击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硅膜片尺寸与传感器输出的计算关系。冲击加速度传感器的电阻设计,及其器件的制作工艺流程,通过冲击试验,证明了该加速度传感器在高加速度作用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齐健 《航空兵器》2012,(1):38-40,47
介绍了一种基于波导圆极化器的新型X波段双圆极化喇叭天线,该天线由同轴波导转换器、波导隔板圆极化器和喇叭组成。为了改善天线的辐射特性,双扼流环多模喇叭馈源被用来抑制旁瓣,波导隔板圆极化器采用圆波导结构,由HFSS9.2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天线带宽宽,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圆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前言压电型加速度计由于工作温度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坚固、频带宽、不需要外部驱动电源等优点,因此,最近,在飞机等的振动测量中广为应用。但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的输出是同加速度成比例的微电荷输出,所以,为了得到不损于传感器特征的稳定的输出电压,必须使用具有宽频带、高放大度和高输入阻抗的放大器进行电荷、电压的变换,否则,  相似文献   

4.
高过载三维MEMS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芯片设计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取硬目标侵彻武器弹体侵彻过程中完整的三轴向加速度信号,研制了三维高冲击过载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提出了中心岛硬心质量块E型膜片结构设计方案和独特的三维力敏电阻的布桥方式,并详细阐述了传感器三维加速度测试的工作原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并运用零阶粗优化与一阶梯度寻优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对传感器敏感芯片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传感器敏感芯片的结构强度足够,可承受的瞬态高冲击过载峰值最高可达2×105 g;芯片固有频率可达231 kHz;三轴向加速度浏试力敏电阻布设位置应力应变大,使得传感器有较高的输出灵敏度,理论上的优化仿真分析保证了传感器有可靠的工作性能,最后研制传感器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导弹转载运输车加速度测量装置设计采用限幅滤波电路、多点通信驱动器,以内嵌A/D转换器和16位看门狗定时器的单片机作为核心部件,由加速度传感器对三轴轴向加速度进行监测.软件设计将任务分成各单元模块,分别对A/D、数据处理、输出端口初始化和系统复位等编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同轴布喇格结构的特点,设计一种Ka波段正弦开槽同轴布喇格放射器。介绍多模耦合理论与CST商业软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参数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多模耦合理论与CST商业软件两者吻合较好;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改变初始相位、开槽深度、加坡度方式和坡度角以及加窗技术等来提高Ka波段同轴布喇格反射器频率响应的性能;有利于改善同轴布喇格结构作为反射器或者滤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体姿态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立精确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与飞行体姿态获取比较困难的问题,在研究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对飞行体姿态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具体数据,应用Matlab语言编写相关的计算程序,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惯性引信及保险提出了新的定义,即感受弹丸或弹头弹道上的过载值或者说空前冲力、爬行力、后座力而作用的引信称之为惯性引信。同样,感受过载值或受前冲力、爬行力、后座力、而解除保险的装置称之为惯性保险。笔者对惯性引信及保险所涉及到的惯性器件如:惯性销,惯性开关,加速度传感器,冲击闭合器等设计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以便为引信设计师在掌握引信设计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方便,笔者认为惯性保险及引信的硬件均属惯性器件范畴,其核心结构与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类同。引信设计人员视具体频响要求不同,可设计成线加速度传感器或开关,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或开关,冲击加速度传感器或开关,显然,惯性保险及引信所涉及到的惯性器件,完全可用加速度传感器理论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体硅湿法的高性能微加速度传感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的输出噪声、小的上电漂移和强的抗扰能力是高性能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要求。利用一些结构和电路上有针对性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器件在这三方面的性能。实际制作的样品表明,传感器开环的输出噪声已被控制在0.3μV/√Hz,上电稳定后的漂移在100μV内。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冲击比较校准的方法对高g值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频率校准,将标准传感器的输出作为被校传感器的输入.被校传感器的输出作为输出,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得到被校传感器的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传感器的频响特性。  相似文献   

