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更为理想和客观的机织物经纬密度测量和评价方法,用数据检验所设计的织物构成要素综合分析系统(FaCFAS)可能达到的测量精度,通过与人工测量作对比实验,确定达到基本测量精度的标准化测试方案,即每个试样在不同位置测量14幅图像,以平均值作为结果能够达到的精度要求。最后,用大样本对2种测试方法的测量数据进行稳定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自动测量机织物经纬密度具有可靠性和优越性,可以成为新的实用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个由CCD数码相机、平板透射光源和PC机组成的简易织物图像分析系统,其测试原理是模拟移动式密度镜的测试原理设计图像识别算法,通过识别织物中纱线的间隙进而对经、纬纱线计数并完成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它可以测量素色、印花、色织物等绝大多数常规织物,其测量精度应高于人工测量中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当前织物经纬密度测量的技术手段和国家标准,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织物经纬密度自动测量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投入应用的测量仪器的情况,并对新的测量仪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适应小波变换的织物密度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自适应小波变换技术以实现机织物密度的自动测量。先运用Wiener2和直方图均衡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强图像的纹理特征;接着选取自适应小波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分解;再对分解得到的子图像进行二值、平滑等后处理;最后通过分析后处理图像的经纬纱线信息得到织物密度。试验结果证明,运用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3种基本组织的织物密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还简要介绍了自适应小波的构造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单一图像处理技术在检测高紧密、歪斜变形、绒面和结构不均匀等织物的结构参数时存在的困难和低精度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测量机织物经纬密度的新方法。运用力学拉伸矫正和清晰化与图像处理的组合技术快速测定机织物的经纬密度。研究证实,基于组合技术的纱线排列密度图像测量算法易实现,且对织物结构的图像识别具有普适性,可标准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6.
织物经纬密度自动测量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织物经纬密度自动测量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推向市场的测量仪器的情况,并对织物自动测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织物的密度测量对于产品质量和重量控制至关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并使织物处在一定张力下的针织物密度自动测量仪的研制,仪器采用上下位机结构,通过摄像机采集织物的图像,在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织物的密度,该仪器的开发为针织物密度的自动测量提供了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空域、频域在织物图像处理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空域与频域相结合的自动测量织物纬密度的新方法.先在空域中提取代表织物纬纱的基元并得到其位置信息,经过区域形态学、直线拟合等连接孤立的基元得到织物纬线,进而粗略计算出纬斜角.计算相邻纬线间距和各纬线宽度得到粗略的纬密度值.以此精确定位频域纬线峰值点的位置得到织物的精确纬密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高纬密度、多品种、纬斜织物纬密度的自动、快速且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人工测试方法过程繁琐、耗时长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自动检测仪,并将此自动检测仪与人工检测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检测仪测试比人工测试效率高,数据稳定,操作方便快捷。认为:自动检测仪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可实现纱线线密度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梭织物密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梭织物密度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取像装置采集样品高清实时图像,对图像进行自动标定、分割及矫正,计算并输出织物样品的经纬向根数测定结果.与人工测量相比,智能分析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小于5%,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梭织物密度的自动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1.
