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绿色合成己二酸的方法。在无其他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以30%的过氧化氢为氧源,磷钨酸为催化剂,在不同离子液体[Bmim]Br、[Hmim]Br、[Hmim]HSO4和[Bmim]CF3COO中将环己烯氧化制备己二酸。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磷钨酸的催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其中[Hmim]HSO4和[Bmim]CF3COO这两种离子液体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 h,n(磷钨酸)∶n([Hmim]HSO4)∶n(环己烯)∶n(H2O2)=1∶3∶400∶1 760时,己二酸产率为63.77%。反应结束后,将含有催化剂的离子液体相浓缩至一定浓度,催化剂可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2.
在无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钨酸/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体系、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n(环己烯)∶n(钨酸)∶n(N-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MIM]HSO4))∶n(双氧水)=50∶1∶5∶220(离子液体用量为10 mmol)时回流反应7.5 h,己二酸的分离产率可达90.5%.且离子液体廉价易制备、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杂多酸清洁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备己二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30%过氧化氢为氧源,考察了磷钨酸(H3PW12O40)、磷钼酸(H3PMo12O40)和硅钨酸(H4SiW12O40)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己二酸的反应性能。三者的催化活性顺序为:H3PW12O40>H3PMo12O40>H4SiW12O40,与三者的酸性顺序一致。当n(磷钨酸)/n(环己烯)/H2O2为1∶250∶1100,在回流温度下反应8h时,己二酸分离产率为87.1%。将含磷钨酸的滤液浓缩至一定程度,进行催化剂循环使用的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己二酸的分离产率仍然很高。  相似文献   

4.
以吡啶分子为探针,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不同阴离子型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的酸性.并以此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醇和乙酸酯化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结果表明,n(乙酸)∶n(乙醇)∶n([OMIm]HSO4)=1∶1.5∶0.2条件下,60℃,反应4 h,乙酸的转化率为84.3%,乙酸乙酯的收率为84.2%,[OMIm]HSO4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后重复使用3次,催化活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自制的离子液体[Bmim][CI]为溶剂,酸性离子液体[Bmim-][HSO4]和CrCI3为催化剂,催化微晶纤维素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过程.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量、水含量对反应的影响.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常压下,[Bmim][CI]用量为4 g,微晶纤维素为0.02 g,在130℃下加入1 g[Bm...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研究了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的反应,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酐醇摩尔比、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以酸功能化离子液体[HSO3-pPy]HSO4为催化剂,n(马来酸酐)∶n(异辛醇)=1∶2.2,马来酸酐0.1 mol,催化剂用量2.3 g,反应时间2.0 h。在该条件下,马来酸酐酯化率达98.8%。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通过简单倾析即可与反应液分离,分离后的离子液体未经任何处理可重复使用6次,酯化率没有明显降低(>98.4%),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C4mim]HSO4、[C6mim]HSO4、[C8mim]HSO4酸性离子液体,同时利用这3种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异丁烷和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实验探讨了不同离子液体、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C6mim]HSO4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和丁烯烷基化反应的效果最好,[C4mim]HSO4次之,[C8mim]HSO4催化效果略差。[C6mim]HSO4催化异丁烷和丁烯烷基化反应转化率达到92%,收率达89%,最佳反应时间1 h,催化剂用量为6 g。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C4mim]HSO4、[C6mim]HSO4、[C8mim]HSO4酸性离子液体,同时利用这3种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异丁烷和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实验探讨了不同离子液体、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C6mim]HSO4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和丁烯烷基化反应的效果最好,[C4mim]HSO4次之,[C8mim]HSO4催化效果略差。[C6mim]HSO4催化异丁烷和丁烯烷基化反应转化率达到92%,收率达89%,最佳反应时间1 h,催化剂用量为6 g。  相似文献   

