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中论述了针对磺化抽余油,采用活性白土处理工艺进行抽余油精制,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的考查,确定了白土精制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精制后抽余油质量指标达到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B/SH/T 0914-2015》中46号粗白油标准。作为磺化抽余油的补充精制,该工艺过程简单,精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开发出白油磺化精制过程清洁生产工艺 ,使用两种价廉易得、无味无毒物质 ,与酸渣发生强烈化学反应 ,得到应用广泛的道路沥青和建筑石膏产品 ,过程形成闭合工艺路线 ,达到零排放要求 ,实现了酸渣资源化  相似文献   

3.
磺化型固体酸具有高催化活性、高比表面积、高的酸强度及独特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生物柴油合成效率.综述了常见磺化型固体酸的制备、物化性质及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磺化型固体酸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炼油厂硫酸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热法将炼油厂硫酸渣分离成酸水、油和剩余渣三个部分。酸水和油经过精制处理可直接利用,剩余渣经中和反应生产隔离剂、磺化沥青等产品,以达到对酸渣较完全的综合利用。结果表明:1t酸渣经加热后,可分离酸水约300kg(浓度约70%)、酸性油约150kg、剩余渣约550kg。550kg剩余渣经反应调合可生成隔离剂1t或磺化沥青约1t。  相似文献   

5.
以减五线馏分油溶剂精制后的抽出油为原料,采用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取石油磺酸,进而制取石油磺酸钠。在磺化反应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油体积比对石油磺酸收率的影响。在酸油体积比0.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min的条件下,石油磺酸收率为64.14%。在石油磺酸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后,采用乙醇萃取出石油磺酸钠,所得石油磺酸钠的活性物含量为42.10%,可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6.
用碱处理、磺化处理、吸附精制三种方法来提高催化裂化重质芳烃油(FCCHA)的安定性,研究了处理条件,如碱量、磺化温度和试剂量、ATP活化方法对精制效果的影响,测定了精制油的总氮、碱性氮和硫的含量。氢氧化钠萃取物用导数紫外光谱和气质联用来表征,加碱蒸馏的试剂是1:1乙醇-水作溶剂的2%NaOH,剂油比1:10。磺化产物用IR和~1HNMR表征,磺化的适宜条件为剂油比0.6:1、1 10~120℃。吸附精制的ATP在300℃焙烧2h进行活化,在剂油比1:20、70℃的条件下进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能提高FCCHA的安定性,加碱蒸馏是改善油品透过率最显著的方法;磺化处理的剩余油安定性最好;吸附精制油的透过率不及碱处理和磺化处理,但安定性好于碱处理油,接近磺化剩余油。油品中的酸性物和碱性氮是影响油品安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含硫化合物对油品的安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白藜芦醇关键中间体 3,5 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以苯甲酸为原料 ,经磺化、碱熔、精制得3,5 二羟基苯甲酸 ;再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得 3,5 二甲氧基苯甲酸 ,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 2 芳基苯并咪唑 ,然后在钠和乙醇及酸作用下还原水解得到 3,5 二甲氧基苯甲醛 ,总收率 2 6 .4 %。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就精制溶剂油加氢法、吸附分离法、磺化法和萃取精馏法的脱芳烃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溶剂油精制过程中的脱硫工艺常见工艺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利用糠醛抽出油制取石油磺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拓宽润滑油糠醛精制抽出油的利用价值,以抽余油为原料用3种磺化剂,生产表面活性剂石油碳酸钠,用气态硫酸酐作磺化剂钠收率可达34.6%,磺化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0.3%。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连石化分公司喷气燃料脱色精制中出现的颗粒白土失活快的问题,着重剖析比较了生产中采用的三种不同颗粒白土的结构性质包括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酸性质等,并用喷气燃料馏分油对比了不同白土的脱色性能,发现不同生产厂的白土自身性质和相应的喷气燃料馏分油的脱色性能差异很大,具有高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最大酸量的A厂白土表现出最好的脱色性能.颗粒白土的本身性质决定脱色性能.不同性质的白土所表现出的不同脱色效果可能是引起颗粒白土脱色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谦 《石化技术》2020,(4):50-50,102
采用液相SO3磺化生产石油磺酸盐的过程中,因纯SO3反应活性过高、反应迅速,而现有的反应器传质效果较差,导致磺化过程中易产生过氧化、过磺化等副反应,影响产品的性能。所以需要对磺化反应器进行改进,本文主要是用喷射反应器来替代釜式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改变磺化剂的加入比例得到相应的样品,用全分析、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界面张力检测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得出喷射反应器作为磺化反应器优于车间釜式反应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Petroleum sulfonate (PS) was prepared in an autoclave sulfonation reactor using HIV-400 furfural extract oil of Daqing Refinery as feedstock and oleum (120%) as sulfonation agent. The effects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the PS yield was 45.1% with 48.2% of active components under the following best synthesis technology conditions: acid–oil ratio of 0.45:1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0°C.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crude oil and the water phase was effectively reduced by adding the PS at low dosage, when it was compounded with sodium carbonat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could be under 10?3 mN/m,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an oil-displacing surfactant.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废气中硫化物的回收处理问题,降低污染物排放,现场取样检测液硫池废气组成。根据天然气净化厂液硫脱气工艺及废气组成的特点,采用专业硫磺回收计算软件分别对液硫池废气引入燃烧炉、克劳斯反应器和加氢反应器3种方案进行了计算和研究,比较了引入上述设备后对单元设备操作参数和装置总硫回收率的影响,提出了3种适用于天然气净化厂液硫脱气废气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此外,还研究探讨了利用固定床催化转化回收液硫池废气的处理工艺。同时,预测了未来进一步降低含硫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种组合工艺对液硫脱气或脱气后废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磁稳定床反应器中己内酰胺加氢精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工业原料在6 kt/a中试装置上对以镍系非晶态合金为催化剂的磁稳定床反应器中己内酰胺的加氢精制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操作参数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己内酰胺水溶液经预溶氢后磁稳定床反应器加氢精制或气液固三相磁稳定床反应器加氢精制,在氢液体积比0.7-1.5、反应温度80-100℃、反应压力0.4-0.9 MPa、空速30-50 h-1、磁场强度15-32 kA/m的条件下,加氢后溶液的高锰酸钾值(PM)从50 s提高到2 000 s以上,催化剂寿命达3 200 h以上;与工业上搅拌釜式己内酰胺加氢精制工艺相比,催化剂耗量可降低60%。  相似文献   