探讨所设计织物回潮率在线测量装置的测试效果。依据电阻法测量回潮率的原理设计了硬件电路,将织物的回潮率转变为微处理器可检测的电信号;然后通过电阻箱模拟织物回潮率的变化,对硬件电路进行测试;再通过试验获取了纯棉、涤棉、麻、牛仔4种织物的回潮率-电压标定曲线;最后,设计开发了织物回潮率在线测量装置的软件程序,根据标定好的曲线计算出织物的回潮率。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达到了6%。认为通过进一步改进测试精度,该装置可以作为织物回潮率在线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织物图像在电子商务、库存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存在分类繁琐、检索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织物图像自动分类与检索系统。首先,设计并改进了基于迁移学习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微调;然后基于小样本织物图像集训练,生成新的分类模型,实现织物图像自动分类;最后,去除新模型中的分类层,提取数据集所有织物图像的图像特征,存储到Milvus向量数据库中,输入待检索织物图像,选择相似度计算方法,实现织物图像top k检索。实验结果表明:预训练模型经重新设计及训练后,织物图像识别精度可达99.5%,top 5检索的平均精度均值为0.992,平均查准率为99.65%,平均检索时间0.165 3 s。通过系统的实施,可为小样本织物图像分类与检索领域现存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研制的LFY-25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于1986年12月3日在青岛通过了样机技术鉴定。会上由该所介绍了仪器的研制经过和主要性能,由山东省纺织品检测中心介绍了试验与使用情况,由与会代表组成的实测小组进行了现场测试,并由山东纺织工学院进行了噪声测定。 LFY-2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是适用于织物断裂拉伸试验和织物的其它力学性能试验的纺织专用试验仪,它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处理和输出数据,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2.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3.可自动选速调速,保证满足国家新标准  相似文献   

14.
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是评价织物外观和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现有的测量方法存在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和测量结果精度不高的弊端。介绍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动态测量系统的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基于图像处理的回复角测量方法,并设计出系统的操作界面。将该系统与SDL-M003A折皱回复角试验机进行对比试验,证明了两者的实验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所提出的动态测试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的特点,排除了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为提出新的折皱回复性能指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纺织》2010,(1):41-41
在CISMA2009的展会上,和鹰科技首次正式推出了HY—Scanner310三维人体测量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不使用激光或有危险的射线,仅使用光的投射技术获取人体的三维数据。当测量标准周长1000毫米的物体,和鹰HY—Scanner310三维人体测量系统所测量的数据准确度达到2毫米之内。在60秒时间内,系统会自动获取并储存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DC2000型钻石切工自动分析仪的测量精度,采用该仪器测量了标准的圆形明亮琢型CZ样品的切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DC2000型钻石切工自动分析仪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测量精度,符合现代钻石切工分级的严格要求:腰棱直径和全深的最大偏差不超过0.01 mm,以百分数表示的台宽比、冠高比、腰厚比、亭深比和底尖比的最大偏差不大于±0.1%,冠角和亭角的最大偏差不大于±0.1o。DC2000型钻石切工自动分析仪可以为钻石切工分级和钻石加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针织物基复合吸声材料在降低噪声方面的可应用性,通过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与罗纹空气层织物复合材料,研究其吸声及其它基本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材料声学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探究该材料可用于吸声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覆膜情况、密度盘刻度、纱线种类;当密度盘刻度为2、毛/腈(50/50)混纺纱覆膜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吸声效果达到最佳,平均吸声系数高于0.3,可用作吸声材料;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的增加对织物吸声性能有很大改善;织物的吸声系数随着织物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印染加工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的稳定性,节约能源,彻底实现设备自动化,对采用非接触方式进行运行中的织物水分测定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非接触式高频率织物水分连续测定装置GFP一15O0o1概述GFP-1500是采用高频共振原理的测定装置。为了使用更加简便,具有以下三种方式:(1)零控制方式:检测织物的有无。没有时,自动地采取零控制。可以长时间地维持高精度,在测低水分率的场合具有特殊的效果。(2)遥控方式:选择输入测定装置的多种水分测量数据或输入变换成为水分率的检测量用遥控操作方式操作。…  相似文献   

19.
用小波变换法自动测量机织物经纬密度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用小波变换方法对机织物图像处理,实现织物经纬密度的自动测量,提出了确定小波分解层次的方法,对分解图像进行二值化和平滑处理的方法,实验证明用coiflets小波处理织物图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煮茧机温度自动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庆官  胡征宇 《丝绸》1997,(12):51-53
介绍了温度自动测量系统的组成,着重分析该系统的各项性能,并用它实际测量了煮茧机内各部分的温度情况。该系统通过串行通讯可使PC机取得数据、分析煮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