9.
利用惰性气体氮气代替甲烷的实验测定离子液体[mim]^+HSO4^-、[Bmim]^+HSO4^-及[Omim]^+HSO4^-在甲烷高温高压催化体系反应前后的红外谱图和气相色谱图。对比反应前后甲烷催化体系的液相红外谱图以及气体气相色谱图,发现[mim]^+HSO4^-、[Bmim]^+HSO4^-及[Omim]^+HSO4^-在反应后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一系列溴化咪唑类离子液体,用溶胶-凝胶法负载在硅胶上,制备出几种硅胶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Cnmim]Br/silica gel。考察了负载过程中,离子液体种类、盐酸用量和[Cnmim]Br与Teos物质的量的比对负载量的影响。把不同方法制得的[Cnmim]Br/silica gel用丙酮在提取器中抽提,考察它们的负载牢度。IR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已负载于硅胶上。适宜的合成条件:选用[Emim]Br进行负载,盐酸用量15 mL,n(Teos)∶n([Emim]Br)为72∶1。用[Emim]Br/silica gel催化酯化反应,酯化率为29.4%。重复使用4次仍然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聚酯单体5 羟基乙酰丙酸(5-HLA)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乙酰丙酸(LA)为原料,通过改进的溴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了5-HLA.优化溴化反应温度、液溴滴加速率、反应介质用量等溴化反应条件;同时利用3 溴乙酰丙酸甲酯等溴化物的分子内重排和歧化反应,对溴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再利用,将中间产物5 溴乙酰丙酸甲酯的产率从文献值30%提高到45%.5-溴乙酰丙酸甲酯经一步水解、乙醚连续萃取和重结晶得到5-HLA.改进后的工艺基于乙酰丙酸的产率为30%,与二步法相比,操作时间短,产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硬脂酸-月桂酸二元复合相变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硬脂酸(SA)、月桂酸(LA)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二元脂肪酸相变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温度记录仪分别表征了共混相变材料的结构、结晶形态、相变温度和焓值以及保温性能。FTIR表明共混相变材料中硬脂酸与月桂酸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POM表明SA与LA在共混物中形成共晶结构,且随SA/LA质量配比的减小,结晶半径减小;DSC表明共混相变材料的结晶焓达到200J/g,随SA/LA质量配比的减小结晶温度先降低后升高,表现出低共熔物特征;步冷曲线表明,随SA/LA质量配比的减小,平台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且当SA/LA质量比为1/2时,温度平台为30.9℃,保温时间为25min,约为纯硬脂酸或月桂酸保温时间的2倍。  相似文献   

13.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剂,考察其环境友好性十分必要.采用CO2产生法(ISO9439)研究共聚物(PAG)的可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Mw=3000的共聚物(PAG)10 d和28 d的降解率分别为34%和79%,为易降解阻垢剂;PAG的可生物降解性受谷氨酸比例和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PAG具有优良可生物降解性的原因可能在于分子中存在较多的—COO-和C—N骨架.研究还发现,Cu2 的存在导致PAG的生物降解性下降,Cu2 抑制了生物酶的活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线性的,可能存在"低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月桂酸-癸酸二元体系相图的特点.用规则溶液模型预测相图中的液相线,分析了液相线方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能ue的作用和物理意义.根据月桂酸和癸酸分子的相对大小、结构特点,提出了简化液相线方程的方法,计算了混合物的液相线方程.实验研究月桂酸-癸酸混合物的相变特点,结果表明:月桂酸和癸酸中的杂质对混合物的相变温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失重和电化学测试方法考察了钼磷酸在硫酸—醋酸混酸介质中对316不锈钢的缓蚀性能,对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断,目的就是解决硫酸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钼磷酸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在w(H2SO4)=0.5%-1.5%,w(CH3COOH)=56.0%,w(HPA)=0.1%-0.2%,温度100—120℃的条件下,腐蚀速度小于0.05mm/a,缓蚀效率高达99.7%.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验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证实1-天冬氨酸与稀土元素形成酸式配合物,并用电位法测得15种稀土元素与1-天冬氨酸酸式配合物在离子强度0.1、温度30℃时的稳定常数及平衡常数。测定了酸式天冬氨酸与钇在四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常数,可见其均比在水溶液中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降低硝酸氧化法制备乙醛酸工艺中的乙二醛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硝酸氧化法制备乙醛酸工艺中硝酸、盐酸、亚硝酸钠的加入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于产品乙醛酸中乙二醛质量分数的影响的研究,确定了降低硝酸氧化法制备乙醛酸中乙二醛含量的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40%的乙二醛与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按照摩尔比1∶0.18加入反应器,乙二醛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0.85,45℃恒温滴加硝酸,1.5 h滴加结束并升温至60℃反应3 h。使得产品中乙二醛的质量分数由2.3%~2.9%降低至0.624%~0.627%。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硝酸氧化法制备乙醛酸工艺中硝酸、盐酸、亚硝酸钠的加入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于产品乙醛酸中乙二醛质量分数的影响的研究,确定了降低硝酸氧化法制备乙醛酸中乙二醛含量的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40%的乙二醛与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按照摩尔比1:0.18加入反应器,乙二醛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0.85,45℃恒温滴加硝酸,1.5h滴加结束并升温至60℃反应3h。使得产品中乙二醛的质量分数由2.3%~2.9%降低至0.624%~0.627%。  相似文献   

19.
褐煤黄腐酸钾制黄腐酸的分子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腐酸(FA)的结构和性质,为拓宽黄腐酸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打下基础,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和固体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CP/MAS NMR)对FA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A的分子结构由芳香核和核外侧链构成,其中芳香碳约占54%,芳香核主要由4个芳香环构成.脂肪碳约占46%,脂肪碳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氧的五元或六元脂肪环.FA中含氧基团的含量为32.3%,主要由醌基和羟基构成,还有部分羧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