15.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600 h连续反应后壬烯转化率≥94 % ,壬基酚选择性达95 % ;在等温反应器中用作二甘醇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空速为0-4 h - 1 、平均床温155 ℃下,连续反应380 h 后二甘醇的单程转化率≥62-9 % 。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发生泄漏失效的三聚氯氰聚合反应器进行了失效分析,认为造成该反应器低碳镍制衬板和反应管失效的原因是通过反应器的介质中硫的沿晶渗入,极大地降低了镍的耐蚀性产生晶间腐蚀所致.提出净化介质、降低硫化物的含量和严格操作可使问题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Reactions of sulfonation, sulfone formation, oxidation, and condensation take place during the action of sulfuric acid or oleum on oil. In the oxidation of the oils, burning off of side-chain alkyl and cycloalkyl substituents takes place, with formation of carboxyl groups and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ulfonation product, and with libe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of reaction, as well as oxidi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naphthenic rings to aromatic ones and oxidative condensation of oil sulfonation products.The oil sulfonation product possesses ion exchange properties and may be used as an ion exchange material.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2, pp. 13–16, February, 1966.  相似文献   

18.
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Pd/C催化剂失活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取自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苯二甲酸加氢反应器上、中、下部3种不同失活程度的Pd/C催化剂在模拟工业条件下进行了活性评价,采用ICP,XPS,XRD,T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与新鲜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的Pd含量比新鲜催化剂有了明显的下降,且上部催化剂下降更突出;失活催化剂的平均晶粒明显长大,分散度降低。说明造成本批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Pd流失及催化剂表面Pd含量的降低、Pd晶粒的长大以及杂质Cr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石油磺酸盐组分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绥中低凝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 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 在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合成了石油磺酸盐NPS. 采用溶剂萃取法将NPS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分离为若干组分, 采用元素分析、1H-NMR及13C-NMR表征各组分的分子结构, 并测定了它们的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在孤岛地层砂上的吸附量. 采用室内模拟驱油实验考察了NPS各组分的驱油性能. 结果表明, NPS的界面化学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NPS浓度在CMC左右, 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 NPS各组分的界面活性和吸附性质有较大差异. NPS各组分的驱油效率不同, NPS与Na2CO3、NaOH、NaCl及Na2SO4等电解质复配后, 油-水界面张力降低, 驱油效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以中海绥中36-1减二线馏分的糠醛抽出油为原料,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石油磺酸盐(NPS-2),考察了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最佳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40℃,稀释剂与原油质量比为1.30,三氧化硫与芳烃物质的量比为1.20,反应停留时间5.17s,老化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物收率高,表面活性强。精制后石油磺酸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6%,在该浓度下表面张力为30.5mN/m,适合用作三次采油用驱油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