11.
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薇  刘峥 《航空兵器》2007,(4):30-33,40
多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方向,采用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模式,可有效提高制导系统的精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双(多)模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之一。对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数据融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包括目标跟踪融合的关联和估计、数据对准、航迹关联、航迹融合、目标识别;并讨论了这些算法的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捷联导引头输出的信号中耦合有弹体姿态角运动信号,不宜直接用于弹体控制。文中采用直接安装在导引头上的速率陀螺输出的弹体角运动信号对雷达输出信号进行解耦,并针对多模导引头给出解耦电路。  相似文献   

13.
宋胜宪 《兵工学报》1998,19(3):193-199
介绍一种新型气流式角速度陀螺--气流以元抗加速度干扰角速度陀螺。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一般气流陀螺不能抵抗线性加速度干扰的重大缺陷。文中详细分析了这种陀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管内速流偏心抛物面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理论,纠正了传统理论中的某些错误。这有助于对气流陀螺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理解。这种陀螺具有固态、低成本、高线性、抗冲击、长寿命、低价格等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导弹拦截过程中对目标机动未知的问题,将滑模变结构理论与免疫反馈理论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免疫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该方法首先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在滑膜变结构制导律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机动加速度进行自适应估计,消除了拦截过程中机动加速度干扰的非线性影响。其次应用免疫反馈的抗干扰和鲁棒性能,对滑模变结构控制中出现的抖振现象进行抑制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在目标作机动变速逃逸时仍能取得较好的拦截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功率试验台2套测振系统振动测量结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时大时小差异的问题,利用置换分析法和1/3倍频程变工况分析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了引起振动差异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消除电磁干扰和保证安装位置一致的措施。验证试验表明,采取措施后,2套系统振级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由以前约10 dB降低为约1.6 dB。该项研究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振动测量不一致性问题,为正确评判动力装置振动和完善振动测量标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春明 《鱼雷技术》2010,18(6):419-421
为了客观、真实评价鱼雷的可靠性水平,为鱼雷试验考核和使用提供依据,在分析鱼雷试验的多状态特点和鱼雷可靠性的二项分布评定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性概率的理论和方法,用可接受的合格度之和代替试验成功数,建立了多状态下鱼雷可靠性点估计和置信下限的评定方法,将成败型鱼雷可靠度的评定向多状态拓展。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际运用,多状态可靠性评定方法的运用和实践,有利于推进鱼雷可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火工品高过载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Hopkinson压杆技术和装置测试了火工品高过载动态力学性能,通过改变波形调制器的材料、厚度和改变子弹长度可以控制速度脉冲的宽度,提高加速度脉冲的宽度.研究表明:引起破坏的加速度临界值不仅与加速度幅值有关系,而且与加速度脉冲宽度有很大的关系.采用间隔取点、速度平滑、加速度平滑及曲线拟合等方法可以使加速度的取值更加精确和可靠.运用LS-DYNA有限元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得到的加速度曲线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与装备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世界各国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多模或复合导引头的技术性能及其特点,最后分析了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电枢与轨道之间的接触特性直接影响电磁轨道发射器工作过程中电枢与轨道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分布和电枢与轨道上的电流分布,进而影响发射器的焦耳热分布,从而影响电磁轨道发射器的性能和寿命。为了改善发射器电枢与轨道之间的接触特性,对非过盈配合状态下电枢膛内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电枢的运动特性和接触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选取电枢膛内运动过程中与轨道之间接触状态最严峻的典型时刻,基于Cooper-Mikic-Yovanovich电接触理论和“1 g/A”经验法则分析枢轨间接触压力,设计了期望电接触特性,并针对典型时刻的接触状态基于反向加载法设计了电枢的过盈尺寸和形态。对装配过盈电枢和非过盈电枢的发射器进行仿真研究,比较其在典型时刻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电枢结构可以使电枢与轨道接触面上的电导率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电枢与轨道的接触状态,缓解了电枢区域电流分布集中现象和焦耳热集中现象,进而延长发射装置寿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无法用加速度描述其对火工品的影响问题,利用空气炮和SHPB试验后所得的半导体桥火工品轴向应变、作用时间和芯片发火能量等结果,将空气炮试验的加速度等效至SHPB试验的子弹速度上,获得了SHPB试验的子弹速度与加速度的等效方程。建立了基于SHPB试验的火工品加速度力学过载模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